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辉专利>正文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28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发系统、第二驱发系统、第三驱发系统、第四驱发系统;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第八电机、轴流式压气机、燃烧室、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第一杠杆制动装置、电点火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喷管、涡轮、涡轴和第九支架;所述的储气瓶、第八电机、轴流式压气机、燃烧室、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第一杠杆制动装置、电点火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喷管设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八电机与轴流式压气机相连,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由第八电机驱动;所述的涡轮和涡轴设置在喷管内,所述的涡轴和涡轮固定连接。

Turbocharg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rbocharged engin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rive system, second drive system, third drive system, the four-wheel drive system; drive system of the first include the production of ultra high pressure gas seal gas cylinders, eighth motor, axial flow compressor, combustion chamber, the first insurance second device, safety device, the first lever braking device, electric ignition device, third driving device, nozzle, turbine, turbine shaft and ninth support device; the gas cylinders, eighth motor, axial flow compressor, combustion chamber, the first insurance device, second insurance device, the first lever braking device, electric ignition third device, driving device, the nozzle is arranged on the ninth bracket; the eighth motor with axial flow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the axial flow compressor driven by eighth motors The turbine and the vortex shaft are arranged in the nozzle, and the vortex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的内容是: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发系统、第二驱发系统、第三驱发系统、第四驱发系统;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第八电机、轴流式压气机、燃烧室、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第一杠杆制动装置、电点火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喷管、涡轮、涡轴和第九支架;所述的储气瓶、第八电机、轴流式压气机、燃烧室、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第一杠杆制动装置、电点火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喷管设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八电机与轴流式压气机相连,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由第八电机驱动;所述的涡轮和涡轴设置在喷管内,所述的涡轴和涡轮固定连接;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架和外壳;所述的内架包括上压板、第一圆筒板、第二圆筒板;所述的上压板的内部中空,上压板的上部开有进水口;所述的第一圆筒板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圆筒板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圆筒板的口径,第一圆筒板套在第二圆筒板的外面;第一圆筒板的顶部与上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圆筒板的顶部也与上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外壳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凹槽;所述的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圆筒板可在第一凹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圆筒板可在第二凹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一圆筒板的内部被挖空,所述的第二圆筒板的内部也被挖空;所述的第一圆筒板的内部可与第一凹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圆筒板的内部可与第二凹槽相通;外壳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内架设置在外壳内,上压板的侧面与外壳的上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圆筒板与部分上压板、部分外壳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所述的外壳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圆筒板、第二圆筒板、部分上压板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所述的第二圆筒板与外壳的部分底部、部分上压板合围形成主气室;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所述的瓶体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相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内设置第一螺纹;所述的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螺纹盖;所述的螺纹盖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螺纹盖的左部开有与出气管相通的第二出气口;螺纹盖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固定在螺纹盖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内的第一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第二进气口盖的内部中空;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上部开有第一顶槽,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底端设置在第一顶槽内;第一顶槽的附近的部分瓶体的上部开有第二顶槽,所述的第二顶槽内设置第二螺纹;所述的瓶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一竖杆、第一杠杆、第二竖杆、第二锥齿轮和第三支架;所述的第一竖杆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的第三齿条固定在第一竖杆上;所述的第二竖杆上设置有第四齿条,所述的第四齿条固定在第二竖杆上;所述的第一竖杆的顶部与第一杠杆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的顶部与第一杠杆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架的周围设置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固定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设置在第五支架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既与第三电机上的第四齿轮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上的第三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既与第二竖杆上的第四齿条相啮合,也与螺纹盖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上压板上的第一传力杆、设置在第一传力杆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第二杠杆、第四竖杆、第五齿条和第六齿条;所述的第二杠杆设置在第七支架上;所述的第五齿条固定在第三竖杆上,所述的第六齿条固定在第四竖杆上;所述的第三竖杆的顶部与第二杠杆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的顶部与第二杠杆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既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上设置有第五齿轮,所述的第五齿轮与第六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固定在外壳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的第一出气口的底端从第一顶槽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附近设置第二进气口盖托;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内;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下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第二进气口盖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右部开有与瓶体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底部开有与瓶体内部相通的气道;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上方设置橡胶垫。所述的燃烧室的左部开有第八进气口,燃烧室的右部开有第九进气口,所述的第九进气口位于第八进气口的右下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的出气口与第八进气口相通,所述的储气瓶中的出气管与第九进气口相通;所述的燃烧室的上部开有第一微孔;所述的电点火装置设置在燃烧室的左侧;所述的喷管的上端与燃烧室内部相通,喷管的右部开有一小口,在小口处设置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调节锭;所述的控制箱的左部与喷管相通,控制箱的右部开有第二微孔;所述的涡轴上设置有第十八齿轮,所述的第十八齿轮固定在涡轴上;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隔热板、第三传力杆、第七电机、第七齿轮和第七齿条;所述的第七齿轮与第七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七电机上设置有第八齿轮,所述的第八齿轮与第七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七齿条设置在第三传力杆上;所述的第三传力杆通过第一微孔伸入到燃烧室内,所述的隔热板顶部与第三传力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十八齿轮与第七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包括第十电机、第十一齿轮、第十一齿条和第二保险杠;所述的第十电机上设置有第十二齿轮,所述的第十二齿轮与第十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十一齿轮与第十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十一齿条设置在第二保险杠上;所述的第二保险杠通过第二微孔伸入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

【技术保护点】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发系统(201)、第二驱发系统(202)、第三驱发系统(203)、第四驱发系统(204);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201)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77)中的储气瓶(72)、第八电机(65)、轴流式压气机(68)、燃烧室(71)、第一保险装置(69)、第二保险装置(79)、第一杠杆制动装置(73)、电点火装置(54)、第三驱动装置(96)、喷管(102)、涡轮(205)、涡轴(206)和第九支架(70);所述的储气瓶(72)、第八电机(65)、轴流式压气机(68)、燃烧室(71)、第一保险装置(69)、第二保险装置(79)、第一杠杆制动装置(73)、电点火装置(54)、第三驱动装置(96)、喷管(102)设置在第九支架(70)上;所述的第八电机(65)与轴流式压气机(68)相连,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68)由第八电机(65)驱动;所述的涡轮(205)和涡轴(206)设置在喷管(102)内,所述的涡轴(206)和涡轮(205)固定连接;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77)包括机架(76)、设置在机架(76)上部的压气机(74)和设置在机架(76)下部的储气瓶(72);所述的压气机(74)包括内架(78)和外壳(1);所述的内架(78)包括上压板(2)、第一圆筒板(3)、第二圆筒板(29);所述的上压板(2)的内部中空,上压板(2)的上部开有进水口(57);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圆筒板(3)的口径,第一圆筒板(3)套在第二圆筒板(29)的外面;第一圆筒板(3)的顶部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圆筒板(29)的顶部也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外壳(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凹槽(80);所述的凹槽(80)包括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30);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可在第一凹槽(4)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可在第二凹槽(30)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的内部被挖空,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的内部也被挖空;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的内部可与第一凹槽(4)相通,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的内部可与第二凹槽(30)相通;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5);所述的内架(78)设置在外壳(1)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1)的上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与部分上压板(2)、部分外壳(1)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10);所述的外壳(1)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圆筒板(3)、第二圆筒板(29)、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28);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与外壳(1)的部分底部、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主气室(6);所述的储气瓶(72)包括瓶体(9);所述的瓶体(9)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5)相通的第二进气口(11);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内设置第一螺纹(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处设置有螺纹盖(12);所述的螺纹盖(12)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19),螺纹盖(12)的左部开有与出气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气口(24);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第三齿轮(25),所述的第三齿轮(25)固定在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12)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11)内的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12)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38),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第二进气口盖(38)的内部中空;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一顶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设置在第一顶槽(20)内;第一顶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二顶槽(36),所述的第二顶槽(36)内设置第二螺纹(37);所述的瓶体(9)的内部中空;所述的机架(76)上部设置第一支架(82),机架(76)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83);所述的第一支架(82)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84);所述的第二支架(83)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74)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85)。...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发系统(201)、第二驱发系统(202)、第三驱发系统(203)、第四驱发系统(204);所述的第一驱发系统(201)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77)中的储气瓶(72)、第八电机(65)、轴流式压气机(68)、燃烧室(71)、第一保险装置(69)、第二保险装置(79)、第一杠杆制动装置(73)、电点火装置(54)、第三驱动装置(96)、喷管(102)、涡轮(205)、涡轴(206)和第九支架(70);所述的储气瓶(72)、第八电机(65)、轴流式压气机(68)、燃烧室(71)、第一保险装置(69)、第二保险装置(79)、第一杠杆制动装置(73)、电点火装置(54)、第三驱动装置(96)、喷管(102)设置在第九支架(70)上;所述的第八电机(65)与轴流式压气机(68)相连,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68)由第八电机(65)驱动;所述的涡轮(205)和涡轴(206)设置在喷管(102)内,所述的涡轴(206)和涡轮(205)固定连接;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77)包括机架(76)、设置在机架(76)上部的压气机(74)和设置在机架(76)下部的储气瓶(72);所述的压气机(74)包括内架(78)和外壳(1);所述的内架(78)包括上压板(2)、第一圆筒板(3)、第二圆筒板(29);所述的上压板(2)的内部中空,上压板(2)的上部开有进水口(57);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圆筒板(3)的口径,第一圆筒板(3)套在第二圆筒板(29)的外面;第一圆筒板(3)的顶部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圆筒板(29)的顶部也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外壳(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凹槽(80);所述的凹槽(80)包括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30);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可在第一凹槽(4)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可在第二凹槽(30)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的内部被挖空,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的内部也被挖空;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的内部可与第一凹槽(4)相通,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的内部可与第二凹槽(30)相通;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5);所述的内架(78)设置在外壳(1)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1)的上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圆筒板(3)与部分上压板(2)、部分外壳(1)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10);所述的外壳(1)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圆筒板(3)、第二圆筒板(29)、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28);所述的第二圆筒板(29)与外壳(1)的部分底部、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主气室(6);所述的储气瓶(72)包括瓶体(9);所述的瓶体(9)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5)相通的第二进气口(11);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内设置第一螺纹(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处设置有螺纹盖(12);所述的螺纹盖(12)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19),螺纹盖(12)的左部开有与出气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气口(24);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第三齿轮(25),所述的第三齿轮(25)固定在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12)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11)内的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12)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38),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第二进气口盖(38)的内部中空;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一顶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设置在第一顶槽(20)内;第一顶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二顶槽(36),所述的第二顶槽(36)内设置第二螺纹(37);所述的瓶体(9)的内部中空;所述的机架(76)上部设置第一支架(82),机架(76)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83);所述的第一支架(82)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84);所述的第二支架(83)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74)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73)包括第三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一竖杆(100)、第一杠杆(34)、第二竖杆(31)、第二锥齿轮(41)和第三支架(86);所述的第一竖杆(100)上设置有第三齿条(35),所述的第三齿条(35)固定在第一竖杆(100)上;所述的第二竖杆(31)上设置有第四齿条(32),所述的第四齿条(32)固定在第二竖杆(31)上;所述的第一竖杆(100)的顶部与第一杠杆(34)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31)的顶部与第一杠杆(34)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架(86)的周围设置第四支架(87)、第五支架(89)、第六支架(90);所述的第四支架(87)、第五支架(89)、第六支架(90)固定在第三支架(86)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设置在第三支架(86)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设置在第四支架(87)上,所述的第一杠杆(34)设置在第五支架(89)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1)设置在第六支架(90)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上设置有第四齿轮(42);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既与第三电机(26)上的第四齿轮(42)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100)上的第三齿条(35)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1)既与第二竖杆(31)上的第四齿条(32)相啮合,也与螺纹盖(12)上的第三齿轮(25)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76)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45);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84)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82)上的第一电机(2101)、设置在第一支架(82)上的第一齿轮(2102)、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上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