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辉专利>正文

双维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89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维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双维压气机、出气管、加油装置、保险装置、电点火装置、轴流式压气机、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电点火装置设置在出气管的左侧;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设置在出气管的下方;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一传力杆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双维压气机包括上压板、第一圆筒板、第二圆筒板、固定杆、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较高。能量利用率较高。能量利用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维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双维发动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过于复杂、能量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双维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双维压气机、出气管、加油装置、保险装置、电点火装置、轴流式压气机、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电点火装置设置在出气管的左侧;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设置在出气管的下方;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一传力杆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双维压气机包括上压板、第一圆筒板、第二圆筒板、固定杆、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外壳;所述的第一传力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维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5)、双维压气机(6)、出气管(9)、加油装置(10)、保险装置(12)、电点火装置(35)、轴流式压气机(34)、曲柄连杆机构(68);所述的电点火装置(35)设置在出气管(9)的左侧;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68)设置在出气管(9)的下方;所述的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1301)、第一齿轮(1302)、第一传力杆(1303)和设置在第一传力杆(1303)上的第一齿条(1304);所述的第一齿条(1304)与第一齿轮(1302)相啮合;所述的双维压气机(6)包括上压板(14)、第一圆筒板(15)、第二圆筒板(16)、固定杆(38)、第一承压板(39)、第二承压板(65)、外壳(17);所述的第一传力杆(1303)的底部与上压板(14)的部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压板(14)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一圆筒板(15)的顶部与上压板(14)的部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圆筒板(16)的顶部与上压板(14)的部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17)的上部开有进气口(18);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34)设置在进气口(18)的左侧;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34)的出气口与进气口(18)相通;所述的外壳(17)的部分底部(2301)向下凸起形成第一凹槽(19);外壳(17)的部分底部(2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