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02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井高压管汇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其包括受力座、受力套管和调角机构,受力座包括相对的两个直角梯形受力壁,两个的梯形受力壁之间为倒梯形的摆动空间,在摆动空间内设置受力套管,受力套管包括管状的上段和实心的下段,在上段内设置支撑立柱,下段的下底面为椭圆弧形,下段的下底面压接在受力座的内底面上,在受力套管的外壁和受力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组,调角机构包括平台、设置在平台一侧的固定端、设置在平台另一侧的升降端和与固定端和升降端铰接的滑轨。该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可以对管汇的左右排动进行减震,同时可以对管汇两端不同程度的翘起进行减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
本技术属于钻井高压管汇减震器
,具体涉及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钻井平台的泥浆高压管汇通过角钢等刚性支撑与甲板面硬连接来固定,由于管汇内的高压流体的脉冲冲击及共振效应,极容易造成管汇大幅度振动,管在长时间的震动的状态下工作,很容易导致高压管汇焊缝开裂、甲板面焊缝开裂,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牵连设备损坏,影响正常的生产。专利号“CN201520347608.1”所示的一种钻井高压管汇减震器,其在上支撑块与下支撑块之间安装有弹簧组,当高压管汇由于流体的脉冲作用而产生周期性波动时,上支撑块通过加工好的导向滑道进行上下滑动,将波动的能量传给弹簧组,从而起到保护管汇安全,减震的功用。但是这种设计只能帮助管道在竖直方向减震,但是在管的其他方向则不能得到减震,长时间的使用同样导致管的损坏。又如技术201520795093.1,公开了一种钻井高压管汇减震器,包括底座,该减震器还包括两个锁紧装置,两个锁紧装置分别通过支柱设置在底座上,两个锁紧装置设置相同,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相同的半圆形薄壁,第一固定块与支柱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叠置在第一固定块上并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固定块内设置与其内腔相匹配的第四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内设置与其内腔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块。但是这种设计只能帮助管道在竖直方向减震,但是在管的其他方向则不能得到减震,长时间的使用同样导致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该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可以对管汇的左右排动进行减震,同时可以对管汇两端不同程度的翘起进行减震。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包括受力座、受力套管和调角机构,所述受力座包括相对的两个直角梯形受力壁,两个所述的梯形受力壁之间为倒梯形的摆动空间,在所述摆动空间内设置所述受力套管,所述受力套管包括管状的上段和实心的下段,在所述上段内设置支撑立柱,所述下段的下底面为椭圆弧形,所述下段的下底面压接在所述受力座的内底面上,在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上卡箍和下卡箍,所述上卡箍和所述下卡箍之间设置有管道通道,所述上卡箍和所述下卡箍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受力套管的外壁和所述受力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组,所述弹簧组至少包括三个弹簧,三个弹簧上下设置,各所述弹簧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受力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套,所述调角机构包括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一侧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平台另一侧的升降端和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升降端铰接的滑轨,所述滑轨穿过所述滑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压管汇的支撑立柱发生震动的时候,带动受力套管摆动,一方面在弹簧的作用下减震,一方面底部的弧面发生偏转,使受力均衡,同时,针对管汇前后端不一致的翘起程度调整位置以减震。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座的长度小于所述滑轨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套管的管口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压紧在所述支撑立柱和所述受力套管的上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垫圈的截面为T形。进一步的,所述管道通道垂直于所述弹簧组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套管的上段为方形,所述摆动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段的宽度,所述摆动空间的长度等于所述上段的长度。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在高压管汇的支撑立柱发生震动的时候,带动受力套管摆动,一方面在弹簧的作用下减震,一方面底部的弧面发生偏转,使受力均衡,同时,针对管汇前后端不一致的翘起程度调整位置以对前后减震,从对管汇进行高效减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的调角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1、受力座,2、受力套管,201、上段,202、下段,3、梯形受力壁,4、摆动空间,5、支撑立柱,6、上卡箍,7、下卡箍,8、管道通道,9、螺钉,10、垫圈,11、弹簧,12、滑套,13、平台,14、固定端,15、升降端,16、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包括受力座1、受力套管2和调角机构。如图2所示,受力座1包括相对的两个直角梯形受力壁3,两个的梯形受力壁3之间为倒梯形的摆动空间4,在摆动空间4内设置受力套管2,受力套管2包括管状的上段201和实心的下段202,受力套管2的上段201为方形,摆动空间4的宽度大于上段201的宽度,摆动空间4的长度等于上段201的长度。在上段201内设置支撑立柱5,下段202的下底面为椭圆弧形,下段202的下底面压接在受力座1的内底面上,受力套管2的管口设置有垫圈10,垫圈10压紧在支撑立柱5和受力套管2的上端之间。垫圈10的截面为T形。在支撑立柱5的上端设置有上卡箍6和下卡箍7,上卡箍6和下卡箍7之间设置有管道通道8,上卡箍6和下卡箍7通过螺钉9连接,在受力套管2的外壁和受力座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组,弹簧组至少包括三个弹簧11,三个弹簧11上下设置,各弹簧11向下倾斜设置,管道通道8垂直于弹簧组设置。在受力座1的底部设置有滑套12。如图1所示,调角机构包括平台13、设置在平台13一侧的固定端14、设置在平台13另一侧的升降端15和与固定端14和升降端15铰接的滑轨16,滑轨16穿过滑套12。受力座1的长度小于滑轨16的长度。本技术所提供的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高压管汇的支撑立柱发生震动的时候,高压管汇带动受力套管摆动,一方面在弹簧的作用下减震,一方面底部的弧面发生偏转,使受力均衡,在排动的过程中支撑立柱逐渐恢复位置,同时,针对管汇前后端不一致的翘起程度,调整升降端的高度和受力座在滑轨上的位置,可以针对管汇前后减震翘起程度不一致快速的找到平衡位置,从而对管汇进行高效减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座(1)、受力套管(2)和调角机构,所述受力座(1)包括相对的两个直角梯形受力壁(3),两个所述的梯形受力壁(3)之间为倒梯形的摆动空间(4),在所述摆动空间(4)内设置所述受力套管(2),所述受力套管(2)包括管状的上段(201)和实心的下段(202),在所述上段(201)内设置支撑立柱(5),所述下段(202)的下底面为椭圆弧形,所述下段(202)的下底面压接在所述受力座(1)的内底面上,在所述支撑立柱(5)的上端设置有上卡箍(6)和下卡箍(7),所述上卡箍(6)和所述下卡箍(7)之间设置有管道通道(8),所述上卡箍(6)和所述下卡箍(7)通过螺钉(9)连接,在所述受力套管(2)的外壁和所述受力座(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组,所述弹簧组至少包括三个弹簧(11),三个弹簧(11)上下设置,各所述弹簧(11)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受力座(1)的底部设置有滑套(12),所述调角机构包括平台(13)、设置在所述平台(13)一侧的固定端(14)、设置在所述平台(13)另一侧的升降端(15)和与所述固定端(14)和所述升降端(15)铰接的滑轨(16),所述滑轨(16)穿过所述滑套(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高压管汇调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座(1)、受力套管(2)和调角机构,所述受力座(1)包括相对的两个直角梯形受力壁(3),两个所述的梯形受力壁(3)之间为倒梯形的摆动空间(4),在所述摆动空间(4)内设置所述受力套管(2),所述受力套管(2)包括管状的上段(201)和实心的下段(202),在所述上段(201)内设置支撑立柱(5),所述下段(202)的下底面为椭圆弧形,所述下段(202)的下底面压接在所述受力座(1)的内底面上,在所述支撑立柱(5)的上端设置有上卡箍(6)和下卡箍(7),所述上卡箍(6)和所述下卡箍(7)之间设置有管道通道(8),所述上卡箍(6)和所述下卡箍(7)通过螺钉(9)连接,在所述受力套管(2)的外壁和所述受力座(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组,所述弹簧组至少包括三个弹簧(11),三个弹簧(11)上下设置,各所述弹簧(11)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受力座(1)的底部设置有滑套(12),所述调角机构包括平台(13)、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光品宁国斌宁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佳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