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96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0.1‑10%;树脂5‑30%;助剂0.1‑6%;溶剂60‑90%。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覆铜板防伪,在增强材料上印刷的防伪标记,无色隐形,防伪效果好,热稳定性好,耐覆铜板制备用树脂,在增强材料浸润树脂并与铜箔热压成覆铜板后,仍然能够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绿色荧光,可作为厂家辨认正品、维护权益的证据,提高厂家规避假货纠纷的能力,减少厂家的维权损失,自制荧光材料提高了所述荧光防伪油墨被伪造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油墨领域,特别是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
技术介绍
覆铜板,又名覆铜箔层压板。是由木浆纸或玻纤布等作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双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产品。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印制电路板(PCB),广泛用在电视机、收音机、电脑、计算机、移动通讯等电子产品。随着集成电路的专利技术与应用,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进一步推动了覆铜板技术和生产进一步发展,覆铜板的生产规模迅猛扩大。在这过程中,假冒伪劣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品质的覆铜板生产厂家不可避免地遇到山寨产品的冲击,在覆铜板上选用防伪油墨印刷防伪标记是覆铜板生产厂家捍卫自身的权益、保护客户的权益的一种解决方案。迄今报道的防伪油墨品种繁多,主要应用于钞券、票证和产品包装等方面,并不一定可以直接用于覆铜板防伪。覆铜板特殊的结构和制备工艺要求防伪油墨能够印刷在其增强材料上,而且在增强材料浸润树脂与铜箔经热压成覆铜板后,所印刷的防伪标记保持原有防伪特征。故,市面上还缺少一种能在增强材料浸润树脂与铜箔热压成覆铜板后,仍然能够在提供防伪特征的油墨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覆铜板防伪的、防伪效果好的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0.1-10%;树脂5-30%;助剂0.1-6%;溶剂60-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荧光材料由稀土铽盐、碱和单环有机羧酸在溶剂中反应自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稀土铽盐为高氯酸盐、硝酸盐、氯盐、碳酸盐和硫酸盐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碱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氨水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单环有机羧酸为苯甲酸、苯甲酸衍生物、吡啶羧酸、吡啶羧酸衍生物、咪唑羧酸、咪唑羧酸衍生物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树脂为聚酰胺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者复合,所述聚酰胺树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聚氨酯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剂为附着牢度增强剂和填料的其中一种,所述附着牢度增强剂为芥酸酰胺和己内酰胺中的一种或两者复合;所述填料为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者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为分析纯。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在覆铜板增强材料上印刷防伪标记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伪油墨组合物在增强材料浸润树脂并与铜箔热压成覆铜板后,仍然能在紫外灯下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强材料为木浆纸或玻纤布,所述浸润树脂为环氧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覆铜板防伪,在增强材料上印刷的防伪标记,无色隐形,防伪效果好,热稳定性好,耐覆铜板制备用树脂,在增强材料浸润树脂并与铜箔热压成覆铜板后,仍然能够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绿色荧光,可作为厂家辨认正品、维护权益的证据,提高厂家规避假货纠纷的能力,减少厂家的维权损失,自制荧光材料提高了所述荧光防伪油墨被伪造的难度。具体实施方式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案例1: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2%,聚酰胺树脂4%,聚氨酯树脂2%,芥酸酰胺0.2%,己内酰胺0.5%,碳酸钙1.8%,去离子水84%,乙醇5.5%;所述荧光材料由高氯酸盐、氢氧化钙和苯甲酸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反应自制而得;实施案例1所得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在覆铜板增强材料上印刷的防伪标记,在增强材料浸润树脂并与铜箔热压成覆铜板后,仍然能在紫外灯下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实施案例2: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4%,聚酰胺树脂12%,聚氨酯树脂2%,芥酸酰胺0.2%,己内酰胺0.8%,碳酸钙2%,去离子水76%,乙醇3%。实施案例3: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8%,聚乙烯吡咯烷酮22%,己内酰胺1.5%,碳酸钙1%,二氧化硅1%,去离子水63%,乙醇2.5%,异丙醇1%。实施案例4: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10%,聚乙烯吡咯烷酮26%,芥酸酰胺0.5%,己内酰胺1.5%,二氧化硅2%,去离子水58%,乙醇1%,异丙醇1%。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专利技术文件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 0.1‑10%;树脂 5‑30%;助剂 0.1‑6%;溶剂 60‑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分:荧光材料0.1-10%;树脂5-30%;助剂0.1-6%;溶剂6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荧光材料由稀土铽盐、碱和单环有机羧酸在溶剂中反应自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的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稀土铽盐为高氯酸盐、硝酸盐、氯盐、碳酸盐和硫酸盐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碱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氨水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单环有机羧酸为苯甲酸、苯甲酸衍生物、吡啶羧酸、吡啶羧酸衍生物、咪唑羧酸、咪唑羧酸衍生物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防伪油墨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树脂为聚酰胺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者复合,所述聚酰胺树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聚氨酯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华韩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