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和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13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将回收的荧光体浆液用次氯酸盐和过碘酸盐洗涤的药品洗涤工序,用氨水去除浮游在上清液中碳的除碳工序,酸洗工序和热处理工序,以及包括实现这些工序的荧光体再生装置。根据这种构成,可简便有效地从回收荧光体浆液中去除杂物,可再生成具有优良辉度和荧光膜品位的荧光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回收在彩色显像管等的荧光面涂布工序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为再生利用而进行精制的方法和装置。更详细讲,是关于在彩色显像管的现场制造中以简便进行精制的方法和装置。彩色显像管是经过将具有红、绿和青三种光原色的荧光体,分别制成浆状,涂布在荧光面上的点状或条状的规定位置上,形成荧光膜的工序而制造。此时,会产生大量剩余的荧光体浆液,这样将其扔掉,不仅对资源和制造费用是浪费,而且对环境安全上也产生恶烈影响。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作为红色荧光体使用的稀土类系荧光体,例如,以Y2O2SEu表示的荧光体,造价很高,为了降低彩色显像管的制造费用,对其回收再利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这些荧光体浆液,除含有荧光体外,作为添加物质,还含碳(ダグ)、颜料、聚乙烯醇、重铬酸盐等的铬化合物和分散剂等。在回收时,混入其它颜色的荧光体,会降低再利用荧光体的发色特性。在荧光体的回收和再生中,为去除这些添加物质和其它色的荧光体,必需需要非常复杂的处理工序,在简便有效以满足纯度的要求下,精制荧光体的再生方法,从未见报导过。例如,特开昭51-13148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将含有在聚乙烯醇中分散了重铬酸盐的感光性粘合剂的回收荧光体,用氧化剂进行处理,作为氧化剂,例如有过氧化氢、过氧化碱、过碘酸及其盐、过氯酸及其盐、次氯酸及其盐、卡罗酸及其盐、重铬酸盐等。特开昭51-14918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在含有石墨和铬化合物的回收荧光体中,添加单宁酸,在400~600℃下加热处理,石墨被氧化,大部分作为二氧化碳挥发出去,残存的氧化物通过水洗除去。上述回收荧光体中的杂物之中,特别是碳,黑色很容易吸收光,若残留在再生荧光体中时,会显著降低荧光体的发光辉度。就化学稳定性,通过何种化学处理,与碳反应,由于溶解或脱色很困难,在再生过程中必须从荧光体中分离出去。在从回收荧光体中分离去除碳时,除了单纯的水洗方法外,还有在用过碘酸及其盐、次氯酸钠等氧化性物质处理后,再进行水洗的方法(特表平2-504160号和特表平2-504162号公报),将回收荧光体进行还原处理后,再水洗的方法(特开昭63-154784号公报)等。这些方法,任何一种,就分离去除碳而言,是有一定成效的方法。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对彩色显像管的发光辉度要求越来越严,所以要求提高决定荧光体辉度的辉度,另一方面,作为荧光体的一部分使用再生荧光体。为此,提高再生荧光体的特性越来越显得必要。最近,对这种提高特性的要求,上述一类的老方法,作为从回收荧光体中去除碳的方法,并不能令人满意。特开昭53-5119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为从回收的稀土类系荧光体中,去除混入的硫化物系荧光体,将硫化物系荧光体与特定量的银离子进行反应的方法。特开昭53-520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将回收的Y2O2S系荧光体进行酰洗和水洗后,不对浆液进行干燥,用含有聚乙烯醇和重铬酸铵的溶液,或进一步添加了丙烯乳液的溶液进行处理。特开昭53-5358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作为其改进,为防止混入其它荧光体,进一步用添加了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进行处理。特表平2-50416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为去除付着在回收荧光体上的聚乙烯醇一类的有机聚合物,而使用过碘酸盐的方法,以及将存在于荧光体中的铬化合物,利用次氯酸钠、卡罗酸铵、过氧化氢一类的氧化性物质水溶液,在水中溶解去除的方法。特表平2-5041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从回收荧光体浆液中,通过使用上述方法,不经过烧成工序回收有机污染物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回收荧光面涂布工序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浆液,再生除去了浆液中所含各种物质的荧光体中,就单独各种情况并不理想,仅仅组合这些,工序就变得相当复杂。特别是像聚乙烯醇一类的有机物和碳并不能完全去除,因此,也就不可能更有效地获得具有可再利用特性的荧光体。因此,对使用再生荧光体制造的荧光面辉度和涂膜品位产生恶烈影响。进而,代替将回收荧光体浆液集中进行再生处理,不必花费长距离运输浆液的劳力和费用,也就产生在显像管制造工厂内进行再生的必要,为此,虽要求简便的荧光体再生方法,但像上述那样,将过去的方法组合,不可能达到其目的。另一方面,像上述那样的再生处理,通常是将回收的荧光体浆液,在各种搅拌槽内,以上述药品的水溶液,进行逐次的搅拌、混合、洗涤。虽在常温下进行处理,但为提高洗涤效果,大多数是利用热水溶液进行处理。为此,作为搅拌槽的槽体,和为提高搅拌效率在槽中设置的挡板,过去使用进行聚氯乙烯、聚丙烯、玻璃衬等表面包涂的软钢,挡板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槽体上。这种过去的搅拌槽存在如下问题。(1)将挡板安装在槽体和单独制作的槽体内,但它的加工和安装却是很复杂的。(2)在挡板的安装部分上承受负荷,所以此处易于损坏。(3)荧光体易于附着堆积在挡板的安装部分上。(4)需要保护管以保护插入槽内的排液管、水平传感器等,不受搅拌流的影响,但这些保护管的安装和挡板的安装一样复杂。(5)对荧光体的分散液搅拌效果不是很理想。进而,用作软钢表面涂层的聚氯乙烯,耐热性很差,易被热水溶液腐蚀。聚丙烯加工性很坏。玻璃衬耐冲击性很差,且易于冒出碱性水溶液。进而,挡板的安装部分和外部增强材料等,实施这种表面涂敷而又困难的部分,很容易被所用药品水溶液所腐蚀等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方法和再生装置,从回收的荧光体浆液中,与老技术比,更简便有效地去除聚乙烯醇、铬化合物、碳、其它色荧光体,以及其它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得到具有相当满意特性,特别是具有优良辉度和荧光膜品位的荧光体。本专利技术的第2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体再生装置,解决了上述过去的荧光体搅拌槽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荧光体分散液的,特别是上下方向的对流搅拌效率,同时对插入槽内的排液管、水平传感器等进行了保护。本专利技术者们,为达到上述目的,经过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将回收的荧光体浆液,利用次氯酸盐和过碘酸盐进行药品处理工序后,再插入利用氨水除碳的工序、接着进行酰洗和热处理,即可达到本目的,并至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回收显像管的荧光面涂布过程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再生荧光体的再生方法中,包括(a)将回收的荧光体浆液中的杂物用次氯酸盐和过碘酸盐进行分解,去除药品洗净工序;(b)将氨水投入到荧光体浆液中搅拌后,静置,使碳浮游在上清液中,去除上清液中所含的碳,去除碳的工序;(c)将荧光体浆液,用盐酸或硝酸洗涤的酸洗工序;及(d)根据需要将荧光体浆液过滤、干燥后,在350~600℃下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工序。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荧光体的再生方法中,在上述工序(a)~(d)之后,也可以附加上(e)在荧光体的颗粒表面上附着使用接合剂的颜料,颜料附着工序,(f)分散荧光体的分散工序,和(g)用改质剂处理荧光体颗粒表面的表面处理工序中的1种或2种以上。含有上述工序(a)~(d)的荧光体再生方法,适用于红色荧光体的再生特别有效。将该再生方法与绿色和兰色荧光体的再生方法组合,可用于在彩色显像管的荧光面上所用一套的荧火体再生。即,本专利技术荧光体的再一个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回收彩色显像管的荧光面涂布工序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再生荧光体的再生方法中,包括如下工序(a)将回收的红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回收显像管荧光面涂布工序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进行再生的再生方法中,包括以下工序:(a)将回收的荧光体浆液中的杂物用次氯酸盐和过碘酸盐分解,去除的药品洗涤工序;(b)将氨水投入到荧光体浆液中搅拌后,静置 ,使碳浮游在上清液中,除去上清液中所含的碳的除碳工序;(c)将荧光体浆液用盐酸或硝酸洗涤的酸洗工序;(d)根据需要将荧光体浆液过滤、干燥后,在350~600℃下进行热处的热处理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2-7 024726/97;JP 1997-3-18 063684/97;JP 191.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回收显像管荧光面涂布工序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进行再生的再生方法中,包括以下工序(a)将回收的荧光体浆液中的杂物用次氯酸盐和过碘酸盐分解,去除的药品洗涤工序;(b)将氨水投入到荧光体浆液中搅拌后,静置,使碳浮游在上清液中,除去上清液中所含的碳的除碳工序;(c)将荧光体浆液用盐酸或硝酸洗涤的酸洗工序;(d)根据需要将荧光体浆液过滤、干燥后,在350~600℃下进行热处的热处理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荧光体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a)~(d)工序之后,进一步含有(e)在荧光体的颗粒表面上,用粘合剂附着颜料的颜料附着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荧光体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a)~(e)工序之后,进一步含有(f)分散荧光体的分散工序。4.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荧光体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a)~(e)工序后,进一步含有(g)用改质剂处理荧光体颗粒表面的表面处理工序。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荧光体再生方法,其特征是荧光体是红色荧光体。6.一种荧光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回收彩色显像管的荧光面涂布工序中产生的剩余荧光体,进行再生的再生方法中,包括如下工序(a)将回收的红色荧光体中的杂物,用次氯酸盐或过碘酸盐分解,去除的药品洗涤工序。(b)将红色荧光体浆液中加入氨水,搅拌后静置,使碳浮游在上清液中,除去上清液中所含碳的除碳工序,(c)将红色浆液用盐酸或硝酸洗涤的酸洗工序,和(d)根据需要,将红色荧光体浆液过滤、干燥后,在350~600℃下进行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清石井努及川充广中条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