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双光子荧光和聚集态发光特性的蒽-三苯胺枝形分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940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光子荧光与聚集态发光特性的蒽-三苯胺枝形分子,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蒽环为分子的电荷转移中心、三苯胺为“枝”的共轭多枝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枝形共轭分子随着代数增加双光子荧光明显增大;当蒽环2-位上的取代基为极性基团时,分子表现出强烈的聚集态发光特性且发光随粒子颗粒或浓度增大而出现红移。在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以蒽环为分子“核”、三苯胺为“枝”的枝形共轭分子,具有双光子上转换荧光与聚集态诱导发光特性,在生物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相关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介绍
对于很多光致发光的材料,在稀溶液中荧光发射强度高,但在聚集态与固态时其发光强度很弱或几乎不发光,这是由于团聚诱导荧光淬灭。在生物成像的双光子荧光显微中,往往需要发光分子呈聚集态发光,而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中发光材料通常被镀成薄膜,因此这种荧光淬灭也不可避免。因此,降低聚集态荧光淬灭、提高固态材料的发光程度是长期以来光电材料领域的难题。2001年,唐本忠研究组发现了硅杂环戊二烯(siloles)在溶液态光致发光极弱,但在固态粉末或薄膜时,发光强度增大,并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IE)(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这一概念。2003年,王筱梅研究组又发现化合物四(4,4′,4″,4″′-N,N-二乙氨基)四苯乙烯在固态时荧光强度相比溶液态有显著增强。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材料种类极少,限制了有机光电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在生物成像的双光子荧光显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光子荧光与聚集态发光特性的蒽-三苯胺枝形分子,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蒽环为分子的电荷转移中心,三苯胺为“枝”的共轭多枝分子,其通式为, *** 其中,R↓[1]为氢、C↓[1]-C↓[3]的烷基、氰基或COOR↓[3]中的一种,R↓[3]为H,CH↓[3]、C↓[2]H↓[5]、C↓[3]H↓[7]、C↓[3]H↓[6]Cl或C↓[3]H↓[6]SH中的一种; R↓[2]为H或4-N,N-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光子荧光与聚集态发光特性的蒽-三苯胺枝形分子,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蒽环为分子的电荷转移中心,三苯胺为“枝”的共轭多枝分子,其通式为,其中,R1为氢、C1-C3的烷基、氰基或COOR3中的一种,R3为H,CH3、C2H5、C3H7、C3H6Cl或C3H6SH中的一种;R2为H或4-N,N-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三苯胺枝形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R2为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筱梅王德强倪媛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