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71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FPSO克令吊筒身包括上筒身和下筒身:所述上筒身由A部分和B部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下筒身包括舷内部分和舷外部分,所述上筒身与所述下筒身的舷外部分连接,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和舷外部分分别固定于FPSO的舷侧外板的内外侧和FPSO的主甲板上下侧。FPSO克令吊筒身的建造方法包括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B部分的制造和拼接焊接以及FPSO克令吊筒身的安装:包括对FPSO的主甲板和舷侧外板的改装;下筒身舷内部分的安装、下筒身舷外部分的吊装及安装以及上筒身的吊装及定位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对外形巨大的FPSO克令吊筒身的存在制造难度的缺点,在保证FPSO结构强度的同时还为FPSO船体节约大量空间。

FPSO crane barrel body and it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PSO Jack hanging barrel body and it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FPSO crane barrel includes a barrel body and a barrel on the lower: the upper cylinder body is composed of A and B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wherein the lower barrel includes an inboard and outboard portion of the outboard part, part of the tube body and the lower cylinder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deck. Under the barrel inboard and outboard part par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side plate of the FPSO side and the FPSO side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FPSO crane barrel construction methods including cylinder body part, inboard outboard cylinder body and a cylinder body on the B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and welding splicing and FPSO crane tube body installation: including modification of main deck and side plates of FPSO; under the barrel inboard por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under the barrel portion of the outboard, hoisting and installation as well as on the cylinder body lifting and positioning.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manufacturing difficulty of the huge FPSO lifting cylinder body, saves the space of the FPSO hull while ensuring the strength of the FPSO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方法,特别是涉及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克令吊又称为船上吊机、船用起重机,是船上的一种船舶装卸货物的大型甲板机械设备,它具有起重能力大,操纵方便,耐冲击,机动性能好,安全可靠,装卸货效率高和对货物的适应性比较高等特点,主要由吊臂及吊臂托架、驾驶室塔身、克令吊筒身、克令吊主甲板下加强、克令吊作业检修平台、克令吊内外部通道以及机电设备组成。克令吊是FPSO为实现作业功能而特殊设计的结构,FPSO设计要求25年不进坞检修,对结构屈服、疲劳强度等要求非常高。将大型VLCC油轮改装为FPSO海工项目中,根据FPSO的设计需要在右舷舷侧水密横舱壁上分别设2台克令吊,然而克令吊筒身外径为Φ3700,从主甲板以上的筒身高度约26m(不包括驾驶室),主甲板以下筒身高度6.8m,克令吊筒身重约70吨。由于FPSO克令吊本身的高度、外径和重量使得FPSO克令吊筒身的加工建造、以及吊装安装方案是整个克令吊工程建造的难点和关键因素,不仅要符合结构设计要求,还要符合结构强度及抵抗海上大型风力的要求,另外,由于FPSO外径有3.7m使整个克令吊在FPSO上的设置会占用大量的船体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不仅克服现有技术对外形巨大的FPSO克令吊筒身的存在制造难度的缺点,在保证FPSO结构强度的同时还为FPSO船体节约大量空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FPSO克令吊筒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身和下筒身:所述上筒身由A部分和B部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A部分由第一圆筒体和第一圆台形筒体上下连接而成,所述B部分呈圆筒形,为第二圆筒体;所述下筒身包括舷内部分和舷外部分,所述舷内部分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第一半圆筒体、第一半圆台形筒体和第二半圆筒体,所述舷外部分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第三圆筒体、第三半圆筒体和第一半锥形筒体,所述上筒身与所述下筒身的舷外部分连接,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与FPSO的舷侧外板内侧固定,并固定于FPSO的主甲板下方,所述下筒身舷外部分的第三半圆筒体和第一半锥形筒体与FPSO的舷侧外板外侧固定,所述第三圆筒体固定于FPSO的主甲板上方。本专利技术的FPSO克令吊筒身,通过对克令吊筒身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制造更简易且能保证其结构强度,由于其筒身一半向船舷外侧伸出,可大大节约船体空间,提高船体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上筒身A部分的第一圆筒体外径小于所述上筒身B部分的外径,便于承重和便于驾驶室的安装。第一圆台形筒体的底部外径与上筒身B部分外径相同,所述下筒身舷外部分的第三圆筒体外径与所述上筒身B部分的外径相同,这三部分的外径相同,便于焊接拼接为一体。在具体某个海工项目中,上筒身的长度是24027mm,其中A部分的长度是5259mm,B部分的长度是18768mm,下筒身的长度是8875mm,第一圆筒体的外径是3045mm,所述第二圆筒体的外径是3700mm。进一步地,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和下筒身舷外部分形成一底部带有两个斜坡的圆筒体,所述两个斜坡分别位于FPSO舷侧外板的两侧。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提高船体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克令吊筒身与船体之间固定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FPSO克令吊筒身的建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FPSO克令吊筒身的建造方法:S11: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A部分、上筒身B部分的制造;S12:将上筒身A部分与上筒身B部分拼接并焊成上筒身;和S2:FPSO克令吊筒身的安装方法:S21:对FPSO的主甲板和舷侧外板进行改装:(1)主甲板的克令吊筒身安装位置选用加厚板进行局部换新;(2)舷侧外板的克令吊筒身安装位置选用加厚板进行局部换新,且在舷侧外板的内侧安装框架板,所述框架板与所述舷侧外板垂直;通过对主甲板和舷侧外板的局部换新,保证该区域的结构强度要求,为FPSO克令吊筒身的安装作准备,框架板的安装进一步保证FPSO克令吊筒身安装后的结构强度;S22:下筒身舷内部分的安装:(1)将下筒身舷内部分的第一半圆筒体上端与改装后的主甲板焊接固定,将下筒身舷内部分的侧边与舷侧外板的内侧焊接固定,使所述框架板从舷侧外板内侧向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穿过并向外伸出;(2)在改装后的主甲板下方安装主甲板纵骨和主甲板下加强,在舷侧外板的内侧安装若干列加强肘板,且该加强肘板平行设置于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的外侧;FPSO克令吊筒身在与主甲板接触位置以及舷侧外板接触位置作了一个分隔,本专利技术在原FPSO船体的舷侧外板内侧区域新增若干列加强肘板,用于保证该区域的结构强度要求。S23:下筒身舷外部分的吊装及安装:选用岸吊对下筒身舷外部分进行90°的翻身后(例如可选用2台45T的岸吊联吊),与下筒身舷内部分相对应地焊接固定于所述改装后的主甲板和舷侧外板;S24:上筒身采用龙门吊(单台600T龙门吊)平吊、翻身,并采用定位调节装置对上筒身B部分底部与下筒身舷外部分的顶部定位,同时使用葫芦和千斤顶进行定位调节,保证上筒身和下筒身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与船体基线垂直,最后将上筒身与下筒身焊接固定。由于该FPSO克令吊筒身离地面高达50多米,涉及高空作业难度更大,考虑到后续吊装施工的难度,把下筒身的舷外部分、上部筒身分为上述两次进行吊装。进一步地,所述S11中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B部分的制造方法是:(1)钢板下料切割:根据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A部分、上筒身B部分的各段不同形状切割成不同钢板原料;(2)钢板卷制加工成型:下筒身舷内部分分为第一半圆筒体分段、第一半圆台形筒体分段和第二半圆筒体分段分别卷制加工成型,下筒身舷外部分分为第三圆筒体分段、第三半圆筒体分段和第一半锥形筒体分段分别卷制加工成型,上筒身A部分分为第一圆筒体分段和第一圆台形筒体分段分别卷制加工成型,上筒身B部分分为若干个圆筒体分段卷制加工成型;(3)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A部分、上筒身B部分的预制:卷制加工成型后的各分段分别按照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A部分、上筒身B部分的结构依次焊接拼接合拢。进一步地,所述S11中的步骤(2)钢板卷制成型工具选用三星辊,各圆筒体卷制加工成型还包括纵向焊缝的焊接,各卷制加工成型后的圆筒体、半圆筒体、半圆台形筒体和半锥形筒体的内部均设加强板;所述步骤(3)中上筒身B部分的焊接拼接步骤是:采用自动旋转工装胎架对上筒身B部分的若干个圆筒体分段逐一进行环形焊缝焊接合拢,合拢时,确保各圆筒体分段对接的同心度并同时检查各圆筒体的圆度,环形焊缝焊接完成后,测量上筒身B部分整体的直线度。上筒身B部分采用自动旋转工装胎架进行环形焊缝的焊接,使若干个圆筒体分段在焊缝焊接过程中360°旋转,焊接人员只需在圆筒体分段之间合拢部分的顶部平焊,易于焊接的操作和焊接精度的保证。其余几个部分之间的拼接焊接,不涉及圆筒体之间的环形焊缝焊接,既可以采用上述自动旋转工装胎架来操作,也可以采用常规焊接方法即可。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旋转工装胎架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并相互连接的底座,每个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左支墩和右支墩,左支墩和右支墩上分别设有由电动马达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FPSO克令吊筒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身和下筒身:所述上筒身由A部分和B部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A部分由第一圆筒体和第一圆台形筒体上下连接而成,所述B部分呈圆筒形,为第二圆筒体;所述下筒身包括舷内部分和舷外部分,所述舷内部分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第一半圆筒体、第一半圆台形筒体和第二半圆筒体,所述舷外部分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第三圆筒体、第三半圆筒体和第一半锥形筒体,所述上筒身与所述下筒身的舷外部分连接,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与FPSO的舷侧外板内侧固定,并固定于FPSO的主甲板下方,所述下筒身舷外部分的第三半圆筒体和第一半锥形筒体与FPSO的舷侧外板外侧固定,所述第三圆筒体固定于FPSO的主甲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FPSO克令吊筒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身和下筒身:所述上筒身由A部分和B部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A部分由第一圆筒体和第一圆台形筒体上下连接而成,所述B部分呈圆筒形,为第二圆筒体;所述下筒身包括舷内部分和舷外部分,所述舷内部分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第一半圆筒体、第一半圆台形筒体和第二半圆筒体,所述舷外部分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第三圆筒体、第三半圆筒体和第一半锥形筒体,所述上筒身与所述下筒身的舷外部分连接,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与FPSO的舷侧外板内侧固定,并固定于FPSO的主甲板下方,所述下筒身舷外部分的第三半圆筒体和第一半锥形筒体与FPSO的舷侧外板外侧固定,所述第三圆筒体固定于FPSO的主甲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SO克令吊筒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身A部分的第一圆筒体外径小于所述上筒身B部分的外径,第一圆台形筒体的底部外径与上筒身B部分外径相同,所述下筒身舷外部分的第三圆筒体外径与所述上筒身B部分的外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SO克令吊筒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和下筒身舷外部分形成一底部带有两个斜坡的圆筒体,所述两个斜坡分别位于FPSO舷侧外板的两侧。4.权利要求1所述的FPSO克令吊筒身的建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FPSO克令吊筒身的建造方法:S11: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A部分、上筒身B部分的制造;S12:将上筒身A部分与上筒身B部分拼接并焊成上筒身;和S2:FPSO克令吊筒身的安装方法:S21:对FPSO的主甲板和舷侧外板进行改装:(1)主甲板的克令吊筒身安装位置选用加厚板进行局部换新;(2)舷侧外板的克令吊筒身安装位置选用加厚板进行局部换新,且在舷侧外板的内侧安装框架板,所述框架板与所述舷侧外板垂直;S22:下筒身舷内部分的安装:(1)将下筒身舷内部分的第一半圆筒体上端与改装后的主甲板焊接固定,将下筒身舷内部分的侧边与舷侧外板的内侧焊接固定,使所述框架板从舷侧外板内侧向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穿过并向外伸出;(2)在改装后的主甲板下方安装主甲板纵骨和主甲板下加强,在舷侧外板的内侧安装若干列加强肘板,且该加强肘板平行设置于所述下筒身舷内部分的外侧;S23:下筒身舷外部分的吊装及安装:选用岸吊对下筒身舷外部分进行90°的翻身后,与下筒身舷内部分相对应地焊接固定于所述改装后的主甲板和舷侧外板;S24:上筒身采用龙门吊平吊、翻身,并采用定位调节装置对上筒身B部分底部与下筒身舷外部分的顶部定位,同时使用葫芦和千斤顶进行定位调节,保证上筒身和下筒身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与船体基线垂直,最后将上筒身与下筒身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FPSO克令吊筒身的建造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B部分的制造方法是:(1)钢板下料切割:根据下筒身舷内部分、下筒身舷外部分和上筒身A部分、上筒身B部分的各段不同形状切割成不同钢板原料;(2)钢板卷制加工成型:下筒身舷内部分分为第一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波李应珍张智明周月苏煜吴宏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