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36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下料;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采用250Kg气锤对坯料进行延伸压扁;利用弯形模预成型;利用锻模进行模锻,终锻成型后的管夹锻件具有拱形主体以及形成在拱形主体两端的凸缘;利用切边模进行切边;利用游标卡尺按热锻件图首检出样;采用砂轮机打磨;调制;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并打磨去毛刺;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终检合格得到高强度柱塞泵管夹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所得管夹,材料利用率高,错位量小、加工尺寸满足使用要求,内部组织和机械性能良好。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high strength piston pump cla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high strength plunger pump clamp,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blanking; using gas furnace for heating the billet; using 250Kg hammer on the blank extension using compressed; bending die for forging preform; by forging, finish forging after forging with arched body and pipe clamp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body of arch rib is formed; the trimming die trimming; using vernier caliper by hot forging drawing first detected samples; using grinder grinding; modulation; two arched plane milling by the milling machine the main arch, and deburring; the end milling flange ends; the side flange milling machine the drill bit in two; flange; Final inspection qualified to obtain high strength plunger pump clamp products. The pipe clamp manufactu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small dislocation amount, and processing dimensio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use, and has good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柱塞泵管夹作为柱塞泵的重要连接部件,对管夹的内部性能和机械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传统的管夹加工工艺,采用高性能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处理成形,再通过简单的热处理来保证产品的最终性能要求,该方法的优点是工序短,生产线投资少,但存在着材料浪费严重,硬度低,机械性能弱,使用寿命短、产品质量不容易控制等缺陷,且成品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加工所得管夹机械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采用带锯床将原料加工成直径为55mm、长度为380±1mm的坯料;(2)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20~1180℃,控制加热时间30min~40min;(3)延伸压扁:采用250Kg气锤对坯料进行延伸压扁,延伸总长L>433mm;(4)弯形:将延伸压扁后的坯料放入160T冲床,利用弯形模预成型,;(5)模锻:采用1000T摩压机,利用锻模进行模锻,预热锻模250℃~350℃,始锻温度1000℃,终锻温度不低于850℃,终锻成型后的管夹锻件具有拱形主体以及形成在拱形主体两端的凸缘;(6)切边:放入160T的冲床,利用切边模进行切边,防止切边切歪、拉出毛刺;(7)检验:利用游标卡尺按热锻件图首检出样;(8)打磨:采用砂轮机打磨表面毛刺和缺陷;(9)热处理:采用调制炉调制至布氏硬度为HB262~311;(10)铣工: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并打磨去毛刺;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11)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12)终验:进行表面喷砂、防锈处理,终检合格得到高强度柱塞泵管夹成品。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原料采用42CrMo。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下料后所得坯料的重量为7.08Kg,所述步骤(5)模锻后所得锻件的重量为6.275Kg。从下料到模锻成形,损耗重量较少。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中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后拱形主体宽度为76mm~76.2mm;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后两凸缘的长度为65.3mm~68.3mm、厚度为23.18mm~24.58mm;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后两凸缘的宽度为63.6mm~64.0m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首先确定一端凸缘的圆心、钻直径36.58mm~37.08mm的圆孔,根据圆心距确定另一凸缘的圆心,钻直径36.58mm~37.08mm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12)终验采用游标卡尺检测拱形主体的宽度,凸缘的厚度、长度和宽度,两端凸缘上圆孔的孔径和圆心距;采用粗糙度样板检测成品粗糙度为Ra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60℃,控制加热时间35min。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下料、加热、延长压扁、弯形、模锻、切边得到热锻件,材料利用率高,首检出样后再进行打磨、热处理、铣工、钻孔、终检得到成品,确保错位量小、加工尺寸满足使用要求;热处理工艺防止晶粒过大或过热影响内部组织和机械性能,保证成品耐磨,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0)中铣磨拱形主体两拱形平面的加工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0)中铣磨两端凸缘上端面的加工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0)中铣磨两端凸缘侧面的加工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10)中钻头钻孔的加工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采用带锯床将材质为42CrMo的原料加工成直径为55mm、长度为380mm、重量为7.08Kg的坯料;(2)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50℃,控制加热时间35min;(3)延伸压扁:采用250Kg气锤对坯料进行延伸压扁,延伸总长L为435mm;(4)弯形:将延伸压扁后的坯料放入160T冲床,利用弯形模预成型,;(5)模锻:采用1000T摩压机,利用锻模进行模锻,预热锻模300℃,始锻温度1000℃,终锻温度900℃,终锻成型后的管夹锻件具有拱形主体以及形成在拱形主体两端的凸缘,锻件的重量为6.275Kg;(6)切边:放入160T的冲床,利用切边模进行切边,防止切边切歪、拉出毛刺;(7)检验:利用游标卡尺按热锻件图首检出样;(8)打磨:采用砂轮机打磨表面毛刺和缺陷;(9)热处理:采用调制炉调制至布氏硬度为HB285;(10)铣工: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并打磨去毛刺;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后拱形主体宽度为76.1mm;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后两凸缘的长度为66.3mm、厚度为24mm;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后两凸缘的宽度为63.8mm,如图1至图3所示;(11)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首先确定一端凸缘的圆心、钻直径36.88mm的圆孔,根据圆心距确定另一凸缘的圆心,钻直径36.88mm的圆孔,如图4所示;(12)终验:进行表面喷砂、防锈处理,终检采用游标卡尺检测拱形主体的宽度,凸缘的厚度、长度和宽度,两端凸缘上圆孔的孔径和圆心距;采用粗糙度样板检测成品粗糙度为Ra3.2,合格得到高强度柱塞泵管夹成品,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采用带锯床将材质为42CrMo的原料加工成直径为55mm、长度为379mm、重量为7.08Kg的坯料;(2)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20℃,控制加热时间30min;(3)延伸压扁:采用250Kg气锤对坯料进行延伸压扁,延伸总长L为434mm;(4)弯形:将延伸压扁后的坯料放入160T冲床,利用弯形模预成型,;(5)模锻:采用1000T摩压机,利用锻模进行模锻,预热锻模250℃,始锻温度1000℃,终锻温度880℃,终锻成型后的管夹锻件具有拱形主体以及形成在拱形主体两端的凸缘,锻件的重量为6.275Kg;(6)切边:放入160T的冲床,利用切边模进行切边,防止切边切歪、拉出毛刺;(7)检验:利用游标卡尺按热锻件图首检出样;(8)打磨:采用砂轮机打磨表面毛刺和缺陷;(9)热处理:采用调制炉调制至布氏硬度为HB262;(10)铣工: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并打磨去毛刺;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后拱形主体宽度为76mm;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后两凸缘的长度为65.3mm、厚度为23.18mm;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后两凸缘的宽度为63.6mm,如图1至图3所示;(11)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首先确定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采用带锯床将原料加工成直径为55mm、长度为380±1mm的坯料;(2)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20~1180℃,控制加热时间30min~40min;(3)延伸压扁:采用250Kg气锤对坯料进行延伸压扁,延伸总长L>433mm;(4)弯形:将延伸压扁后的坯料放入160T冲床,利用弯形模预成型,;(5)模锻:采用1000T摩压机,利用锻模进行模锻,预热锻模250℃~350℃,始锻温度1000℃,终锻温度不低于850℃,终锻成型后的管夹锻件具有拱形主体以及形成在拱形主体两端的凸缘;(6)切边:放入160T的冲床,利用切边模进行切边,防止切边切歪、拉出毛刺;(7)检验:利用游标卡尺按热锻件图首检出样;(8)打磨:采用砂轮机打磨表面毛刺和缺陷;(9)热处理:采用调制炉调制至布氏硬度为HB262~311;(10)铣工: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并打磨去毛刺;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11)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12)终验:进行表面喷砂、防锈处理,终检合格得到高强度柱塞泵管夹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采用带锯床将原料加工成直径为55mm、长度为380±1mm的坯料;(2)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120~1180℃,控制加热时间30min~40min;(3)延伸压扁:采用250Kg气锤对坯料进行延伸压扁,延伸总长L>433mm;(4)弯形:将延伸压扁后的坯料放入160T冲床,利用弯形模预成型,;(5)模锻:采用1000T摩压机,利用锻模进行模锻,预热锻模250℃~350℃,始锻温度1000℃,终锻温度不低于850℃,终锻成型后的管夹锻件具有拱形主体以及形成在拱形主体两端的凸缘;(6)切边:放入160T的冲床,利用切边模进行切边,防止切边切歪、拉出毛刺;(7)检验:利用游标卡尺按热锻件图首检出样;(8)打磨:采用砂轮机打磨表面毛刺和缺陷;(9)热处理:采用调制炉调制至布氏硬度为HB262~311;(10)铣工:采用铣床铣磨拱形主体的两拱形平面,并打磨去毛刺;采用铣床铣两端凸缘的上端面;采用铣床铣凸缘的侧面;(11)钻孔:采用钻头在两凸缘上钻孔;(12)终验:进行表面喷砂、防锈处理,终检合格得到高强度柱塞泵管夹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度柱塞泵管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