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96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1:13
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它包括箱体,箱体内置控制器以及电能变换器,箱体上设有电能输入端以及电能输出端,电能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能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箱体上还设有控制按钮、显示屏以及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方便携带的基础上实现电能在两辆汽车之间的传输。

First aid box for electric vehicle

First aid box for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built-in cabinet controller and power converter, power input and power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box body, the power input end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power converter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end and output end of the power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ler, respectively the power converter output end connected on the box body, a control button, display and mobile mechanism is also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energy between two automobil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ient car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由于其无需消耗化石能源、无污染的优点,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电动汽车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储能电池容量的有限性。尽管在城市中建设有一些充电站,但仍然不能避免诸如行驶至荒郊野外而找不到充电站、容量显示故障导致电池没电等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是电动汽车救援车,基本形式是车载发电设备(柴油发电机为主)至故障点,为需要充电的汽车现场发电和充电。这种方案存在成本大、耗时长、发电噪声大等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可实现电能在两辆汽车之间的传输,为急需充电的汽车补充一部分电能,使其能够继续行驶至充电站进行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它能在方便携带的基础上实现电能在两辆汽车之间的传输。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它包括箱体,箱体内置控制器以及电能变换器,箱体上设有电能输入端以及电能输出端,电能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能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箱体上还设有控制按钮、显示屏以及移动机构。上述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显示屏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移动机构为手柄。上述电能变换器包括启停按钮SB、开关管T、储能电感L、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电能变换器的输入端正极串联启停按钮SB,启停按钮SB之后串联开关管T,开关管T之后串联一个储能电感L,储能电感L两端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D,二极管D之后串联一个滤波电容C,且滤波电容C的正负极方向与二极管的导通方向一致,滤波电容C两端并联电能变换器的输出端,且电能变换器的输出端正负极方向与滤波电容C的正负极方向一致。上述控制器为嵌入式系统或PLC系统或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管T的控制极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随车携带;2)能够节约充电成本;传统的电动汽车救援车一般使用柴油发电机现场发电并给故障车充电,不仅发电成本高,而且还需支付救援人员的劳务费。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急救箱,只需从其他车辆获取一部分电能,能够供应自己的车辆继续行驶至充电站即可;3)能够节省救援时间。传统的电动汽车救援车,需要在接到求救信号以后出发,寻找待充电车辆。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急救箱,只需就地向过往车辆求救即可,无需长时间等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框图;图3为本技术电能变换器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置控制器2以及电能变换器3,箱体1上设有电能输入端4以及电能输出端5,电能输入端4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3的输入端连接,电能输出端4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3的输出端连接,在箱体1上还设有控制按钮6、显示屏7以及移动机构8。所述控制按钮6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显示屏7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机构8为手柄。如图3所示,电能变换器3包括启停按钮SB、开关管T、储能电感L、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电能变换器的输入端正极串联启停按钮SB,启停按钮SB之后串联开关管T,开关管T之后串联一个储能电感L,储能电感L两端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D,二极管D之后串联一个滤波电容C,且滤波电容C的正负极方向与二极管的导通方向一致,滤波电容C两端并联电能变换器的输出端,且电能变换器的输出端正负极方向与滤波电容C的正负极方向一致。所述控制器为嵌入式系统或PLC系统或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管T的控制极相连。可选的,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型号为89C52。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控制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对它型号的选用不局限于本说明书的记载,单片机与常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及控制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公知手段对各个电子芯片进行安装。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电能充足的电动汽车A的蓄电池经过电能变换器与急需充电的电动汽车B相连,电能变换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实现电能从电动汽车A的蓄电池到电动汽车B的蓄电池的转移过程。其主要部分电能变换器和控制器工作原理具体描述如下:(1)电能变换器用于电能的变换和转移,如图3所示,它包括启停按钮SB、开关管T、储能电感L、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再分别连接电动汽车A和B的蓄电池作为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开关管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进行高频率的开关动作。当T处于开通状态时,电动汽车A的电能将被释放并存储于电感L中;当T处于关断状态时,电感L的电位极性反偏,并对汽车B的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这两个过程,就实现了电能从汽车A到汽车B的转移;(2)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能变换器中开关管T的开关状态,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3个环节:输入环节、数据处理环节和输出环节。在输入环节,需要首先手动按压操作面板上的输入按钮UA,再输出电动汽车A的蓄电池额定电压;然后手动按压输出按钮UB,再输入待充电电动汽车B的蓄电池额定电压。在数据处理环节,控制器将根据输入和输出的额定电压等级以及电能变换器电路的各个参数,计算出开关管合适的输出占空比DT。在输出环节,控制器将根据占空比DT,输出相应的触发脉冲并驱动电能变换器电路中的开关管T执行开关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置控制器(2)以及电能变换器(3),箱体(1)上设有电能输入端(4)以及电能输出端(5),电能输入端(4)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3)的输入端连接,电能输出端(5)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3)的输出端连接,在箱体(1)上还设有控制按钮(6)、显示屏(7)以及移动机构(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箱体(1)内置控制器(2)以及电能变换器(3),箱体(1)上设有电能输入端(4)以及电能输出端(5),电能输入端(4)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3)的输入端连接,电能输出端(5)分别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以及电能变换器(3)的输出端连接,在箱体(1)上还设有控制按钮(6)、显示屏(7)以及移动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6)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显示屏(7)与控制器(2)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8)为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业文李应智曹斌戴帅龙程江洲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