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50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试验用仪器和设备;步骤二:样品制备:采用开炼机和压片机将H‑90℃PVC粒料制得测试用样片;步骤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片进行光谱测试,得到光谱图;步骤四:查看光谱图中1780‑1680cm

Test method of PVC sheath material anti seepage 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testing PVC sheath material cut-off oi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ing test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step two: sample preparation: the open mill and press H 90 C PVC pellets prepared test sample; step three: spectrum test of samples with Fu Liye transform IR spectra obtained; step four: check the spectra of 1780 168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PVC是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在电线电缆中使用尤为突出,多座位电缆护套材料使用。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相对密度1.4左右,玻璃化温度77~90℃,170℃左右开始分解,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因此都会加入增塑剂来提升其性能。常用的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ESO)或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或二者的结合。在实际电缆的使用中,PVC对增塑剂的吸收有限,如果环氧大豆油(ESO)含量较多,会使PVC对增塑剂的吸收达到饱和而析出,在表面出现渗油现象,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带来损失,因此如果能在原材料来料时就能进行初步的检测那将避免很多事故和损失,但现有技术和工艺都没有相关的检测方法或者检测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准备双辊开炼机、平板硫化压片机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步骤二:样品制备:采用开炼机和压片机将H-90℃PVC粒料制得测试用样片;步骤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片进行光谱测试,得到光谱图;步骤四:查看光谱图中1780-1680cm-1范围内是否有吸收峰,若有则查看具体位置,并进行对比,若位于1735cm-1左右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含有ESO;若位于1725cm-1左右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有DOTP;若位于1735cm-1和1725cm-1左右都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存在ESO和DOTP;步骤五:确定可接收PVC护套料:如果在1730cm-1~1710cm-1之间至少有一个吸收峰,则判定为可接收材料,否则不予接收。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为:称取250~300gH-90℃PVC粒料,用双辊开炼机开炼,开炼温度在155±5℃,开炼时间3-5min;将开炼好的样品,用平板硫化压片机压片,压片温度170±5℃,压片时间6-8min,之后冷压2-3min,压片厚度0.8-1.0mm;将压好的样片在光滑区域按55*55mm,±5mm的尺寸裁剪3个样品,按顺序做好标记;将制好的试样放入干燥器中存放,存放时间不少于16h。所述步骤三中,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设置为:扫描次数设置为16次;光谱区域起点设置为4000,终点设置为650。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经过对ESO和DOTP特性的反复分析,ESO的结构式:DOTP的结构式:二者皆有酯羰基C=O,通过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反复光谱分析可知:ESO和DOTP两者都存在酯羰基C=O的伸缩振动,该羰基的振动频率范围在(1780-1680)cm-1。ESO的C=O属于脂肪类酯羰基,存在诱导效应,该效应使得酯羰基C=O向高频移动,位于1735cm-1左右;而DOTP中的C=O与苯环相连,产生共轭效应,该效应使得酯羰基C=O的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位于1725cm-1左右。因此,本申请根据两者的酯羰基C=O特征峰对ESO和DOTP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在PVC原材料阶段进行渗油性预检测,对于无法通过预检测的PVC原料直接判定为不接收原材料,不作为后续PVC护套料的产品制造,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渗油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ESO和DOTP的光谱分析,提取其酯羰基C=O特征峰作为预检测的条件,从而可以分析出PVC原料里是含有ESO还是DOTP,或者是二者皆有,然后明确如果在1730cm-1~1710cm-1之间至少有一个吸收峰,则判定为可接收原材料,否则不予接收,方法易于实施,判断也直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准备双辊开炼机、平板硫化压片机和FTIR-6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步骤二:样品制备:采用开炼机和压片机将H-90℃PVC粒料制得测试用样片;称取250~300gH-90℃PVC粒料,用双辊开炼机开炼,开炼温度在155±5℃,开炼时间3-5min;将开炼好的样品,用平板硫化压片机压片,压片温度170±5℃,压片时间6-8min,之后冷压2-3min,压片厚度0.8-1.0mm;将压好的样片在光滑区域按55*55mm,±5mm的尺寸裁剪3个样品,按顺序做好标记;将制好的试样放入干燥器中存放,存放时间不少于16h。步骤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片进行光谱测试,得到光谱图;打开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前进行暖机15分钟,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设置为:扫描次数设置为16次;光谱区域起点设置为4000,终点设置为650。测量时,先安装晶体底座:将底部的凸出圆柱对准设备的中心圆孔,旋好螺丝固定附件,将两侧遮光筒向两侧移动至遮住外界光源,然后盖上设备盖板。用手轻轻的把持住金属锥体的上半部分,先将金属锥体上半部分的旋钮逆时针旋转到一定高度后再进行安装,千万不要让金属锥体直接接触到晶体,晶体硬度较低,剧烈接触会将晶体碰坏。安装完毕后,将样品放置在锥体下面,顺时针旋转旋钮直到听到扣住的声音后,停止旋转,然后进行测试,将得到的光谱图存储备后续查看。步骤四:查看光谱图中1780-1680cm-1范围内是否有吸收峰,若有则查看具体位置,并进行对比,若位于1735cm-1左右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含有ESO;若位于1725cm-1左右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有DOTP;若位于1735cm-1和1725cm-1左右都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存在ESO和DOTP;步骤五:确定可接收(出油风险低)PVC护套料:如果在1730cm-1~1710cm-1之间至少有一个吸收峰,则判定为该材料出油机率低,可以接收,否则不予接收。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准备双辊开炼机、平板硫化压片机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步骤二:样品制备:采用开炼机和压片机将H‑90℃PVC粒料制得测试用样片;步骤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片进行光谱测试,得到光谱图;步骤四:查看光谱图中1780‑1680cm

【技术特征摘要】
1.PVC护套料防渗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准备双辊开炼机、平板硫化压片机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步骤二:样品制备:采用开炼机和压片机将H-90℃PVC粒料制得测试用样片;步骤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片进行光谱测试,得到光谱图;步骤四:查看光谱图中1780-1680cm-1范围内是否有吸收峰,若有则查看具体位置,并进行对比,若位于1735cm-1左右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含有ESO;若位于1725cm-1左右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有DOTP;若位于1735cm-1和1725cm-1左右都有吸收峰,则判定PVC中存在ESO和DOTP;步骤五:确定可接收PVC护套料:如果在1730cm-1~1710cm-1之间至少有一个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蒋华娟蒋玉凤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