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及其扩口型分配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42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及其扩口型分配块,属于纺纱器设备领域,其解决了现有纺纱器排杂系统中杂质在补风通道沉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包括凸台和三角块,所述的三角块固定在所述的凸台上,所述的三角块包括底右角、底部和底左角,所述的底右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底左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分配块结构的改进,改善了纺纱器排杂系统中杂质在补风通道沉积的问题,使补风排杂更加顺畅。

A spinning out system and its expanding distribut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nning device removing system and expanding type distribution block,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pinning equipment, the spinner row impurities in the system fill air channel deposition problems. A spinn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moving system for expanding type distribution, including convex and triangular block, the triangle block is fixed on the convex table, the triangle block comprises a bottom right corner of the bottom, and the bottom left corner of the bottom left, bottom right corner of the the boss of the outer edge of the arc distance is greater than the angle with the convex arc outer edge d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distribution of block structure, improved spinning device removing system of impurities in the air channel deposition, the air discharging more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及其扩口型分配块
本技术属于纺纱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及其扩口型分配块。
技术介绍
现有纺纱器排杂系统包括分梳辊、排杂块以及分配块,其工作原理是:气流从进风总道的开口处进入进风总道后分成两路,一路通向驱杂气流过道,另一路通过补风通道后经过排杂通道,然后与驱杂气流过道中的气流交汇,汇合的气流通过出风口排出,在出风口处气流携带有被分梳辊剥离经过排杂通道排入驱杂气流中的杂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443587.X,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纺纱器排杂装置,包括有分梳辊、转杯、纤维输送通道、杂质上行通道、杂质上吸口、排杂装置、吸杂进口、排杂腔、辅助进气口、分流道、纺纱器壳体、钕铁硼强磁吸杂器和喂料辊。在纺纱器壳体内上部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分梳辊,在纺纱器壳体的右上方设置有排杂腔,在分梳辊的左下方设置有喂料辊,喂料辊的下方是喂料口,在喂料口的一侧,设置有钕铁硼强磁吸杂器,从喂料口向上,经分梳辊的右下方分流道向上,设置有进入到排杂腔的吸杂进口。排杂腔的上端设置有排杂装置和杂质上吸口,从吸杂进口到杂质上吸口之间,是杂质上行通道。排杂腔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进气口。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365463.2,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纺纱器的分配块结构,属于转杯纺纱机部件领域。排杂孔侧向设置于排杂块上,连接贯通排杂孔的排杂出口设置于排杂块顶部,排杂出口与排杂支管连接,排杂支管内有负压,可以将杂质吸走,排杂块底部设置用于补风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排杂孔和排杂出口之间的贯通区设置分配块;分配块呈三角形状,分配块的两条侧边长度均大于底边,分配块的底边呈弧形,处于分配块左边的底角高度低于处于分配块右边的底角高度,分配块左边的侧边与进风通道相对应形成排杂通道,分配块左边的侧边均不悬伸出进风通道的右侧壁,从而可以使得排杂通道区的过风更加通畅,分配块的底边与排杂块之间间隔形成补风通道,补风通道的尾部与排杂孔贯通。现有技术如上述专利公开的纺纱器排杂系统中从进风通道(进风总道)进来的杂质容易在经过补风通道时产生沉积,造成补风通道风流不顺畅甚至堵塞,影响纺纱器排杂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纺纱器排杂系统中杂质在补风通道沉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及其扩口型分配块,通过对分配块结构的改进,改善了纺纱器排杂系统中杂质在补风通道沉积的问题,使补风排杂更加顺畅。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包括凸台和三角块,所述的三角块固定在所述的凸台上,所述的三角块包括底右角、底部和底左角,所述的底右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底左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的底部为圆弧面。优选地,所述的底左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比所述的底右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小0.5mm。优选地,所述的底左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为5mm;所述的底右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为5.5mm。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包括分配块,所述的分配块采用上述的分配块。优选地,所述的分配块通过底座固定在排杂块上;所述的凸台上表面与进风总道上表面齐平。优选地,补风通道靠近进风总道一端的宽度小于其靠近排杂通道一端的宽度。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分配块中三角块的底右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底左角与所述的凸台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这样分配块与排杂块配合后可以形成一个扩口型的补风通道,从进风总道进来的杂质经过补风通道沉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补风更顺畅;同时补风通道的宽度增加,增大了补风量;(2)本技术的分配块中三角块的底部为圆弧面,使得边缘更加光滑,不容易因碰撞而起毛刺引起挂花等情况发生;(3)本技术分配块中三角块的底左角上设置有一向内收缩的结构,使得从进风总道来的杂质不会在分配块的底左角挂住沉积,避免了补风通道口的堵塞;(4)本技术分配块中三角块的底右角上设置有一向内收缩的结构,改善了纤维剥离点的气流,对杂质的剥离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5)本技术排杂系统通过对分配块结构的改进,改善了纺纱器排杂系统中杂质在补风通道沉积的问题,使补风排杂更加顺畅;(6)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配块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分配块;11、底座;12、凸台;13、三角块;14、底右角;15、底部;16、底左角;2、分梳辊;3、排杂块;4、进风总道;5、补风通道;6、驱杂气流过道;7、出风口;8、排杂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包括底座11、凸台12和三角块13,所述的底座11用于与纺纱器排杂系统中排杂块固定;所述的三角块13固定在所述的凸台12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三角块13的左侧面与排杂块3形成驱杂气流过道6,三角块13的右侧面与分梳辊2的一边组成排杂通道8;所述的三角块13包括底右角14、底部15和底左角16,底部15与排杂块3的一边形成补风通道5;所述的底右角14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底左角16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扩口型的补风通道,从进风总道4进来的杂质经过补风通道5沉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补风更顺畅;同时补风通道5的宽度增加,增大了补风量。实施例2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的底部15为圆弧面,使得分配块的边缘更加光滑,不容易因碰撞而起毛刺引起挂花等情况发生。实施例3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底左角16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为5mm;所述的底右角14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为5.5mm;因而,所述的底左角16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比所述的底右角14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小0.5mm;上述特征使得从进风总道来的杂质不会在分配块的底左角挂住沉积,避免了补风通道口的堵塞;改善了纤维剥离点的气流,对杂质的剥离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例4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分配块1、分梳辊2和排杂块3,所述的分配块1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分配块;所述的分配块1包括底座11、凸台12和三角块13,所述的底座11与排杂块3固定连接;所述的三角块13固定在所述的凸台12上,三角块13的左侧面与排杂块3形成驱杂气流过道6,三角块13的右侧面与分梳辊2的一边组成排杂通道8;所述的三角块13的底部15与排杂块3的一边形成补风通道5;所述的分配块1通过底座11固定在排杂块3上后要求所述的凸台12上表面与进风总道4上表面齐平,且通过实施例1中分配块1的改进,补风通道5靠近进风总道4一端的宽度小于其靠近排杂通道8一端的宽度,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扩口型的补风通道,从进风总道4进来的杂质经过补风通道5沉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补风更顺畅,因而具有与实施例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及其扩口型分配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包括凸台(12)和三角块(13),所述的三角块(13)固定在所述的凸台(12)上,所述的三角块(13)包括底右角(14)、底部(15)和底左角(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右角(14)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底左角(16)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包括凸台(12)和三角块(13),所述的三角块(13)固定在所述的凸台(12)上,所述的三角块(13)包括底右角(14)、底部(15)和底左角(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右角(14)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底左角(16)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15)为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纱器排杂系统用扩口型分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左角(16)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比所述的底右角(14)与所述的凸台(12)的圆弧外边缘的距离小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志徐剑锋俞韩忠梁合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