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及具有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16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输送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和具有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该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端、至少一个转轴端和至少两个刚性的流体输送管;每个转轴端包括转轴和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的转轴套,在各转轴端的转轴的周向上并列套设至少两个所述转轴套,每个转轴套与相应的流体输送管相连通;所述转轴具有轴向空腔,且每个转轴端的所述转轴对应于在其上套设的各转轴套开设有侧向通孔以连通相应的转轴套和所述空腔。

A fluid conveying device and lifting device with the fluid conve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uid conveying device,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and a fluid delivery device having the fluid conveying device, the fluid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fluid inlet and a fluid outlet, at least one fluid shaft end and at least two rigid pipes; each shaft end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nd can around the the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sleeve, are set at least two of the shaft sleeve upward in the shaft of each shaft end of the week, each rotating shaft slee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luid convey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the shaft with axial cavity,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end of each corresponding to the set in each shaft set is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through holes to connect the shaft slee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及具有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为升降机构提供流体输送且能够降低自身空间占用率的流体输送装置及具有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升降机构一般采用低压软管进行流体的连续输送。低压软管可以软管卷筒的形式进行流体输送,但该种输送方式需要配备独立的驱动以便实现软管与升降机构的同时运动;或者低压软管还可以布设在工程拖链的内腔中,拖链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和固定端上,利用升降机构带动工程拖链同步运动,从而满足不同高度流体输送的需求。但是,当需要进行输送的流体量较大时,由于流体压力和流量的不断增大,软管的弯曲半径也增大,进而导致软管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占据较大的使用空间,不利于升降机构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流体输送。因此,亟需设计开发一种能够减小自身空间占用率且充分利用自身空间有效输送流体的流体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空间且具有输送流体功能的流体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端、至少一个转轴端和至少两个刚性的流体输送管;每个转轴端包括转轴和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的转轴套,在各转轴端的转轴的周向上并列套设至少两个所述转轴套,每个转轴套与相应的流体输送管相连通;所述转轴具有轴向空腔,且每个转轴端的所述转轴对应于在其上套设的各转轴套开设有侧向通孔以连通相应的转轴套和所述空腔。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具有转轴与能够相对转轴旋转的转轴套的转轴端,利用转轴套相对于转轴的转动联动流体输送管围绕转轴转动,从而实现了在流体输送管在升降高度方向的伸展和折叠,达到了节省流体输送装置使用空间的目的。而且充分利用了管体和转轴端内部空间用于输送流体。此外,流体输送装置还可以根据升降高度或者流体输送量的需求情况,对转轴端的数量和同一转轴上转轴套的数量进行合理配置。优选的,所述转轴端还包括转动支撑件和密封件,每个所述转轴套在面向所述转轴的一侧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容置槽和至少两个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纳所述转动支撑件,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纳所述密封件。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了支撑转轴套相对于转轴旋转的转动支撑件,减小了转轴和转轴套之间的旋转阻力和功率消耗,使转轴套相对于转轴的转动更加灵活。该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密封件对转轴与转轴套的连接进行了良好的密封,使转轴端在进行流体传送时不易发生泄漏。优选的,各转轴端还包括间隔件和限位件,所述间隔件位于各转轴端的所述转轴套之间并与所述转动支撑件相抵接,所述限位件周向嵌设在所述转轴两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间隔件和限位件,避免了多个转轴套在相对于同一转轴转动时偏离既定位置、发生相互干涉而影响流体的传送。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撑件选自滑动支撑环或轴承。滑动支撑环或轴承能够更好的对相对于转轴旋转的转轴套进行支撑,提高转轴套的旋转灵活性。优选的,所述转轴端还包括至少一个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的与所述转轴的端部相连。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端盖,在转轴空腔内部出现累积的杂质时,便于对转轴的空腔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侧向通孔具有多个且均匀布设。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采用均匀布设方式设置侧向通孔,有利于转轴的加工及保持转轴的机械强度。优选的,所述流体进口端和/或所述流体出口端各自包括内套、外套和安装部;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内套上且可绕所述内套的轴线转动,所述外套连接至相应的流体输送管;所述内套固定或一体成形至所述安装部,所述内套具有轴向空腔和连通所述外套和所述空腔的侧向开口。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便于流体输送装置与升降装置的连接安装,外套相对于内套的旋转能够配合流体输送管的伸展或折叠运动,对流体的传送更加便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以及前述的流体输送装置,所述流体出口端与所述升降平台相连。本技术提供的升降装置实现了在高度方向对流体更加简便、高效的传送,而且由于流体输送装置可折叠,也节省了升降装置的使用空间。优选的,所述流体输送装置构造用作升降支架支撑所述升降平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流体输送装置既可以输送流体也可以用作升降支架支撑升降平台升降,节省了使用空间。优选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流体出口端沿所述导轨的轨道滑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轨的设置便于流体输送管在进行升降的同时在直线方向进行位置的调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流体输送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转轴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输液组件的剖面图;1、流体输送装置;10、转轴端;100、转轴;101、转轴套;102、侧向通孔;103、转动支撑件;104、密封件;105、间隔件;106、限位件;107、端盖;12、流体进口端;120、内套;121、外套;122、安装部;123、侧向开口;14、流体出口端;140、内套;141、外套;142、安装部;143、侧向开口;16、流体输送管;2、升降平台;3、基座;4、升降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为以附图中的流体输送装置的放置状态为参照。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1,该装置包括流体进口端12、流体出口端14、至少一个转轴端10和至少两个刚性的流体输送管16。流体进口端12和流体出口端14分别与以折叠形式排列的多个流体输送管16中位于首位和末位的流体输送管16的端部相连以用于流体的导入和导出。每个转轴端10包括转轴100和能够围绕转轴100的轴线旋转的转轴套101,沿转轴的轴向在各转轴端10的转轴100的周向上并列套设至少两个转轴套101,每个转轴套101与相应的流体输送管16相连;转轴100具有轴向空腔,且每个转轴端10的转轴100对应于在其上套设的各转轴套101开设有侧向通孔102以连通相应的转轴套101和空腔。转轴端10的转轴100和转轴套101的配合能够使与转轴套101相连的流体输送管16实现围绕转轴100轴向的自由旋转,通过调节流体输送管16的旋转角度,使流体输送装置1能够在适当的升降高度进行流体传送;转轴端10在为流体输送管16提供旋转的同时还负责流体的过渡,一个流体输送管16内的流体经由相应轴套对应的转轴100上的侧向通孔102进入具有空腔的转轴100,经转轴100过渡,再通过与其它转轴套101对应的该转轴100上的侧向通孔102,将流体输送给另外的一个或者多个流体输送管16。流体输送管16可以是内径不小于DN5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及具有该流体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端、至少一个转轴端和至少两个刚性的流体输送管;每个转轴端包括转轴和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的转轴套,在各转轴端的转轴的周向上并列套设至少两个所述转轴套,每个转轴套与相应的流体输送管相连通;所述转轴具有轴向空腔,且每个转轴端的所述转轴对应于在其上套设的各转轴套开设有侧向通孔以连通相应的转轴套和所述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端、至少一个转轴端和至少两个刚性的流体输送管;每个转轴端包括转轴和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旋转的转轴套,在各转轴端的转轴的周向上并列套设至少两个所述转轴套,每个转轴套与相应的流体输送管相连通;所述转轴具有轴向空腔,且每个转轴端的所述转轴对应于在其上套设的各转轴套开设有侧向通孔以连通相应的转轴套和所述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端还包括转动支撑件和密封件,每个所述转轴套在面向所述转轴的一侧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容置槽和至少两个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纳所述转动支撑件,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纳所述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转轴端还包括间隔件和限位件,所述间隔件位于各转轴端的所述转轴套之间并与所述转动支撑件相抵接,所述限位件周向嵌设在所述转轴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件选自滑动支撑环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广郝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鸣泉喷泉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