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101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0:39
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由若干对机身板组合构成,机身板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机身板,中部机身板相对于前部机身板的末端居中向其两侧分开设置;各部机身板之间均通过连接杆固接;中部机身板的一侧设三台变频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三个主轴相连,主轴上设链轮,链轮的数量跟与其相互啮合的网带数量相适配;网带沿机架纵向居中对称向两侧分布,包括第一至第五网带,网带的宽度由内至外依次由大变小,网带顶面为同一水平面;中部机身板之间的网带上方设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上纵向居中对称分布有前后贯通的蛇形缓冲双通道。整体结构简单而紧凑、输送距离长,克服无菌车间布局的局限性,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

A double channel serpentine buffer belt conveyor

A double channel serpentine buffer mesh belt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rame body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pairs of plates, including the central and rear fuselage fuselage panels in front, middle, end plate of the front fuselage fuselage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plate to separate the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setting; plat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rod; one side the central board set up three sets of motor, and the motor output shaft three is connected to the spindle, spindle sprocket, sprocket belt number with the number of its meshing matching; mesh belt along the longitudinal center of symmetry to the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tribu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to the fifth mesh belt, mesh belt width from the inside in order to change from big to small, with the top surface is the same level between the central body plate; mesh belt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to third with guardrail;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before the longitudinal center first to third with a fence Serpentine double channel with back through. The whol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ompact, the conveying distance is long, the limitation of aseptic workshop layout is overcome, and the load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药冻干分装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将灌装机半加塞的西林瓶输送至冻干机并且可以自动进出料的蛇形输送网带,尤其是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灌装机是将药水分装的设备,常见的灌装机一般分为单通道出口和双通道出口,下游对接的网带和模具也不同。当灌装机与冻干机中间的缓冲距离不够时,会将中间的一部分布局成蛇形网带的形式,以增加缓冲的距离。一般的单通道蛇形网带布局对隔离器的空间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双通道的蛇形网带就需要拓宽隔离器,这样就势必会增大空调系统的负担,也因此使得无菌室的空间无形中缩小。而且,现有的网带端头大部分都是由圆形链轮过渡的,这样明显降低了蛇形网带护栏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其整体结构简单而紧凑、网带输送距离长,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无菌车间布局的局限性,显著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由若干对沿机架纵向设置的机身板组合构成,并通过连接在机身板底部的若干个支撑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的机身板包括沿其纵向依次设置的一对前部机身板、中部机身板和两对后部机身板,所述中部机身板相对于所述前部机身板的末端居中向其两侧分开设置;成对设置的机身板之间均通过若干个与机身板纵向垂直的连接杆固定相连;所述若干个连接杆的直径相同,其安装轴线均为同一个水平面;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的一侧间隔设有三台变频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穿设在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三个主轴相连,每根主轴上间隔穿设有若干个链轮,链轮的数量跟与其相互啮合的网带数量相适配;所述网带沿机架的纵向居中对称向两侧分布,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网带和位于第一网带两侧的第二、第三网带和第四、第五网带,所述网带的宽度由内至外依次由大变小,所述第一至第五网带的顶面均为同一水平面;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网带上方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网带护栏、第二网带护栏和第三网带护栏,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均通过护栏固定杆组件固定在其纵向两侧的机身板上;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上纵向居中对称分布有前后贯通的蛇形缓冲双通道。上述的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前部与中部机身板之间的连接杆上铺设有与所述输送网带数量相适配的耐磨条;所述耐磨条的顶面与网带的内面紧密接触活动包裹在机身板的外缘上并通过主轴上的链轮驱动运行。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网带下方间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主轴平行的网带拖轮,该网带拖轮的轴向两端设有固接在两侧机身板上网带拖轮座。所述网带的宽度由内至外依次为100mm、85mm、50mm。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上分别设有一对方便维修或更换的护栏把手。所述第一网带护栏上位于双通道入口的上方设有一片状把手。更进一步,位于所述网带端部的机架上分别活动设有连接在机身板上的惰轮组件。所述护栏固定杆组件包括护栏固定杆及活动连接在固定杆顶端的锁紧旋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蛇形网带采用的宽度不等的85mm、50mm和100mm的网带拼接,大大缩小了占用的空间,降低了对隔离器宽度的要求;2.本蛇形网带端头采用惰轮的形式,减少了对两端空间的浪费,增大了蛇网的通道长度;3.本蛇网使用三台电机驱动五条网带,减少了对电机的浪费,也使程序对网带的控制更为方便。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布局紧凑灵活、传输距离更长,满足了自动进出料输送网带缓冲的长度,且对占地空间要求更小,降低了无菌灌装车间布局的局限性、设备的制造成本以及空调系统的负荷压力,使无菌车间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的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涉及的网带护栏及网带被移除后暴露出的耐磨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涉及的耐磨条被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隔离器与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J-机架;1-第一网带;2-第二网带;3-第三网带;4-第四网带;5-第五网带;6-片状把手;7-第一蛇网护栏;8-蛇网护栏把手;10-第二蛇形缓冲输送网带(简称蛇网)护栏;11-第三蛇网护栏;12-护栏固定杆组件;12a-护栏固定杆;12b-锁紧旋钮13-机架支撑腿;14-网带拖轮;14a-网带拖轮座;15-变频电机;16-中部机身板;17-前部机身板;18-后部机身板;19-第二惰轮组件;20-第一主轴;22-第二主轴;23-第三主轴;24-耐磨条;27-连接杆;28-上游网带;29-隔离器框架;30-第一惰轮组件;31-链轮;D1-第一输送通道;D2-第二输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描述和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配合参见图3、4,图中示出了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其关键技术方案在于:该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J,该机架J由若干对沿机架J纵向设置的机身板组合构成,并通过连接在机身板底部的若干个支撑腿13支撑。如图3所示,机架J上的机身板包括沿其纵向依次设置的一对前部机身板17、中部机身板16和两对后部机身板18,中部机身板16相对于前部机身板17的末端居中向其两侧分开设置;成对设置的机身板之间均通过若干个与机身板纵向垂直的连接杆27固定相连;若干个连接杆27的直径相同,其安装轴线均为同一个水平面。两个中部机身板16的一侧间隔设有三台变频电机15,电机的输出轴与穿设在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三个主轴相连,每根主轴上间隔穿设有若干个链轮31,链轮31的数量跟与其相互啮合的网带的数量相适配;依靠链轮31与各网带之间的啮合驱动各网带运行。链轮31与各网带的接触面之间形成的包角决定了网带运行的稳定性,包角过小容易使链轮31的齿与网带形成跳齿现象,造成网带抖动,影响网带运行的稳定。如图3所示,三个主轴分别为第一主轴20、第二主轴22、第三主轴23,整个蛇形网带由三个变频电机15驱动,分别控制第一主轴20、第二主轴22和第三主轴23。每个主轴对应控制不同的网带。其中,第一主轴20控制第四网带4和第五网带5,第二主轴22控制第二网带2和第三网带3,第三主轴23控制第一网带1。三台电机分别控制第一、第二输送通道D1、D2的同向网带,保证了第一、第二输送通道D1、D2的同步性。本技术涉及的网带沿机架J的纵向居中对称向两侧分布,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网带1和位于第一网带1两侧的第二、第三网带2、3和第四、第五网带4、5,网带的宽度由内至外依次由大变小,第一至第五网带1-5的顶面均为同一水平面。两个中部机身板16之间的网带上方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网带护栏7、第二网带护栏10和第三网带护栏11,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7、10、11均通过护栏固定杆组件12固定在其纵向两侧的机身板上;护栏固定杆组件12包括护栏固定杆12a及活动连接在固定杆顶端的锁紧旋钮12b,保证网带护栏更换的便捷性。如图1所示,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7、10、11上纵向居中对称分布有前后贯通的蛇形缓冲双通道D1、D2。前部与中部机身板17、16之间的连接杆27上铺设有与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由若干对沿机架纵向设置的机身板组合构成,并通过连接在机身板底部的若干个支撑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的机身板包括沿其纵向依次设置的一对前部机身板、中部机身板和两对后部机身板,所述中部机身板相对于所述前部机身板的末端居中向其两侧分开设置;成对设置的机身板之间均通过若干个与机身板纵向垂直的连接杆固定相连;所述若干个连接杆的直径相同,其安装轴线均为同一个水平面;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的一侧间隔设有三台变频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穿设在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三个主轴相连,每根主轴上间隔穿设有若干个链轮,链轮的数量跟与其相互啮合的网带数量相适配;所述网带沿机架的纵向居中对称向两侧分布,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网带和位于第一网带两侧的第二、第三网带和第四、第五网带,所述网带的宽度由内至外依次由大变小,所述第一至第五网带的顶面均为同一水平面;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网带上方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网带护栏、第二网带护栏和第三网带护栏,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均通过护栏固定杆组件固定在其纵向两侧的机身板上;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上纵向居中对称分布有前后贯通的蛇形缓冲双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蛇形缓冲网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由若干对沿机架纵向设置的机身板组合构成,并通过连接在机身板底部的若干个支撑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的机身板包括沿其纵向依次设置的一对前部机身板、中部机身板和两对后部机身板,所述中部机身板相对于所述前部机身板的末端居中向其两侧分开设置;成对设置的机身板之间均通过若干个与机身板纵向垂直的连接杆固定相连;所述若干个连接杆的直径相同,其安装轴线均为同一个水平面;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的一侧间隔设有三台变频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穿设在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三个主轴相连,每根主轴上间隔穿设有若干个链轮,链轮的数量跟与其相互啮合的网带数量相适配;所述网带沿机架的纵向居中对称向两侧分布,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网带和位于第一网带两侧的第二、第三网带和第四、第五网带,所述网带的宽度由内至外依次由大变小,所述第一至第五网带的顶面均为同一水平面;所述两个中部机身板之间的网带上方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网带护栏、第二网带护栏和第三网带护栏,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均通过护栏固定杆组件固定在其纵向两侧的机身板上;所述第一至第三网带护栏上纵向居中对称分布有前后贯通的蛇形缓冲双通道。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效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