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3972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根据推荐级配范围调整再生材料级配;通过对再生混合料的土工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在最佳含水率下成型并养生试件,利用三轴压缩试验得出的内摩擦角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在此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下通过干湿劈裂试验确定劈裂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确定的再生材料级配、最佳含水率及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并进行混合料性能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现行基于干湿劈裂强度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在考虑材料抗拉强度的同时,更加针对地考虑了乳化沥青混合料使用过程中的剪切应变导致的永久变形或剪切破坏。

Preparation method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mixture based o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emulsified asphalt based on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mixtur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d recycling,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ed gradation range adjustment of recycled materials gradation; by soil of recycled mixture to determine the compaction test of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and maximum dry density; optimum water content in molding and curing specimens, using the optimum Emulsified Asphalt Friction compression test of the three axis angle; the optimum asphalt content by dry wet splitting test to determine the splitting strength whether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ecycled material gradation, determine the optimum water content and the optimum asphalt content to determine the mixture ratio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and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design methods of emulsion splitting strength of asphalt mixture based on wet and dry, consider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t the same time, more to consider the emulsified asphalt mixture shear strain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lead to permanent deformation or shear fail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化沥青冷再生是沥青类道路材料冷再生方面常用的技术之一,其能够充分发挥旧路面材料的剩余价值,符合低碳环保的大潮流。目前广泛使用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是基于干湿劈裂强度指标的设计方法,其充分考虑了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性能,但此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未充分考虑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而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位的不断上提,剪切应变不断积累造成的永久变形正是目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使用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因此,现存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其不能完全保证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服务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在设计中考虑乳化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的同时,更好地考虑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专利技术了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乳化沥青混合料内摩擦角为主要指标,反映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同时兼顾了混合料抗弯拉性能,其能够更好地保证设计出的乳化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服务性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回收分析铣刨料后,调整级配至满足规定级配范围首先获取原沥青路面铣刨材料,该材料主要包括废旧沥青、粗砂和细砂,将材料进行烘干至恒重,再通过抽提和筛分实验对回收的材料进行级配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中5.4.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对比,调整级配至满足要求;(b)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基于步骤(a)调整得到的最佳级配,在得到的最佳级配中加入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用量为原料烘干重量的4%,加入外掺水以调整含水率为1%、2%、3%、4%、5%、6%和7%,分别制作试件,对各试件分别进行击实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回收分析铣刨料后,调整级配至满足规定级配范围首先获取原沥青路面铣刨材料,该材料主要包括废旧沥青、粗砂和细砂,将材料进行烘干至恒重,再通过抽提和筛分实验对回收的材料进行级配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中5.4.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对比,调整级配至满足要求;(b)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基于步骤(a)调整得到的最佳级配,在得到的最佳级配中加入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用量为原料烘干重量的4%,加入外掺水以调整含水率为1%、2%、3%、4%、5%、6%和7%,分别制作试件,对各试件分别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该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c)选取乳化沥青最佳用量基于步骤(a)调整得到的最佳级配,且在步骤(b)得出的最佳含水率下进行击实成型三轴压缩试验试件,试件沥青用量分别选择2%、3%、4%、5%,且成型试件时需采用经过改进的马歇尔击实仪,以成型尺寸适合三轴试验的试件;对击实后的试件进行养生,在养生后进行固结排水三轴压缩试验,分别得出不同沥青用量下的试件内摩擦角,并绘制沥青用量-内摩擦角曲线,确定内摩擦角最大的沥青用量作为最佳沥青用量;(d)在步骤(b)得到的最佳含水率与步骤(c)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的基础上成型试件,测定干湿劈裂强度是否满足《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中5.4.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选择不同级配设计,重复该方法的设计步骤,直至满足要求;(e)将最佳级配、最佳含水率与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组合形成最终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案,对最终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进行混合料性能检测,完成混合料最终配合比设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摩擦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对各试件分别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具体为: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T0131-2007的方法,将试件放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汤钧尧黄若昀赵润民陈明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