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件坯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88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件坯料,支撑件坯料包括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塑形部位,所述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塑形部位都为扁平的片状结构,支撑件坯料形成的管状结构通过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夹持塑形部位得到锁定。支撑件坯料结构得到改进,可以在平面结构状态进行仓储、运输、供料,展开后的支撑件以稳定的牢固的立体结构装入包装箱内。达到降低在仓储、运输、供料过程的空间占用量并提高支撑件的机械强度。

Blank for supporting par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 piece blank, blank support comprises a bearing part, second parts, the first support support si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art and the bearing part of plastic parts, second parts, the first support support si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art, are shaping parts like structure is flat,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tubular billet the structure through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s and second supporting parts clamping moulding parts are locked. The support structure can be improved by blank, warehousing, transportation, supply in the plane structure, support after the start of the stable solid solid structure into the packing box. It can reduce the space occu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feeding and improve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件坯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件坯料。
技术介绍
在纸箱包装
,存在一种彰显商品大气、质实的包装形式,包装包括了纸箱、支撑件,支撑件固定在纸箱内侧的底部,装箱时产品被放置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在包装箱内形成限制作用,使得产品远离包装箱的底部,在竖直放置状态下即在多数产品放置习惯中,产品在包装箱内得到了增高放置高度的技术效果。现有技术中支撑件采用泡沫板制得,在满足增加放置高度的要求下,泡沫板具备一定厚度,无论是在制造、仓储、运输阶段、供料,都会因为其体积不可变而实时占据一定空间。如此,此类支撑件的仓储、运输、供料过程都会存在空间利用率低、易损坏的问题,而且在最终消费端还会形成污染环境的问题,因为泡沫板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其回收利用率远远低于纸材、金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支撑件在仓储、运输、供料过程的空间占用量并提高支撑件的机械强度,由此得到一种结构紧凑、牢固的支撑件坯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支撑件坯料包括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塑形部位,所述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塑形部位都为扁平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位的一侧与底部支撑部位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底部支撑部位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部位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位的另一侧与承载部位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承载部位的另一侧用于与第一支撑部位的另一侧活动连接并且在连接后支撑件坯料可形成立体结构,所述支撑件坯料可形成的立体结构包括管状结构,所述塑形部位只有一侧与底部支撑部位连为一体,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与底部支撑部位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底部支撑部位与第二支撑部位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与承载部位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底部支撑部位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位的转动方向、第二支撑部位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的转动方向、承载部位相对于第二支撑部位的转动方向都相同,所述塑形部位与底部支撑部位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塑形部位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部位与第二支撑部位之间的间距,所述塑形部位通过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的转动置于第一支撑部位与第二支撑部位之间并以被夹持方式与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的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件坯料形成的管状结构通过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夹持塑形部位得到锁定。支撑件坯料各个部位都采用片状结构,在此结构条件下,支撑件坯料可以采用一整块片材制得,例如纸板、塑料薄板、金属薄板,待在片材上构造出对应于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塑形部位的轮廓后即可采取连接手段形成与目标结构匹配的过渡结构。过渡结构中支撑件处于立体结构,这与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首尾相连的特征对应,此阶段的立体结构受到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之间可以转动原因的影响而具有可变性。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形成四边形结构,每个部位都获得一定的运动范围,可形成在四个部位之间分离的管状结构;也可形成四个部位中两个相邻部位紧紧贴合在一起、另两个相邻部位也紧紧贴合在一起的扁平结构;也可形成介于前述两种结构之间的任意一种结构。支撑件基于支撑件坯料即片材所具有的扁平结构特征,足以使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空间利用率。即使支撑件在处于过渡结构的过程中基于扁平结构获得的紧凑结构也具有占用空间常少的优点,所在占空间不产生空鼓,支撑件本身完全填充了所在空间,因此,支撑件在过渡结构状态下也具有便于存储和运输的优点。当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以夹持方式与塑形部位建立连接关系后,过渡结构中形成的管状结构被牢牢锁定,即整个支撑件的形状结构固化且稳定。虽然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只受到来自塑形部位的限制作用,但是在该方向上的限制作用有效控制了支撑件在过渡结构状态下变形的节点,通过塑形部位起到自锁功能,促使整个支撑件的结构得到固化。展开后的支撑件具有显著的立体的管状结构,可用于放置在包装箱内提高产品放置高度。塑形部位与底部支撑部位连为一体,塑形部位被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夹持时与底部支撑部位的位置关系已经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支撑件的受力结构,而受力结构变化的前提是要满足塑形部位被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夹持,只要塑形部位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弯折后塑形部位的两侧能与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夹持同时建立紧密连接即可。如此,塑形部位在底部支撑部位上的分布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所述塑形部位与底部支撑部位的连接部位在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塑形部位与底部支撑部位的连接部位在倾斜于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方向和底部支撑部位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在本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片材本身的材质属性、结构特征、适用于自动化机械设备成型的需要,以所述塑形部位与底部支撑部位的连接部位在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为优选方案。这样便于采用不同材质的片材来生产支撑件坯料、也便于投入自动化机械设备来加工和展开支撑件。塑形部位能与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建立连接关系并且形成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夹持塑形部位的状态的,塑形部位可以位于底部支撑部位的外部、也可以位于底部支撑部位的内部。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是,所述塑形部位位于底部支撑部位内部。这样的材料利用率高、废料率极低,而且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塑形部位在任意情况下都不会处于底部支撑部位的边缘,否则影响将支撑件放入包装箱内的过程即会产生卡住现象。支撑件的理想成形状态为管状结构,虽然单一的塑形部位可以起到自锁目的,但是为了让支撑件的结构更为坚固,所述底部支撑部位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塑形部位。即使支撑件的管状结构具有较长长度时,两个塑形部位仍然足以实现自锁目的。当有两个塑形部位弯折,最佳的操作方式是在维持支撑件整体平衡的基础上实施弯折动作,从而避免支撑件在受力不平衡时受到的损伤、以及简化成形条件。例如,当两个塑形部位都向一个方向弯折,势必需要在支撑件上提供与前述方向相反的对应的作用力以维持支撑件整体的受力平衡状态,通常在此情况下会设置一个独立支撑结构来提供该作用力,例如挡板;而在此情况下,若支撑件与挡板之间以冲击方式接触,势必会损坏支撑件。故,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塑形部位呈朝向相对的位置关系,弯折塑形部位时支撑件整体可以维持平衡状态。为了减少支撑件进入包装箱时受到的阻碍,尤其是支撑件边缘受到包装箱的阻挡,所述承载部位的两端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从里往外逐渐减小、所述底部支撑部位的两端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从里往外逐渐减小,例如,等腰梯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支撑件的稳定的管状结构的具体形状由承载部位、第一支撑部位、第二支撑部位、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决定,依据四者不同的宽度可以得到管状结构不同的支撑件。在本技术方案中提供六种管状结构,第一种,所述承载部位的宽度等于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所述第一支撑部位的宽度等于第二支撑部位的宽度,支撑件立体成形后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种,所述承载部位的宽度小于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所述第一支撑部位的宽度等于第二支撑部位的宽度,支撑件立体成形后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三种,所述承载部位的宽度小于底部支撑部位的宽度,所述第一支撑部位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撑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支撑件坯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件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坯料包括承载部位(1)、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底部支撑部位(4)、塑形部位(6),所述承载部位(1)、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底部支撑部位(4)、塑形部位(6)都为扁平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位(2)的一侧与底部支撑部位(4)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底部支撑部位(4)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部位(3)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位(3)的另一侧与承载部位(1)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承载部位(1)的另一侧用于与第一支撑部位(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并且在连接后支撑件坯料可形成立体结构,所述支撑件坯料可形成的立体结构包括管状结构,所述塑形部位(6)只有一侧与底部支撑部位(4)连为一体,所述第一支撑部位(2)与底部支撑部位(4)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底部支撑部位(4)与第二支撑部位(3)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3)与承载部位(1)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底部支撑部位(4)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位(2)的转动方向、第二支撑部位(3)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4)的转动方向、承载部位(1)相对于第二支撑部位(3)的转动方向都相同,所述塑形部位(6)与底部支撑部位(4)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塑形部位(6)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部位(2)与第二支撑部位(3)之间的间距,所述塑形部位(6)通过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4)的转动置于第一支撑部位(2)与第二支撑部位(3)之间并以被夹持方式与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的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件坯料形成的管状结构通过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夹持塑形部位(6)得到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件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坯料包括承载部位(1)、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底部支撑部位(4)、塑形部位(6),所述承载部位(1)、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底部支撑部位(4)、塑形部位(6)都为扁平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位(2)的一侧与底部支撑部位(4)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底部支撑部位(4)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部位(3)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位(3)的另一侧与承载部位(1)的一侧连为一体,所述承载部位(1)的另一侧用于与第一支撑部位(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并且在连接后支撑件坯料可形成立体结构,所述支撑件坯料可形成的立体结构包括管状结构,所述塑形部位(6)只有一侧与底部支撑部位(4)连为一体,所述第一支撑部位(2)与底部支撑部位(4)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底部支撑部位(4)与第二支撑部位(3)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3)与承载部位(1)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底部支撑部位(4)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位(2)的转动方向、第二支撑部位(3)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4)的转动方向、承载部位(1)相对于第二支撑部位(3)的转动方向都相同,所述塑形部位(6)与底部支撑部位(4)之间活动连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塑形部位(6)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部位(2)与第二支撑部位(3)之间的间距,所述塑形部位(6)通过相对于底部支撑部位(4)的转动置于第一支撑部位(2)与第二支撑部位(3)之间并以被夹持方式与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的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件坯料形成的管状结构通过第一支撑部位(2)、第二支撑部位(3)夹持塑形部位(6)得到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件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中伟史正姜钰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