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573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其包括相串接的一级消除单元和二级消除单元,且所述一级消除单元包括腔体,设于腔体内的进水管,以及形成于腔体顶部的通气口和设于腔体底部的一级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腔体底部、并与腔体外连通、以形成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向腔体顶部延伸、且高于一级出水口布置;所述二级消除单元连接于一级出水口上,且包括与一级出水口相连的、沿水流方向缩颈布置的增压管,并联于所述增压管上、并沿水流方向扩径布置的吸拖管,以及与所述增压管相串接的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增压管相连的一端与所述吸拖管相连通。本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可消除水路中的气泡,而可利于对水路中液体进行检测。

Waterway bubble elimin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ter bubble eli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string of first-order elimination unit and the two level elimination unit is connected, and the first-order elimination unit includes a cavity, a water inlet pipe cavity, a water outlet and formed in the cavity at the top of the vent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the inlet one end of the pipe in the bottom of the chamber,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cavity to form water, import, the water outlet end of the tube to the top of the cavity, and the extension of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outlet layout; the two stage elimination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primary outlet, and includes a neck connected with a booster arranged along the flow outlet, shrinkage the direction of the tube, the pressurizing pipe in parallel, and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expanding the suction tube arrangement, and the pressurizing tube is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pressur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end The suction towing tube is connected. The water bubble elimination device can eliminate the bubbles in the waterway,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detection of the liquid in the water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路气泡消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监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质气泡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质监测中,水体经管路流通后或水体本身普遍存在大量微小的气泡,气泡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检测仪器测量的精准度,因此有必要对水体中的气泡进行消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对待检测水体中的气泡进行消除的装置,但这些装置普遍存在机理和结构较为复杂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气泡消除装置,以可对水路中的气泡进行消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其包括相串接的一级消除单元和二级消除单元,且,所述一级消除单元包括腔体,设于腔体内的进水管,以及形成于腔体顶部的通气口和设于腔体底部的一级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腔体底部、并与腔体外连通、以形成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向腔体顶部延伸、且高于一级出水口布置;所述二级消除单元连接于一级出水口上,且包括与一级出水口相连的、沿水流方向缩颈布置的增压管,并联于所述增压管上、并沿水流方向扩径布置的吸拖管,以及与所述增压管相串接的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增压管相连的一端与所述吸拖管相连通。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进水管呈竖直状布置在腔体中。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吸拖管连接于所述增压管内径较大的一端。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出水管连通于所述吸拖管内径较小的一端。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吸拖管与所述增压管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流量调节机构。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位于腔体内的管口高度位于所述一级出水口及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之间。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沿水流方向,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的内径渐大设置。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出水管包括与增压管连接的第一管段,以及与第一管段串接的第二管段,所述出水管经由连接于第一管段上的支管与吸拖管相连,且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和支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在一级消除单元内使水体由进水管向上进入腔体内,然后再由进水管流出并下落至腔体底部的一级出水口,可利用气体和水体密度和重度不同,以及两者垂直向下的加速度不同,在水流下落时将水体内较大的气泡分离出来。而在二级消除单元,通过增压管的缩颈布置,可使水体中的微小气泡凝聚,且水体经缩径管能够形成射流,也利于气泡和水体的分离,然后再通过吸拖管扩径布置所形成吸拖力,可使气泡进入吸拖管内,从而经由两级消除单元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对水路中气泡的消除,以在出水管排出无气泡的水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水路气泡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腔体,2-进水管,3-水路进口,4-出水端,5-溢流管,6-溢流口,7-一级出水口,8-通气口,9-安装座,10-连接管,11-增压管,12-连接管,13-第一管段,14-第二管段,15-无气出水口,16-连接管,17-吸拖管,18-载气出水口,19-支管,20-流量调节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路气泡消除装置,以用于待进行水质检测的水体中气泡的消除,该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具体包括相串接的一级消除单元和二级消除单元,且如图1中所示,一级消除单元包括内部中空的腔体1,腔体1的顶角处设有安装孔,以便于腔体1于外部结构上的固定,在腔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口8,在腔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级出水口7,腔体1内还设有一端位于腔体1的底部,以与腔体1外连通而形成水路进口3的进水管2,进水管2的另一端,也即进水管2的出水端4则向腔体1的顶部延伸,且出水端4在腔体1内高于一级出水口7布置。本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方向为基准,进水管4优选的为在腔体1内呈竖直状布置,以此可在水体由出水端4流出时,以更为分散的形式下落,从而可利于水体内较大的气泡分离出。当然,除了竖直布置,进水管4也可在腔体1内倾斜布置。此外,为了进一步使得水体以分散状下落,同时也为了使水体流出及下落水流较为稳定,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的出水端4也设计为沿水流方向而呈扩径布置,由此使得出水端4成喇叭口结构。本实施例中在腔体1的底部也设置有溢流管5,溢流管5的底端由腔体1的底部连通至外部,以形成溢流口6,溢流管5位于腔体1中的一端则也向腔体1的顶部一侧延伸,且其管口高度位于一级出水口7和进水管2的出水端4之间。溢流管5的设置可避免腔体1内水体发生满溢的情况,此外,更重要的是溢流管5的设置也能够保证下游的二级消除单元内流速及压力的恒定。本实施例中一级出水口7具体由连接在腔体1上的接头形成,二级消除单元即连接在一级出水口7上,且本实施例中二级消除单元整体上包括与一级出水口7相连的、沿水流方向缩颈布置的增压管11,并联于增压管11上、并沿水流方向扩径布置的吸拖管17,以及与增压管11相串接的出水管,且出水管和增压管11相连的一端也与吸拖管17相连通。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二级消除单元固定在安装座9上,以可便于在外部结构上的固定,增压管11通过连接管10连接于一级出水口7上,吸拖管17则通过呈弯折状连接的连接管16和连接管12连接至增压管11上,此外,与增压管11串接的出水管具体包括和增压管11相连的第一管段13,以及与第一管段13串接的第二管段14,且第一管段13也通过支管19连接于吸拖管17上。第二管段14的管口形成无气出水口15,吸拖管17的管口则形成载气出水口18。本实施例中因增压管11的缩颈设计,使得流经增压管11的水体中的微小气泡会产生凝聚,而由于吸拖管17的扩径设计,可使其对增压管11内和第一管段13中凝聚的气泡产生吸拖力,从而可使水体中的气泡进入吸拖管17,并由载气出水口18排出,而由无气出水口15排出的则为已消除气泡的无气水体。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利于对凝聚气泡的吸拖,连接吸拖管17和增压管11的连接管12连接在增压管11内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出水管和吸拖管17的支管19连接在吸拖管17内径较小的一端,同时,为利于增压管11的出口形成射流,以利于气泡的分离,第一管段13的内径也设置的相较于第二管段14和支管19较大。此外,本实施例中为对吸拖管17所形成的吸拖力进行调节,在增压管11和吸拖管17的连接管路上,具体为在连接管12与连接管16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对进入吸拖管17内的水体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节机构20,该流量调节机构20可采用插装在连接管12中的旋钮式结构,通过转动旋钮使得置于连接管12中的阀片跟着旋转,可改变连接管12的流通截面,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当然,除了为旋钮式结构,其也采用其它结构形式。本实施例的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在使用时,水路由水路进口3进入腔体1中,经由进水管2的出水端4流出而下落至腔体1底部时,通过气体和水体密度及重度的不同,以及两者向下加速度的不同,可使水体中的大气泡分离出来。然后,水体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路气泡消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串接的一级消除单元和二级消除单元,且,所述一级消除单元包括腔体,设于腔体内的进水管,以及形成于腔体顶部的通气口和设于腔体底部的一级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腔体底部、并与腔体外连通、以形成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向腔体顶部延伸、且高于一级出水口布置;所述二级消除单元连接于一级出水口上,且包括与一级出水口相连的、沿水流方向缩颈布置的增压管,并联于所述增压管上、并沿水流方向扩径布置的吸拖管,以及与所述增压管相串接的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增压管相连的一端与所述吸拖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串接的一级消除单元和二级消除单元,且,所述一级消除单元包括腔体,设于腔体内的进水管,以及形成于腔体顶部的通气口和设于腔体底部的一级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腔体底部、并与腔体外连通、以形成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向腔体顶部延伸、且高于一级出水口布置;所述二级消除单元连接于一级出水口上,且包括与一级出水口相连的、沿水流方向缩颈布置的增压管,并联于所述增压管上、并沿水流方向扩径布置的吸拖管,以及与所述增压管相串接的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增压管相连的一端与所述吸拖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呈竖直状布置在腔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气泡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拖管连接于所述增压管内径较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拴菊郝立辉菅晓亮董叔跃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瑞达仪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