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建明专利>正文

一种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337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由二层主体材料和处于二层主体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复合而成;所述的主体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胶粘剂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1)将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经263~350℃的高温熔融后,将呈现液体状的共聚物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2)将二层聚酰亚胺薄膜在拼接处经300~350℃的高温将涂覆的胶粘剂再熔融,然后冷却、固化、定型而得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体材料适用范围广,胶粘剂适用温度宽,制备工艺先进,重量轻,仿形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
技术介绍
由于外部空间是一个真空、高低温差非常大的一个环境,在这样恶劣的 环境下,发射到外太空的各种仪器、设备都必须耐受长期的高低温考验, 为此需要对有关的部件采取密闭保温隔热、或采用本身能经受这种高低温 差的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稳 定性好的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由二层主体材料和处于二层主体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复合而成;所述的主体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胶粘剂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进一步,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厚度在0. 02 0. 15 mm。 进一步,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相对密度为2. 12 2. 17。 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1) 将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经263 35(TC的高温熔融后,将呈现液体状的 共聚物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 '(2) 将二层聚酰亚胺薄膜在拼接处经300 35(TC的高温将涂覆的胶粘剂再熔融,然后冷却、固化、定型而得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 主体材料适用范围广采用聚酰亚胺薄膜材料为密闭结构的主体材料,可以满足低至-27(TC的液氮温区、高至40(TC的非常宽广的温度区域而仍保 持工作特性;2. 胶粘剂适用温度宽本专利技术选用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为胶粘剂,短期可以在低至-20(TC、高至26(TC的一个相对宽广的温度区域内保持工作特性, 从而确保了最后制备的密闭结构在外部空间的使用要求;3. 制备工艺先进采用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的涂覆技术和拼接、粘合技术, 可以有效解决密闭结构的强度、密封性能、均匀性等技术要求;4. 重量轻采用轻薄的膜结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各种密闭结构的总体质 量,满足空间发射对各种元器件的质量要求;5. 仿形性好本专利技术采用成巻的纸状产品——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密闭结构 的主体材料,其厚度小(0. 02 0. 12 mm),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一定的抗张 力,对不同的外形表面可以任意仿形,从而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密闭结 构;6. 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各种材料都具有很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对金 属设备无腐蚀,使用后不变形、不开裂、不粉化、不起泡、不脱落,可以 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7. 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的材料和制备工艺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且能保持 良好的工作性能,从而确保了各种密闭结构的性能长期、稳定;8. 无尘、无毒、无污染。对人体(如皮肤、五官等)无刺激、无损伤,对 环境没有任何污染;9. 用途广泛本专利技术除用于制备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外,还能广泛应用于 其他条件下的非金属密闭结构的制备;10. 综合造价低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的均为已经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和胶粘剂, 具有重量轻、厚度薄等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制备成本。(四)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1, 一种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由二层主体材料l和处于二层主 体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2复合而成;所述的主体材料1为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的胶粘剂层2为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厚度在0. 10 mm。 所述的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相对密度为2. 15。 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1) 将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经263 35(TC的高温熔融后,将呈现液体状的 共聚物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2) 将二层聚酰亚胺薄膜在拼接处经300 350°C的高温将涂覆的胶粘剂再 熔融,然后冷却、固化、定型而得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二层主体材料和处于二层主体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复合而成;所述的主体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胶粘剂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亚胺 薄膜厚度在0.02 0. 15 mm。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全氟乙 丙烯共聚物相对密度为2. 12 2. 17。4、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述顺序步骤(1) 将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经263 35(TC的高温熔融后,将呈现液体状的 共聚物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2) 将二层聚酰亚胺薄膜在拼接处经300 35(TC的高温将涂覆的胶粘剂再 熔融,然后冷却、固化、定型而得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的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由二层主体材料和处于二层主体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复合而成;所述的主体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胶粘剂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1)将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经263~350℃的高温熔融后,将呈现液体状的共聚物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2)将二层聚酰亚胺薄膜在拼接处经300~350℃的高温将涂覆的胶粘剂再熔融,然后冷却、固化、定型而得所述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材料适用范围广,胶粘剂适用温度宽,制备工艺先进,重量轻,仿形性好,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B32B7/12GK101168309SQ2007101570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应建明 申请人:应建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非金属密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二层主体材料和处于二层主体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复合而成;所述的主体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胶粘剂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应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