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闭结构及具有该门开闭结构的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00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开闭结构及具有该门开闭结构的机床,作为机床的加工中心在保护挡板(3)的开口部(10)配设有门单元(20)。门单元(20)由相对开口部(10)移动的主门(40)、以及可转动地与该主门(40)连接并从动于主门(40)一边旋转一边折弯的副门(60)构成。在副门(60)的游端部的上部通过支承部配设有卡扣轴(66),该卡扣轴(66)沿着保护挡板(3)的导板(80)的导槽(81)滑动。导槽(81)具有引导卡扣轴(66)的曲线形状,当主门(40)以一定速度移动时能使副门(60)的角速度保持一定。由此,因副门(60)的角速度不会急剧变化,故可防止对卡扣轴(66)施加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开闭结构及具有该门开闭结构的机床,尤其是涉及通过折页将副门可折叠地安装在主门侧部的门开闭结构及具有该门开闭结构的机床。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机床的一种的加工中心,具备在基台即基座上使用切削刀具来加工工件(被加工物)的机械本体,在该基座上装有覆盖机械本体一部分或全部的保护挡板。该保护挡板用于防止从配设于基座上部的旋转工作台以及机械本体飞散的切削粉或冷却液(切削液)向外部周围飞散。 该保护挡板的前表面具有开口部,作业者通过该开口部在设于基座的工作台上进行工件装卸作业。该开口部通常配设有可开闭的前门。例如已知有日本技术公开1992年第57352号公报所记载的机床的保护挡板。这种保护挡板中,在保护挡板本体前表面的开口部内面开闭自如地安装着前门(门单元),该前门是通过铰链将副门可折叠地安装在主门侧部而构成的。将所述副门的游端侧卡扣在设于所述保护挡板本体上表面侧的导板的圆弧状导槽中,打开门时将副门的游端侧折叠地引导到主门的后方。 然而,在这种机床的保护挡板中,设于导板的导槽具有相互正交的两条直线的正交部分以圆弧连接的形状。因此,例如在作业者用力开闭主门的场合,当副门的游端侧通过导槽的圆弧部分时,往往会对该游端侧施加不合理的力而导致破损。并且,由于副门的游端侧的导轴不能平滑地通过导槽,因此,存在致使作业者感到主门的门把手沉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作业者用力开闭主门也不会由此对副门的游端侧施加负载的门开闭结构及具有该门开闭结构的机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门开闭结构,包括设置在围住机械本体的护板的壁部上的开口部、以及开闭该开口部的一对门,所述一对门包括主门和副门,该主门开闭自如地沿着所述壁部的内面配设,该副门通过铰链可折叠地与所述主门的侧端部连接,且连接于所述侧端部的连接部相反侧的游端部的上部可沿着设于所述护板上表面侧的导板的导槽进行移动,打开所述主门时,通过使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侧沿着所述导槽向所述主门的后方移动,使所述副门相对所述主门一边转动一边折弯,而且,所述导槽具有引导所述副门的形状,在所述主门的开闭速度一定时能使所述副门的转动角速度保持一定。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门开闭结构,当主门沿着壁部的内面打开时,通过使副门的游端部的上部沿着导板的导槽移动,使该游端部侧向主门的后方移动。其结果是,副门一边旋转一边通过铰链折弯。导槽的形状具有引导功能,当主门的开闭速度一定时能使副门的转动角速度保持一定。这样,副门的角速度不会急剧加速或变慢,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由此,可防止对副门游端部的上部施加大的负载而导致损伤。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门开闭结构中,打开所述主门时,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的上部从所述导槽的始端沿着终端移动,该终端侧是曲线状。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门开闭结构,当用力打开主门时,因副门的游端部的上部沿着导槽的曲线状的终端侧移动,故与直线形状的场合相比,游端侧的转动速度受到限制。由此,可防止对副门游端部的上部施加大的负载而导致损伤。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和技术方案4的门开闭结构中,在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的上部设置有向所述护板的内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支承部;以及从该支承部的前端向上方突出且与所述导槽卡扣地滑动的卡扣部。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和技术方案4的门开闭结构,由于在从副门游端部的上部向护板内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支承部的前端设置有卡扣部,因此滑动打开主门时可使副门的游端部侧偏置。由此,不会对副门游端部的上部直接施加负载,并能快速地使副门相对主门进行折叠。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和技术方案6的门开闭结构中,所述导槽的所述终端侧的形状在将所述主门的行程长度作为L、所述副门的宽度作为R时,是沿着所述游端部的上部沿着X=(2L/π)sin-1(Y/R)+R(1-(Y/R)2-1)]]>公式表示的路径移动时所述卡扣部的移动路径而形成的。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和技术方案6的门开闭结构,通过使游端部的上部沿着所述路径移动,当主门以一定速度开闭时可使副门的转动角速度保持一定。导槽终端侧的形状是沿着所述副门转动时卡扣部的移动路径而形成的。由此,通过使卡扣部沿着导槽一边滑动一边移动,可使副门游端部的上部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7和技术方案8的门开闭结构中,所述导槽的所述始端侧的形状是相对所述主门的开闭方向平行延伸的直线形状。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7和技术方案8的门开闭结构,副门转动前,沿着直线状导槽的始端侧引导副门游端部的卡扣部,由此可防止打开主门时副门突然开始转动。并且,由于副门在导槽的直线状的始端侧平行移动,能在确保其移动速度的状态下转换成转动动作,因此可得到副门的平滑转动动作。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9~12的门开闭结构中,所述导槽的所述始端侧与所述终端侧的连接部分是圆弧状。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9~12的门开闭结构,可使移动后的副门在导槽的直线状的始端侧与曲线状的终端侧之间以确保其移动速度的状态平滑地转动。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3和技术方案14的门开闭结构中,在所述主门的与所述副门连接侧的一端部上设置有止动件,打开所述主门时,该止动件抵触在与所述一端部相向的所述护板的壁部内面上,以使所述主门与所述副门形成的角度在90度或90度以上。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3和技术方案14的门开闭结构中,利用主门的止动件来限制主门的移动幅度,以使主门与副门形成的角度在90度或90度以上。例如若不设置该止动件,则有时会使主门与副门形成的角度在90度以下。该场合,移动到导槽终端的卡扣部会朝始端侧略微后退。当作业者用力打开主门时,因急剧地产生该卡扣部的后退动作,故往往会对设于副门游端部的上部的支承部及卡扣部施加负载而导致损伤。本专利技术因能防止该卡扣部的后退现象,故不会对支承部及卡扣部施加负载。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5的具有门开闭结构的机床,包括加工工件用的机械本体、围住该机械本体的加工区域的保护板、设置在该保护板的壁部上的开口部、开闭该开口部的所述一对门、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板上表面侧的所述导板,具有技术方案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开闭结构。 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5的具有门开闭结构的机床中,保护板壁部的开口部由一对门进行开闭。该一对门由主门和副门构成。并且,因这种机床具有技术方案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开闭结构,故在以一定速度开闭主门时不会使副门的旋转角度急剧地加速或变慢,能以一定速度转动。由此,可防止对副门游端部的上部施加负载而导致损伤。并且,即使作业者以一定速度用力开闭主门,也不会使副门的旋转速度急剧变化,可防止对副门的上部施加大的负载。附图说明图1为加工中心1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保护挡板3的立体图。 图3为从上侧后方观察保护挡板3的前表面时的立体图(省略了隔板30)。 图4为从门单元20的前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为门单元20的后视图。 图6为导板80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副门60的转动轨迹的说明图。 图8为保护挡板3的主视图(开口部10关闭状态)。 图9为保护挡板3的主视图(开口部10半开状态)。 图10为保护挡板3的主视图(开口部10全开状态)。 图11为图3所示的A-A线向视方向剖视图(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开闭结构,包括:设置在围住机械本体的护板的壁部上的开口部、以及开闭该开口部的一对门,所述一对门包括主门和副门,该主门开闭自如地沿着所述壁部的内面配设,该副门通过铰链可折叠地与所述主门的侧端部连接,且连接于所述侧端部的连接部相反侧的游端部的上部可沿着设于所述护板上表面侧的导板的导槽进行移动,打开所述主门时,通过使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侧沿着所述导槽向所述主门的后方移动,使所述副门相对所述主门一边转动一边折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槽具有引导所述副门的形状,在所述主门的开闭速度一定时能使所述副门的转动角速度保持一定。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28 2005-3783561.一种门开闭结构,包括设置在围住机械本体的护板的壁部上的开口部、以及开闭该开口部的一对门,所述一对门包括主门和副门,该主门开闭自如地沿着所述壁部的内面配设,该副门通过铰链可折叠地与所述主门的侧端部连接,且连接于所述侧端部的连接部相反侧的游端部的上部可沿着设于所述护板上表面侧的导板的导槽进行移动,打开所述主门时,通过使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侧沿着所述导槽向所述主门的后方移动,使所述副门相对所述主门一边转动一边折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具有引导所述副门的形状,在所述主门的开闭速度一定时能使所述副门的转动角速度保持一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打开所述主门时,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的上部从所述导槽的始端沿着终端移动,该终端侧是曲线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的上部设置有向所述护板的内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支承部;以及从该支承部的前端向上方突出且与所述导槽卡扣地滑动的卡扣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门的所述游端部的上部设置有向所述护板的内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支承部;以及从该支承部的前端向上方突出且与所述导槽卡扣地滑动的卡扣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所述终端侧的形状在将所述主门的行程长度作为L、所述副门的宽度作为R时,是沿着所述游端部的上部沿着X=(2L/π)sin-1(Y/R)+R(1-(Y/R)2-1)]]>公式表示的路径移动时所述卡扣部的移动路径而形成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所述终端侧的形状在将所述主门的行程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井友浩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