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65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以及汽车。其中,所述盘阀结构包括:驱动主轴;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至少两组盘阀本体;其中,所述盘阀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阀座和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阀芯;所述阀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芯随所述驱动主轴的转动而旋转,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贴靠设置,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其中,一组所述盘阀本体中,所述阀芯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阀座上的第一通孔重叠时,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盘阀结构,结构简单,易于成型,生成成本低。

Disc valve structure, heat controller, engine and automobi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disk valve structure, a heat controller, an engine and an automobile. Among them, including the disk drive spindle; valve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drive at least two sets of disc on the shaft of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comprises: the disc is arranged at the main shaft of the driving seat and is arranged at the driving shaft on the spool; the valve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ass the hole; the valve core with the drive spindle rotation of the rotation of the spool and the valve seat against the setting, the valve cor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through holes; wherein, a group of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on the second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valve seat. Overlap, the formation of the cooling liquid circulation channel. The disc valve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olding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心脏,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发动机温度升高,影响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性能,因此需要热控制器控制冷却液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降温。但现有技术中的热控制器产品重量大,安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无法根据冷却液的温度,精细的控制冷却液循环流量,调节效果较差。而现有技术中的热控制器中的球阀结构,成型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且非智能控制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控制器结构复杂,冷却液循环调节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盘阀结构,包括:驱动主轴;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至少两组盘阀本体;其中,所述盘阀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阀座和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阀芯;所述阀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芯随所述驱动主轴的转动而旋转,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贴靠设置以保证冷却液密封,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其中,一组所述盘阀本体中,所述阀芯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阀座上的第一通孔重叠时,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盘阀本体和第二盘阀本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阀本体的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盘阀本体的第二阀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阀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靠;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外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靠。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和/或所述阀座为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均与所述驱动主轴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阀座与所述驱动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阀芯与所述驱动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控制器,包括:外壳;电动机;传动结构;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如上所述的盘阀结构,所述阀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盘阀结构的驱动主轴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运转,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和所述驱动主轴控制所述阀芯旋转至相应的位置,使所述阀芯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阀座上的第一通孔形成预设面积的冷却液流通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流入通道、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冷却液小循环流出通道;其中,所述冷却液流入通道通过所述盘阀结构上形成的冷却液流通通道,与所述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连通,或与所述冷却液小循环流出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向暖风机的冷却液流出通道,所述通向暖风机的冷却液流出通道通过所述盘阀结构上形成的冷却液流通通道,与所述冷却液流入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热控制器还包括:蜡式开关阀门,所述蜡式开关阀门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流入通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采集到的信号至少包括:发动机转速信号、油门踏板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预设的阀芯转角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一转角感应器件。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为齿轮传动结构。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热控制器。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热控制器进行改进,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盘阀结构,并通过控制模块对电动机、传动结构以及盘阀结构的控制,来自动调节冷却液的循环,控制冷却液温度,使发动机工作在较佳的温度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盘阀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座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控制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控制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液在热控制器内部的流向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控制器结构示意图之三;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控制器结构示意图之四。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驱动主轴;2、阀座;3、阀芯;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密封结构;7、外壳;8、电动机;9、传动结构;10、控制模块;21、第一阀座;22、第二阀座;31、第一阀芯;32、第二阀芯;201、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701、冷却液流入通道;702、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703、冷却液小循环流出通道;704、通向暖风机的冷却液流出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盘阀结构,如图1~3所示,该盘发结构包括:驱动主轴1和套设在该驱动主轴1上的至少两组盘阀本体。其中,该盘阀本体包括:分别套设在驱动主轴1上的阀座2和阀芯3。阀座2与驱动主轴1间隙配合,阀座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阀芯3随驱动主轴1的转动而旋转,阀芯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1。为了保证盘阀结构的密封性,阀芯3与阀座2贴靠设置。在一组盘阀本体中,当阀芯3上的第二通孔301与阀座2上的第一通孔201重叠时,可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其中,不同的重叠程度,可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对冷却液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盘阀结构,结构简单,成型加工容易,成产成本低,可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用户、不同机型的需求,以及热量散失要求不一,阀座2和阀芯3采用平板式结构设计。同时为保证冷却液的各种循环,如冷却液大、小循环等,以及不同冷却液流通通道面积的需求,第二通孔301和第一通孔201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以便形成相应的冷却液流通通道。其中,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301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进行显示。进一步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阀芯3和/或阀座2为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地,阀座2和阀芯3均与驱动主轴1间隙配合。为保证阀座2和阀芯3与驱动主轴1之间的密封性,在阀座2与驱动主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阀芯3与驱动主轴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6,如图1所示。优选地,如图1和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驱动主轴1上设置有两组盘阀本体,即第一盘阀本体和第二盘阀本体。第一盘阀本体包括:第一阀座21和第一阀芯31。第二盘阀本体包括:第二阀座22和第二阀芯32。第一盘阀本体的第一阀芯31与第二盘阀本体的第二阀芯32相对设置。第一阀芯31与第二阀芯3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盘阀结构采用弹簧回位的浮动式密封结构,即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驱动主轴1上的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主轴(1);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的至少两组盘阀本体;其中,所述盘阀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的阀座(2)和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阀芯(3);所述阀座(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阀芯(3)随所述驱动主轴(1)的转动而旋转,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座(2)贴靠设置,所述阀芯(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1);其中,一组所述盘阀本体中,所述阀芯(3)上的第二通孔(301)与所述阀座(2)上的第一通孔(201)重叠时,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主轴(1);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的至少两组盘阀本体;其中,所述盘阀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的阀座(2)和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阀芯(3);所述阀座(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阀芯(3)随所述驱动主轴(1)的转动而旋转,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座(2)贴靠设置,所述阀芯(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1);其中,一组所述盘阀本体中,所述阀芯(3)上的第二通孔(301)与所述阀座(2)上的第一通孔(201)重叠时,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301)和所述第一通孔(201)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轴(1)上设置有:第一盘阀本体和第二盘阀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阀本体的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盘阀本体的第二阀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阀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1)上的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靠;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4)外的第二弹簧(5),所述第二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和/或所述阀座(2)为塑料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和所述阀芯(3)均与所述驱动主轴(1)间隙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与所述驱动主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阀芯(3)与所述驱动主轴(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6)。8.一种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7);电动机(8);传动结构(9);与所述电动机(8)电连接的控制模块(10);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7)中的、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盘阀结构,所述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力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慨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