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31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它包括减速器(1)和至少两个液压马达(2),各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与减速器(1)输入轴相连,它还包括有马达切换阀(4),各液压马达(2)分别与马达切换阀(4)相连;或一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直接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其它液压马达(2)分别与马达切换阀(4)相连。它在重负荷时可以满足动力要求,在轻负荷时可以满足速度要求,工作效率更高。在重负荷工作时它采用大功率马达或多个马达一起工作,以满足动力要求,在轻负荷吊运作业、空钩作业、轻负荷行走或无负荷行走时采用高速马达进行驱动,以达到提高设备吊运效率、行走效率和工作效率的要求。

High efficiency and multi speed hydraulic driv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iving device of high speed hydraulic retarder, which comprises (1) and at least two hydraulic motor (2), the hydraulic motor (2) respectively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educer (1) connected to the input shaft, it also includes a motor switching valve (4), the hydraulic motor (2) respectively and the motor switch valve (4) connected; or a hydraulic motor (2) of the two joint direct hydraulic and hydraulic system of reversing valve (5) connected to the other hydraulic motor (2) and (4) is connected to the motor switching valve. It can meet the power requirements in heavy load, can meet the speed requirements in light load, and work efficiency is higher. In the heavy load when it uses high power motor or a motor to work together to meet the power requirements in light load lifting operation, empty hook operation, light load or no load running when walking by high speed motor dr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ifting equipment, running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起重机或随车起重机上的液压卷扬系统都是采用一个液压马达驱动进行单一速度起升或下降,吊装货物时虽然可以满足动力要求,但是在轻负荷和空钩作业时卷扬速度也会比较慢,会浪费时间,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效率。为了加快空载或轻载运行速度,虽然有的起重机上会另外设置一套高速卷扬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样既会增大设备成本,也不便于布置和安装,两套卷扬系统还容易相互影响,甚至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操作失误和事故。挖掘机或其它机械上的液压行走驱动系统一般都是采用一个液压马达驱动进行单一速度行走,在重负荷时虽然可以满足行走动力要求,但是在轻负荷行走或不工作正常行走时则会显得速度不够快,同样也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重负荷时可以满足动力要求,在轻负荷时可以满足速度要求,工作效率更高的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它包括减速器、连接在减速器上的液压马达和液压制动器,液压制动器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与减速器壳体之间,液压制动器上设有与液压泵站油泵出油口相连的供油口,减速器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液压马达,各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分别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输入轴轴向相连,它还包括有马达切换阀,马达切换阀上设有与液压系统换向阀相连接的两个液压接头,各液压马达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切换到各液压马达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与液压系统换向阀相连,在马达切换阀切换到各液压马达分别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形成阻力;或一个液压马达的两个液压接头直接与液压系统换向阀相连、其它液压马达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切换到各液压马达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与液压系统换向阀相连,在马达切换阀切换到各液压马达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形成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它在重负荷时可以满足动力要求,在轻负荷时可以满足速度要求,工作效率更高。在重负荷工作时它采用大功率马达或多个马达一起工作,以满足动力要求,在轻负荷吊运作业、空钩作业、轻负荷行走或无负荷行走时采用高速马达进行驱动,以达到提高设备吊运效率、行走效率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它工作起来效率更高,在重负荷与轻负荷之间切换安全,操作起来方便又可靠,可以大大提高此类液压驱动设备的使用方便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还具有节省设备成本,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容易布置和安装的优点。它减少了制造和使用成本,杜绝了因操作不当而发生的事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液压系统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液压系统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液压系统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液压系统图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速器和液压制动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它包括减速器1、连接在减速器1上的液压马达2和液压制动器3,液压制动器3安装在减速器1的输入轴与减速器1壳体之间,液压制动器3上设有与液压泵站油泵出油口相连的供油口,减速器1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液压马达2,各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轴向相连,它还包括有马达切换阀4,马达切换阀4上设有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接的两个液压接头,各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或一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直接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其它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全部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或一部分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其它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另一端轴向相连。实施例一,它包括两个液压马达2,如图2所示,两个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如图3所示,或一个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另一个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另一端轴向相连。如图4、图5所示,实施例一还包括有换向阀5、液压油泵6、油箱7和液压制动器溢流阀8,换向阀5上的两个的液压接头分别与液压油泵6的出油口和油箱7相连,液压油泵6的进油口通过滤油器9与油箱7相连,液压制动器溢流阀8的回油口与液压油泵6出油口和液压制动器3供油口相连、溢流口与油箱7相连;两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见图4两个液压马达2全部受马达切换阀4控制,马达切换阀4为二位八通手动阀或电磁阀),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两个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或一个液压马达2(高速液压马达)的两个液压接头直接与换向阀5相连(见图5该液压马达2不受马达切换阀4控制,马达切换阀4为二位四通手动阀或电磁阀)、另一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换向阀5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实施例二,它包括三个液压马达2,如图6所示,三个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如图7所示,或两个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另一个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另一端轴向相连。如图8、图9所示,实施例二还包括有换向阀5、液压油泵6、油箱7和液压制动器溢流阀8,换向阀5上的两个的液压接头分别与液压油泵6的出油口和油箱7相连,液压油泵6的进油口通过滤油器9与油箱7相连,液压制动器溢流阀8的回油口与液压油泵6出油口和液压制动器3供油口相连、溢流口与油箱7相连;三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见图8三个液压马达2全部受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它包括减速器(1)、连接在减速器(1)上的液压马达(2)和液压制动器(3),液压制动器(3)安装在减速器(1)的输入轴与减速器(1)壳体之间,液压制动器(3)上设有与液压泵站油泵出油口相连的供油口,其特征在于:减速器(1)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液压马达(2),各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轴向相连,它还包括有马达切换阀(4),马达切换阀(4)上设有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接的两个液压接头,各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或一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直接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其它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它包括减速器(1)、连接在减速器(1)上的液压马达(2)和液压制动器(3),液压制动器(3)安装在减速器(1)的输入轴与减速器(1)壳体之间,液压制动器(3)上设有与液压泵站油泵出油口相连的供油口,其特征在于:减速器(1)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液压马达(2),各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轴向相连,它还包括有马达切换阀(4),马达切换阀(4)上设有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接的两个液压接头,各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或一个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直接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其它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分别与设于马达切换阀(4)上的各液压马达接头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分别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马达切换阀(4)与液压系统换向阀(5)相连,在马达切换阀(4)切换到各液压马达(2)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该液压马达(2)的两个液压接头通过马达切换阀(4)直接相导通以保证不会对工作状态液压马达(2)形成阻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部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或一部分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一端轴向相连、其它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分别依次轴向相连并与减速器(1)输入轴的另一端轴向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转速液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架(10),固定架(10)包括有底板(101)和下边分别安装在底板(101)上的两块相平行立板(102),减速器(1)包括有连接盘(11)、内齿套(12)、齿轮输入轴(13)、星轮架(14)、若干个星轮(15)、若干个星轮轴(16)、左筒体(17)、右筒体(18)和端头轴(19),液压制动器(3)由碟簧(31)、活塞(32)、若干片内齿片(33)和若干片外齿片(34)构成,连接盘(11)的外端面安装在一块立板(102)朝向对侧立板(102)的板面上,齿轮输入轴(13)沿连接盘(11)的轴向套装在连接盘(11)的中心孔内与连接盘(11)转动配合,碟簧(31)套装在齿轮输入轴(13)外安装在连接盘(11)上的碟簧槽内,活塞(32)套装在齿轮输入轴(13)外、外端面与连接盘(11)和碟簧(31)相配合,内齿套(12)套装在活塞(32)外、外端面的外缘与连接盘(11)的外缘相配合并通过螺栓轴向相连,各内齿片(33)和外齿片(34)相互间隔开套装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运文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