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178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包括两个轮毂电机、轮辋、电机外壳、电机轴、三个制动器、行星机构等结构。所述轮辋通过螺栓与支撑在转子支架上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轮毂电机转子固定在转子支架上并通过轴承支撑在电机轴上,第一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其外壳上,制动盘安装在转子支架上;第二轮毂电机的定子安装在与电机轴固结与一起的定子支架上,第二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电机轴上,制动盘固定在第二轮毂电机外壳上。行星机构齿圈固定在第二轮毂电机外壳上。车轮制动器制动钳固定在第一轮毂电机外壳上,制动盘固定在行星架上。该系统通过双电机、制动器和行星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固定传动比传动和无级调速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客车用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
技术介绍
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越来越困扰着人类,汽车危机的排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汽车也将从历史的舞台中退去。轮毂电机直接驱动系统结构型式日益成为发展方向,轮毂电机成为了电动汽车领域的研究重点。对于电动大客车,根据轮毂电机特性很难满足电机对转速和转矩的要求,需要设计减速器来满足车辆的性能要求。客车对于驱动功率和转矩的要求较高,而轮毂电机的性能因车轮结构和安装尺寸的限制而很难满足客车运行对动力源的需求,因此,考虑采用动力耦合装置将两个轮毂电机的动力进行耦合,满足客车对动力性能的需求;而通过对其在车辆不同工况下进行单独运行或者共同运行的输出特性的合理分配,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驱动效率,改善系统的经济性,还可以实现动力传动系统连续速比可调功能。目前,对于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并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本专利技术旨在充分利用电动客车双轮胎内空间的基础上,布置双轮毂电机、行星机构减速器和制动器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主要包括:两个轮毂电机、轮辋、电机外壳、电机轴、三个制动器、行星机构等结构,主要特征是:所述轮辋通过螺栓与支撑在转子支架上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轮毂电机转子固定在转子支架上并通过轴承支撑在电机轴上,第一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其外壳上,制动盘安装在转子支架上;第二轮毂电机的定子安装在与电机轴固结与一起的定子支架上,第二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电机轴上,制动盘固定在第二轮毂电机外壳上。行星机构齿圈固定在第二轮毂电机外壳上。车轮制动器制动钳固定在第一轮毂电机外壳上,制动盘固定在行星架上。该系统通过双电机、制动器和行星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固定传动比传动和无级...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主要包括:两个轮毂电机、轮辋、电机外壳、电机轴、三个制动器、行星机构等结构,主要特征是:所述轮辋通过螺栓与支撑在转子支架上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轮毂电机转子固定在转子支架上并通过轴承支撑在电机轴上,第一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其外壳上,制动盘安装在转子支架上;第二轮毂电机的定子安装在与电机轴固结与一起的定子支架上,第二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电机轴上,制动盘固定在第二轮毂电机外壳上。行星机构齿圈固定在第二轮毂电机外壳上。车轮制动器制动钳固定在第一轮毂电机外壳上,制动盘固定在行星架上。该系统通过双电机、制动器和行星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固定传动比传动和无级调速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的类型可以为永磁同步、开关磁阻、交流感应等励磁方式的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用双电机驱动电动轮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迪吴延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