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仕平专利>正文

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64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缠绕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升降线性模组的滑块上固定有卷膜放卷结构;第一连杆机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连杆机构相固定连接;转轴从上至下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第二连杆机构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摆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卷膜固定在卷膜放卷结构上;通过移动缠绕机,使待缠绕的货物位于转轴的正下方,启动摆头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运动,使升降线性模组绕转轴转动,使货物缠绕上薄膜;在不用搬动货物的情况下对货物进行缠膜,极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Swinging head mechanism of w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nd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winding machine head swinging mechanism, a film unreeling structure fixed slider lifting linear module; a bearing fix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 outer ring of the bea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shaft from top to bottom is fixed on the insert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the side wa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linear module of second bar linkage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fixed with a driving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driven gear. When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lm is fixed on the roll film unwinding structure; by moving the winding machine, until the goods are located below the winding shaft, start swinging drive motor,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drives the rotating shaft to make the lifting movement, linear modules around the shaft to rotate, the goods on the film winding don't move; in the case of goods for goods around the film,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
本技术涉及缠绕机
,特别涉及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
技术介绍
货物在转移运输过程中需要在其外围用薄膜缠绕,通过薄膜缠绕保护货物不松散掉落。在货物上缠绕薄膜需要缠绕机,薄膜缠绕机缠绕均匀,而且对货物包裹质量好,但现今的薄膜缠绕一般需要把货物板上回转台上,进行缠膜,缠膜后又要重新把货物搬离回转台,操作繁琐,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故有必要对现有缠绕机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它包括有支撑杆、转轴、升降线性模组、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升降线性模组的滑块上固定有卷膜放卷结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一端与支撑杆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连杆机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从上至下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机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固定有摆头驱动电机;所述摆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底板;所述升降线性模组的底部设置有模组底板;所述支撑杆底板的底部和模组底板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螺母、第二导向轴和第二导向管;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在升降线性模组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轴与第二导向管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管一端与转轴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一端插入到第二导向管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轴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导向管的外壁;所述第二丝杆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与第二螺母相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由第一导向轴、第一螺母、第一丝杆、第一电机和第一导向管组成;所述摆头驱动电机和轴承均固定在第一导向管上;所述第一导向管与第一导向轴相匹配;所述第一导向轴插入到第一导向管内;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导向管的外壁;所述第一丝杆一端与第一电机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与第一螺母相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为刹车万向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升降线性模组的滑块上固定有卷膜放卷结构;第一连杆机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连杆机构相固定连接;转轴从上至下插入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转轴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机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机构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摆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底板;升降线性模组的底部设置有模组底板。在使用本技术时,卷膜固定在卷膜放卷结构上;通过移动缠绕机,使待缠绕的货物位于转轴的正下方,启动摆头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运动,使升降线性模组绕转轴转动,使货物缠绕上薄膜;在不用搬动货物的情况下对货物进行缠膜,极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万向轮;2、支撑杆;201、支撑杆底板;3、第一导向轴;4、第一螺母;5、第一丝杆;6、第一电机;7、摆头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9、转轴;10、从动齿轮;11、轴承;12、第一导向管;13、第二电机;14、第二丝杆;15、第二螺母;16、第二导向轴;17、第二导向管;18、升降线性模组;1801、模组底板;19、卷膜放卷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它包括有支撑杆2、转轴9、升降线性模组18、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升降线性模组18的滑块上固定有卷膜放卷结构19;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一端与支撑杆2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外圈与第一连杆机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从上至下插入固定在轴承11的内圈中;所述转轴9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10;所述转轴9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机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18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固定有摆头驱动电机7;所述摆头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与从动齿轮10相啮合的主动齿轮8;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底板201;所述升降线性模组18的底部设置有模组底板1801;所述支撑杆底板201的底部和模组底板1801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1;卷膜固定在卷膜放卷结构19上;通过移动缠绕机,使待缠绕的货物位于转轴9的正下方,启动摆头驱动电机7,通过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带动转轴9运动,使升降线性模组18绕转轴9转动,使货物缠绕上薄膜;在不用搬动货物的情况下对货物进行缠膜,极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13、第二丝杆14、第二螺母15、第二导向轴16和第二导向管17;所述第二螺母15固定在升降线性模组18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轴16与第二导向管17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管17一端与转轴9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16一端插入到第二导向管17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轴16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18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3固定在第二导向管17的外壁;所述第二丝杆14一端与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4另一端与第二螺母15相螺纹连接;根据货物的占地半径,启动第二电机13进行调整第二导向轴16与第二导向管17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升降线性模组18的回转半径;使缠绕机适合更多种规格的货物;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由第一导向轴3、第一螺母4、第一丝杆5、第一电机6和第一导向管12组成;所述摆头驱动电机7和轴承11均固定在第一导向管12上;所述第一导向管12与第一导向轴3相匹配;所述第一导向轴3插入到第一导向管12内;所述第一螺母4固定在支撑杆2上;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在第一导向管12的外壁;所述第一丝杆5一端与第一电机6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另一端与第一螺母4相螺纹连接;在缠绕机不工作的时候,通过第一电机6驱动,使第一导向轴3往第一导向管12插入,减少缠绕机的占地面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万向轮1为刹车万向轮;刹车万向轮使支撑杆底板201固定,防止缠绕机工作时,支撑杆2移动,而影响缠膜的质量。在使用本技术时,卷膜固定在卷膜放卷结构上;根据货物的占地半径,启动第二电机进行调整第二导向轴与第二导向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升降线性模组的回转半径;通过移动缠绕机,使待缠绕的货物位于转轴的正下方,启动摆头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运动,使升降线性模组绕转轴转动,使货物缠绕上薄膜;在不用搬动货物的情况下对货物进行缠膜,极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车万向轮使支撑杆底板固定,防止缠绕机工作时,支撑杆移动,而影响缠膜的质量;在缠绕机不工作的时候,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使第一导向轴往第一导向管插入,减少缠绕机的占地面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它包括有升降线性模组(18);所述升降线性模组(18)的滑块上固定有卷膜放卷结构(19);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支撑杆(2)、转轴(9)、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一端与支撑杆(2)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外圈与第一连杆机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从上至下插入固定在轴承(11)的内圈中;所述转轴(9)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10);所述转轴(9)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机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18)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固定有摆头驱动电机(7);所述摆头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与从动齿轮(10)相啮合的主动齿轮(8);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底板(201);所述升降线性模组(18)的底部设置有模组底板(1801);所述支撑杆底板(201)的底部和模组底板(1801)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它包括有升降线性模组(18);所述升降线性模组(18)的滑块上固定有卷膜放卷结构(19);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支撑杆(2)、转轴(9)、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一端与支撑杆(2)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外圈与第一连杆机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从上至下插入固定在轴承(11)的内圈中;所述转轴(9)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10);所述转轴(9)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机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另一端与升降线性模组(18)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固定有摆头驱动电机(7);所述摆头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与从动齿轮(10)相啮合的主动齿轮(8);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底板(201);所述升降线性模组(18)的底部设置有模组底板(1801);所述支撑杆底板(201)的底部和模组底板(1801)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机摆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13)、第二丝杆(14)、第二螺母(15)、第二导向轴(1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仕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