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651341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线芯套入到第一热缩管中;B、将线芯以及第一热缩套入到第二热缩管中;C、将导丝送入到加热设备中加热;D、冷却后将第二热缩管剥离,完成生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设备,包括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前端设有送料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设有冷却风机,所所述冷却风机后端设有出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两层热缩管进行导丝的加工成型,不仅使得内层热缩管的外表面光滑,而且在外层热缩管的定型下,内层热缩管的尺寸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丝的加工方法及设备,特别医疗上用的导丝的成型方法与设备。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通过一系列介入器材与现代数字造影设备结合进行血管内的操作。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一种介入导管,俗称泥鳅导丝,其是最常用的介入器材之一,泥鳅导丝在导管的配合下可以进入到不同部位的血管,在微创治疗中运用十分广泛。泥鳅导丝即是一种采用超弹性镍钛合金材料制成,表面涂覆有超滑亲水涂层的超滑导丝,其具有优异的顺滑性、卓越的扭控性、良好的支撑力与柔软性,可使导丝深入到任何病变部位。生产泥鳅导丝,关键在于涂覆工序,而现有常见的在钢丝上涂覆技术为刮涂、浸涂和喷涂。这几种比较适合在钢丝上涂覆比较薄的涂层,而泥鳅导丝芯丝上附着的涂层单边厚度大于0.20毫米,而且带磨削锥度的钢丝要求磨削段的涂层厚度和主体直径涂层厚度不同,要比主体直径涂层要厚,因此这几种涂覆方式都很难达到要求。虽然现有技术中又有一种通过共挤注塑的成型方法,虽然能加工出层厚较大的泥鳅导丝,但是成型后的导丝表面不是很光滑,影响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生产出产品性能更好的泥鳅导丝的加工方法以及对应的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线芯套入到第一热缩管中;B、将线芯以及第一热缩套入到第二热缩管中;C、将导丝送入到加热设备中加热;D、冷却后将第二热缩管剥离,完成生产;所述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所述步骤C中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低于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缩管采用的是PU材料,所述第二热缩管采用的是PTFE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C中,将导丝放入到铍铜管中加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加热完后,将导丝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设备,包括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前端设有送料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设有冷却风机,所所述冷却风机后端设有出料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铍铜管,所述铍铜管的外周覆盖有多个加热线圈,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温控箱,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铍铜管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箱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传送皮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铍铜管的内端面镀了有防氧化涂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线圈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线圈均匀地分布在铍铜管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两层热缩管进行导丝的加工成型,利用外层的热缩管间接加热内层的热缩管,使得内层的热缩管融化并与线芯紧密连接一起,利用外层的热缩管对内层的热缩管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使得内层热缩管的外表面光滑,而且在外层热缩管的定型下,内层热缩管的尺寸更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线芯套入到第一热缩管中;B、将线芯以及第一热缩套入到第二热缩管中;C、将导丝送入到加热设备中加热;D、冷却后将第二热缩管剥离,完成生产,为了方便对第二热缩管进行剥离,可以在第二热缩管的表面加工出切痕等的方式;所述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所述步骤C中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低于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第一热缩管即为导丝的表层,利用第二热缩管作为外层热缩管进行间接加热,巧妙地利用了第二热缩管的内径尺寸对第一热缩管进行成型。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热缩管采用的是PU材料,所述第二热缩管采用的是PTFE材料。PTFE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熔点大概在327℃左右,而PU的熔点大概是在180-210℃左右,因此,在加热的时候,温度范围可以控制在250℃左右,使得内层的第一热缩管融化,与线芯进行紧密连接,同时第一热缩管的外形尺寸收到第二热缩管的内径所限定,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光滑,而且尺寸稳定。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将导丝放入到铍铜管中加热。利用铍铜管加热,使得加热更加均匀,成型效果更好。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加热完后,将导丝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设备,包括有加热装置1,所述加热装置1的前端设有送料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1的后端设有冷却风机3,所所述冷却风机3后端设有出料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1包括有铍铜管11,所述铍铜管11的外周覆盖有多个加热线圈12,所述加热装置1还包括有控制机构13,所述控制机构13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温控箱,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铍铜管11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箱电连接。加工的时候,利用送料装置以及控制机构,可以使得导丝的成型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送料装置2包括有传送皮带。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铍铜管11的内端面镀了有防氧化涂层。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线圈12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线圈均匀地分布在铍铜管11外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及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线芯套入到第一热缩管中;B、将线芯以及第一热缩套入到第二热缩管中;C、将导丝送入到加热设备中加热;D、冷却后将第二热缩管剥离,完成生产;所述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所述步骤C中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低于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线芯套入到第一热缩管中;B、将线芯以及第一热缩套入到第二热缩管中;C、将导丝送入到加热设备中加热;D、冷却后将第二热缩管剥离,完成生产;所述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所述步骤C中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一热缩管的熔点温度,低于第二热缩管的熔点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缩管采用的是PU材料,所述第二热缩管采用的是PTFE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导丝放入到铍铜管中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完后,将导丝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5.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介入治疗导丝的成型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龙李柏耀陈希福叶晓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迪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