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97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杨水提物75‑90、硝酸钠3‑8、碳酸钠3‑5和絮凝剂3‑5,且所述抑制剂的pH值为8.5。其主要成分由黄杨的叶片中提取得到,成本低、见效快,抑制铜绿微囊藻效果明显,同时不污染水体,安全环保。同时,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中,仅需对黄杨的叶片进行干燥、粉碎并浸提,然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大规模量化生产并使用,另外,通过在抑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成分,在能够提高所述抑制剂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水质的杀菌和净化。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hibitor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governance, mainl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Huang Yang water extract 75 90, 8, 3 sodium nitrate sodium carbonate 3 5 and 3 5 flocculant, and the inhibitor of pH value is 8.5. The main ingredient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leaves of Euonymus japonicus, which has low cost and quick effect. The effect of inhibit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s obvious, and it does not pollute the water body, and it is safe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for inhibitor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governance, drying, crushing and leaching only leaves on the box, and then mixed with other raw materia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grasp,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use,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by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the inhibitor in the can improv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inhibitor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achieve steril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藻类抑制剂的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改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人工湖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首要选择。但修建人工湖后,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过量繁殖,水质恶化,发生“水华”,不仅起不到美化生活的作用,反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华藻类如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viridis)、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鱼腥藻(Anabaena)、念珠藻(Nostoc)、颤藻(Oscillatoria)等还可产生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MC)是一类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素,具有肝毒性,能导致动物和人的急性中毒,长期接触则会诱发肝癌、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微囊藻及其毒素是目前主要研究对象。可见,对城市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倾向或潜在趋势既有研究的紧迫性,又有必要性。溶藻微生物是对水体里的藻类具有抑制或致死作用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在自然环境中大量存在,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或杀死藻类,从而溶解藻细胞。定义通过研究微囊藻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不但可以掌握微囊藻及其毒素在水体中的变化规律,对水质安全性进行正确评价,还可以分离出高效降解菌用于微囊藻污染的治理。微生物降解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强、治理周期短、利于生态修复等优点,目前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水体中微囊藻去除的一个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主要成分由黄杨的叶片中提取得到,成本低、见效快,抑制铜绿微囊藻效果明显,同时不污染水体,安全环保。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仅需对黄杨的叶片进行干燥、粉碎并浸提,然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大规模量化生产并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通过在抑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成分,在能够提高所述抑制剂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水质的杀菌和净化。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杨水提物75-90、硝酸钠3-8、碳酸钠3-5和絮凝剂3-5,且所述抑制剂的pH值为8.5。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中,还包括20-30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得到:蒲公英25-35、紫花地丁15-25、半边莲15-25、白毛夏枯草10-20、苦楝皮5-15、益母草25-35、百部10-20、淫羊藿15-25、兰草10-20、青蒿15-25、狗舌草15-25、地肤子10-20以及车前草15-25。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中,所述絮凝剂为丙烯胱胺、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天然有机酸及丙烯酰胺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摘取黄杨的叶片洗净后烘干至含水量为5-8%,并将烘干后的叶片粉碎至50-100目,得到黄杨叶片粉末;步骤2、取黄杨叶片粉末5-10重量份加入500-1000重量份的无菌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并加热至沸腾1h后,抽滤取上清液,得到叶片粗提液;步骤3、在所述叶片粗提液中加入0.08-0.3重量份的碳酸钠,搅拌均匀后将沉淀物滤除,得到二级叶片粗提液;步骤4、在所述二级叶片粗提液中加入0.1-0.4重量份的硝酸钠和0.08-0.3重量份的絮凝剂,搅拌至硝酸钠和絮凝剂完全溶解,并调节pH值为8.5,得到三级叶片粗提液;步骤5、将所述三级叶片粗提液经115-125℃高温灭菌20min,冷却至4℃保存,即得所述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摘取黄杨的叶片洗净后烘干至含水量为5-8%,并将烘干后的叶片粉碎至50-100目,得到黄杨叶片粉末;步骤2、将重量份分别为蒲公英30、紫花地丁20、半边莲20、白毛夏枯草15、苦楝皮10、益母草30、百部15、淫羊藿20、兰草15、青蒿20、狗舌草20、地肤子15以及车前草20的中药混合后粉碎至50-100目,得到辅料粉末;步骤3、取黄杨叶片粉末5-10重量份和辅料粉末1-2重量份加入500-1000重量份的无菌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并加热至沸腾1h后,抽滤取上清液,得到叶片粗提液;步骤4、在所述叶片粗提液中加入0.08-0.3重量份的碳酸钠,搅拌均匀后将沉淀物滤除,得到二级叶片粗提液;步骤5、在所述二级叶片粗提液中加入0.1-0.4重量份的硝酸钠和0.08-0.3重量份的絮凝剂,搅拌至硝酸钠和絮凝剂完全溶解,并调节pH值为8.5,得到三级叶片粗提液;步骤6、将所述三级叶片粗提液经115-125℃高温灭菌20min,冷却至4℃保存,即得所述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抑制剂加入铜绿微囊藻藻液中,所述抑制剂与铜绿微囊藻藻液的用量配比为1-5mL:1L。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使用方法中,将所述抑制剂在铜绿微囊藻生长至对数期时开始投放,投放量为0.3-0.48mL/L,投放周期为7d。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湖边选取80中常见植物,如黄杨、广玉兰、山桃、洋槐等,对其叶片进行提取,并对其提取液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添加至铜绿微囊藻藻液中,并在0天、4天和7天时对藻液中叶绿素-a、丙二醛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这三个代表藻类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进行分别测量,由测量结果比对发现,湖边常见植物中广玉兰、龙抓槐以及黄杨叶片提取液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一般不高于85%。另进行实验发现抑制剂的pH值、硝酸钠的含量以及氯化钙的含量均对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存在影响,因而通过调节抑制剂的pH值,并在上述植物提取液中加入硝酸钠和碳酸钠后,在铜绿微囊藻藻液中进行实验,发现在加入上述化学剂后,黄杨水提物制成的抑制剂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因而选用了黄杨水提物、硝酸钠和碳酸钠的定量组分混合制成铜绿微囊藻的抑制剂,且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在第7天时达到了98.9%。且黄杨为常见绿植,使得采用黄杨水提物制成的铜绿微囊藻抑制剂成本低廉,适宜大规模推广生产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植物提取液制成的抑制剂添加至微囊藻藻液后对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图;图2为不同植物提取液制成的抑制剂添加至微囊藻藻液后对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图;图3为不同植物提取液制成的抑制剂添加至微囊藻藻液后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在不同pH值下的溶藻效果图;图5为添加硝酸钠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抑制剂的溶藻效果图;图6为氯化钙对溶藻效果的影响的柱状图;图7为实施例1和2溶藻效果的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201710552163.html" title="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杨水提物75‑90、硝酸钠3‑8、碳酸钠3‑5和絮凝剂3‑5,且所述抑制剂的pH值为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杨水提物75-90、硝酸钠3-8、碳酸钠3-5和絮凝剂3-5,且所述抑制剂的pH值为8.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其中,还包括20-30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得到:蒲公英25-35、紫花地丁15-25、半边莲15-25、白毛夏枯草10-20、苦楝皮5-15、益母草25-35、百部10-20、淫羊藿15-25、兰草10-20、青蒿15-25、狗舌草15-25、地肤子10-20以及车前草15-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其中,所述絮凝剂为丙烯胱胺、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天然有机酸及丙烯酰胺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绿微囊藻治理的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摘取黄杨的叶片洗净后烘干至含水量为5-8%,并将烘干后的叶片粉碎至50-100目,得到黄杨叶片粉末;步骤2、取黄杨叶片粉末5-10重量份加入500-1000重量份的无菌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并加热至沸腾1h后,抽滤取上清液,得到叶片粗提液;步骤3、在所述叶片粗提液中加入0.08-0.3重量份的碳酸钠,搅拌均匀后将沉淀物滤除,得到二级叶片粗提液;步骤4、在所述二级叶片粗提液中加入0.1-0.4重量份的硝酸钠和0.08-0.3重量份的絮凝剂,搅拌至硝酸钠和絮凝剂完全溶解,并调节pH值为8.5,得到三级叶片粗提液;步骤5、将所述三级叶片粗提液经115-125℃高温灭菌20min,冷却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梅熊亚南章广玲侯晓丽孔艺璇张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