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552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柠檬酸为螯合剂,以氢氧化锂、氟化锂、醋酸锰和掺杂离子的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钴、铝的含量和煅烧温度,制备形貌规整和性能优良(尤其是高温循环性能)的共掺杂钴和铝两种金属离子的含氟富锂锰酸锂基正极材料。该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具有削掉顶点的八面体结构形貌、倍率性能优良和高温长寿命的特征。该材料在2 C和5 C倍率(55℃)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其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16.9 mAh/g和112.6 mAh/g;在2 C和5 C充/放电倍率下,55℃循环800次,容量保持率都达到72%以上。

A long-life lithium manganate cathode material with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ng-life lithium manganate cathode material with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method using citric acid as a chelating agent with metal salts, lithium hydroxide, lithium fluoride, manganese acetate and doping ions as raw materials by sol gel method, the content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cobalt and aluminum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in the preparation of regular morphology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especially high temperature cycle performance of fluorine rich) lithium lithium manganese based cathode materials containing Co doped cobalt and aluminum two metal ions. The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based cathode materia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 surface structure, high rate perform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long life. The material in the 2 C and 5 C rate (55 C) of the charge / discharge test,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reached 116.9 mAh/g and 112.6 mAh/g; in 2 C and 5 C charge / discharge rate under 55 DEG C to 800 cycles,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is above 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放电平台较高、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和易合成及具有三维通道等优点,适用于混合电动汽车及纯电动等领域。然而,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高温循环性能较差,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影响锰酸锂高温循环性能比较差的原因主要是姜-泰勒效应,锰离子的溶解,电解液的分解以及高温煅烧导致的氧缺陷。因此,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提高锰酸锂的高温性能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锰酸锂高温容量的衰减,近年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性方法,如引入离子掺杂、采用表面包覆及改善电解液等。通过包覆能够改善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但是在包覆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材料的一致均匀性,并且过程繁琐,不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通过离子掺杂能够有效稳定MnO6八面体结构和抑制姜-泰勒效应。阳离子的掺杂是掺杂一些跟锰离子半径相差不大的过渡金属元素如Al、Co、Fe、Mg等,单一阳离子的掺杂能改善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但是减少了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阴离子的掺杂是掺杂一些非过渡金属元素如F、S、Cl等,单一阴离子的掺杂能够提高锰酸锂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但是对锰酸锂的循环性能改善并不明显。通过二元或多元离子的掺杂能够抵消单一离子掺杂存在的缺点,改善了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初始放电比容量。如Ding等通过自模板法合成Al掺杂的LiAl0.1Mn1.9O4材料,在5C倍率,55℃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仅为90mAh/g,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仅为80%(J.Phys.Chem.C,2011,115:9821-9825),Zhao等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Mn1.9Co0.1O4材料,在常温0.1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3mAh/g,然而,循环20圈后,容量保持率仅为91.9%(J.AlloyCompd.,2009,474:473-476)。Kang等通过固相法制备了Al和F共掺杂的Li1.05Al0.1Mn1.85O3.9F0.1材料,该材料在20mAh/g的电流密度下,55℃循环50圈容量保持率为99%(J.PowerSources,2005,146:237-240),然而,该材料比容量很低(在20mAh/g的电流密度下,仅表现出103mAh/g的比容量)。Zhang等通过固相法合成了Co-Al共掺的锰酸锂材料,在2C倍率,55℃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9mAh/g,循环180圈后,容量保持率仅为76.9%(Phys.Chem.Chem.Phys.,2016,18:6893--6900)。基于此,单一阴离子或阳离子掺杂很难同时提高锰酸锂基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初始放电比容量,通过多种离子的协同作用有望能够改善锰酸锂的高温循环性能和比容量,另外,材料特定形貌对循环和倍率性能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NanoLett.,2012,12:6358-6365)。因此,通过掺杂多种离子并形成特定形貌的协同作用,为改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该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具有规整且削掉顶点的八面体结构,能改善锰酸锂基正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振实密度大,比容量较高,倍率性能优良和高温循环性能优异,是一种结构稳定、安全性能好的长寿命高功率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的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柠檬酸为螯合剂,以氢氧化锂、氟化锂、醋酸锰和掺杂离子的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并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钴、铝的含量及煅烧温度,制备形貌规整和性能优良(尤其是高温循环性能)的高性能的锰酸锂基正极材料,有效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理想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掺杂改性锰酸锂性能的方法,但是所获得材料在同时改善高温循环性能及提升比容量方面并不明显,而本专利技术获得的锰酸锂基正极材料能有效同时改善高温循环性能及提升比容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为共掺杂钴和铝两种金属离子的含氟富锂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1.05Mn1.85Al0.05Co0.05O3.9F0.1(简称LAMCOF);材料的特定形貌为规整的、削掉顶点的八面体结构。制备所述的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氢氧化锂(LiOH∙H2O)、氟化锂(LiF)和柠檬酸溶于水中,并水浴加热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醋酸锰(Mn(CH3COO)2·4H2O)和掺杂离子的金属盐,溶解得到混合液;(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调节pH后,搅拌条件下进行加热,使水分蒸发,得到溶胶;将得到的溶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干凝胶研磨后置于空气气氛中煅烧,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的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掺杂离子的金属盐为硝酸钴(Co(NO3)3·6H2O)和Al(NO3)3·9H2O。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锂、氟化锂、醋酸锰和掺杂离子的金属盐的量按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添加。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为螯合剂,所述柠檬酸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1。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50℃。进一步地,步骤(2)中,滴加氨水调节pH值至7.0。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加热是升温至85℃后保温10h。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在110℃干燥12h。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煅烧是以升温速率5℃/min升温至750℃后保温12h。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冷却是以1℃/min的降温速率将煅烧后的产物冷却至600℃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可使原料各组分达到原子级的均匀混合,化学计量比精确可控,热处理时间显著缩短;(2)本专利技术方法合成掺杂的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具有特定化学组成,通过煅烧温度的控制能有效得到锰酸锂基材料的特定形貌,从而有效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操作流程简单;(3)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比容量、高温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其中,典型的材料LAMCOF在1C、2C和5C倍率(55℃)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其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18mAh/g、116.9mAh/g和112.6mAh/g,2C、5C倍率下循环800圈(55℃)后,容量保持率都达到72%以上,是理想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4)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对实验环境无特殊要求,适于扩大再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制备的材料LMCOF和LAMOF在55℃和2C倍率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图;图2为实施例3中制备的材料LAMCOF在55℃和2C倍率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图;图3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共掺杂钴和铝两种金属离子的含氟富锂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1.05Mn1.85Al0.05Co 0.05O3.9F0.1;材料的特定形貌为规整的、削掉顶点的八面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共掺杂钴和铝两种金属离子的含氟富锂锰酸锂基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1.05Mn1.85Al0.05Co0.05O3.9F0.1;材料的特定形貌为规整的、削掉顶点的八面体结构。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氢氧化锂、氟化锂和柠檬酸溶于水中,并水浴加热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醋酸锰和掺杂离子的金属盐,溶解得到混合液;(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调节pH后,搅拌条件下进行加热,使水分蒸发,得到溶胶;将得到的溶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干凝胶研磨后置于空气气氛中煅烧,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的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掺杂离子的金属盐为硝酸铝和硝酸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定组成和形貌特征的长寿命锰酸锂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锂、氟化锂、醋酸锰和掺杂离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远富杨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