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48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与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插入安装块的一侧,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底部与缓冲气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板、连杆、缓冲气垫和弹簧的配合,当电机启动而发生振动时,会导致固定环带动升降板进行上下移动,当升降板上下移动时,会配合弹簧和滑块对其进行一次减震,通过弹簧的弹性来消除电机的振动,达到了使电机的振动无法之间传递到机械上,从而对机械进行保护,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Motor shell with shock absorptio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shell with shock-absorbing function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surface is sheathed with a fixing ring, and the top and bottom lifting plate of the fixing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insertion side mounting block th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and the air cushion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With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air cushion and the spring, when the motor is started and vibration happens, will cause the fixed ring to the lifting plate to move up and down when moving on the lifting plate, with spring and sliding a shock to it, to eliminate the vibration of the motor. The elasticity of the spring, to make the vibration of the motor cannot be passed between to the machine, thereby protecting the machiner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machinery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的底部都会设置一个用于固定和安装电机用的机座,从而防止电机在工作的时候发生偏移,但是目前的电机机座都只具备固定的功能,减震功能差,导致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机械上,从而导致机械在工作时产生振动,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目前的电机机座都只具备固定的功能,减震功能差,导致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机械上,从而导致机械在工作时产生振动,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与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插入安装块的一侧,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底部与缓冲气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气垫的顶部与弹簧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垫的顶部与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块的另一侧与连杆插入滑槽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并且位于滑槽的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压块的底部铰接,所述凹槽的顶部并且位于远离滑动板的一侧插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远离凹槽的一侧插入缓冲气垫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环对称设置在壳体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块对称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正面和背面。优选的,所述滑动板靠近凹槽槽底的一侧与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连杆的一侧的底部与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顶部和底部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和安装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板、连杆、缓冲气垫和弹簧的配合,当电机启动而发生振动时,会导致固定环带动升降板进行上下移动,当升降板上下移动时,会配合弹簧和滑块对其进行一次减震,通过弹簧的弹性来消除电机的振动,达到了使电机的振动无法之间传递到机械上,从而对机械进行保护,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压块、活塞、铰接杆和滑动板的配合,当连杆的底部与压块的顶部接触时,连杆继续向下移动会挤压压块,使压块向下移动,当压块向下移动时,会使铰接杆进行转动,当铰接杆转动时,会推动滑动板和活塞箱凹槽的槽底进行移动,当活塞移动时推动气体向缓冲气垫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使缓冲气垫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达到了二次减震的效果,使减震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杆与安装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固定环、3升降板、4连杆、5安装块、6滑槽、7缓冲气垫、8弹簧垫、9弹簧、10滑块、11凹槽、12滑动板、13铰接杆、14压块、15导管、16活塞、17安装板、18螺纹孔、1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壳体1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2,固定环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环2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表面,固定环2的底部与升降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板3呈三角形,且升降板3的顶部开设有弧形的开口从而使其与固定环2进行固定连接,升降板3的底部与连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4的一端插入安装块5的一侧,固定块远离连杆4的一侧的底部与安装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板16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16顶部和底部的螺纹孔17,固定块和安装板1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9,橡胶垫19具有弹性,可以抵消电机轻微的振动,安装块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块5对称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正面和背面,通过设置两个安装块5,从而使电机安装更加的稳固,安装块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壁底部与缓冲气垫7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气垫7的顶部与弹簧垫8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垫8的顶部与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垫8用来固定弹簧9,并且弹簧垫8采用海绵制作,弹簧9的顶部与滑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10的一侧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块10的另一侧与连杆4插入滑槽6中的一端固定连接,当电机发生振动时,会上下晃动,从而使固定环2带动升降板3进行上下移动,当升降板3上下移动时会使连杆4进行上下移动,当连杆4进行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滑块10在滑槽6的内部进行上下的滑动,当滑块10滑动时,会通过弹簧9的弹性来消除电机产生的振动,达到一次减震。安装块5的一侧并且位于滑槽6的下方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动板12,滑动板12靠近凹槽11槽底的一侧与活塞16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活塞16来提高密封性,从而防止发生漏气的情况,滑动板12的一侧与铰接杆13的一端铰接,铰接杆13远离滑动板12的一端与压块14的底部铰接,凹槽11的顶部并且位于远离滑动板12的一侧插接有导管15,导管15的远离凹槽11的一侧插入缓冲气垫7的内部,当连杆4的底部与压块14的顶部接触时,连杆4继续向下移动会挤压压块14,使压块14向下移动,当压块14向下移动时,会使铰接杆13进行转动,当铰接杆13转动时,会推动滑动板12和活塞16箱凹槽11的槽底进行移动,当活塞16移动时推动气体向缓冲气垫7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使缓冲气垫7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达到了二次减震的效果。使用时,当电机发生振动时,会上下晃动,从而使固定环2带动升降板3进行上下移动,当升降板3上下移动时会使连杆4进行上下移动,当连杆4进行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滑块10在滑槽6的内部进行上下的滑动,当滑块10滑动时,会通过弹簧9的弹性来消除电机产生的振动,达到一次减震,并且当连杆4的底部与压块14的顶部接触时,连杆4继续向下移动会挤压压块14,使压块14向下移动,当压块14向下移动时,会使铰接杆13进行转动,当铰接杆13转动时,会推动滑动板12和活塞16箱凹槽11的槽底进行移动,当活塞16移动时推动气体向缓冲气垫7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使缓冲气垫7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达到了二次减震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板3、连杆4、缓冲气垫7和弹簧9的配合,当电机启动而发生振动时,会导致固定环2带动升降板3进行上下移动,当升降板3上下移动时,会配合弹簧9和滑块10对其进行一次减震,通过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的底部与升降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3)的底部与连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的一端插入安装块(5)的一侧,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壁底部与缓冲气垫(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气垫(7)的顶部与弹簧垫(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垫(8)的顶部与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的顶部与滑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的一侧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块(10)的另一侧与连杆(4)插入滑槽(6)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并且位于滑槽(6)的下方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动板(12),所述滑动板(12)的一侧与铰接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13)远离滑动板(12)的一端与压块(14)的底部铰接,所述凹槽(11)的顶部并且位于远离滑动板(12)的一侧插接有导管(15),所述导管(15)的远离凹槽(11)的一侧插入缓冲气垫(7)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的底部与升降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3)的底部与连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的一端插入安装块(5)的一侧,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壁底部与缓冲气垫(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气垫(7)的顶部与弹簧垫(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垫(8)的顶部与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的顶部与滑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的一侧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块(10)的另一侧与连杆(4)插入滑槽(6)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并且位于滑槽(6)的下方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动板(12),所述滑动板(12)的一侧与铰接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13)远离滑动板(12)的一端与压块(14)的底部铰接,所述凹槽(11)的顶部并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花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苒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