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286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施工方法是在表面使得自由端突出地以既定间隔设置多个金属凸起。然后,将多个金属凸起分别与多个金属托架进行焊接。然后,将多个金属托架与金属棒进行焊接,由此,将多个金属棒以既定间隔排列。然后,通过在多个金属棒分别焊接多个金属板而覆盖表面。最后,将填充材料向表面与多个金属板之间的空间部填充。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只通过焊接即可施工,因此,施工性优秀。并且,使用钛板材,因此,耐蚀性及耐久性优秀,容易操作。

Surface lin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surface lining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make the free end prominently set up a plurality of metal bulges at the fixed intervals on the surface. Then, a plurality of metal bulges are wel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etal brackets respectively. Then, a plurality of metal brackets are welded with the metal rods, so that the plurality of metal rods are arranged at definite intervals. Then, the surface is covered by a plurality of metal plates welded in a plurality of metal rods. Finally, the filling material is filled into the space part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multiple metal plates.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surface lining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can only be constructed by welding,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is excellent. And the use of titanium plate, therefore,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durability,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只通过焊接即可施工内衬构造物,而施工性及经济性优越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上下水及废水粪尿处理用水槽、水路或大容量罐类等由水泥形成的水处理设备,如果在水泥外壁面上发生的水密性的缺点,例如,龟裂、接缝部、模板拉杆部、麻子等不进行适当的维修及防水处理时,通过其渗透的水或药品可导致水泥内部的钢筋腐蚀。腐蚀的钢筋发生体积膨胀,使得龟裂更加扩张,导致表层剥离或剥落。如上述地,被损伤的水泥通过受损的部分发生更加严重的漏水流入和钢筋腐蚀现象,老化区域也继续扩大,最终,导致整体构造物的结构非常脆弱。从而,在水泥构造物的外壁施工内衬构造物,以提高耐久性。内衬施工方法有防水涂装方法、聚乙烯(PE)内衬方法、不锈钢(STS)内衬方法、陶瓷涂覆内衬方法或复合材质内衬方法等各种方法。作为以往的内衬构造物或施工方法,公开了登录专利第10-0976997号的利用钛板的构造物维修坚固方法、第10-1086815号的内衬材料及利用其的施工方法、第10-1139969号的水处理设备的构造物保护系统、第10-1321743号的水处理设备的构造物保护系统、第10-1536986号的水泥构造物防水内衬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等。在登录专利第10-1139969号中,将弯曲的板材的各个端部使用螺栓或焊接结合之后,将各个板材通过形成于中央的锚固螺栓固定在壁体。将各个板材先通过螺栓或焊接组装之后,使用锚固螺栓进行固定,因此,将巨大的组装板材移动,各个板材的对应的较多数量的锚固螺栓孔1:1对齐并拧紧锚固螺栓,存在较大难度,导致施工性降低。登录专利第10-1321743号是,将固定槽钢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构造物,在固定槽钢通过焊接或螺栓等与结合槽钢结合,并将板材通过结合螺栓与结合槽钢结合。需将四角板的四边都要紧密地用螺栓结合,必须使用由垂直及水平角方向延伸的结合槽钢。因此,耗费材料费用,施工期间延长,劳务费用增加,导致施工性及经济性降低。以往的不锈钢内衬方法是使用与内衬板材不同材质的焊接棒,因此,考虑到焊接部位的腐蚀等,主要使用螺栓结合方式。但,螺栓结合方式要现场作业人员用手动作业拧紧螺栓,而无法将所有的螺栓使用相同的力量拧紧,而存在拧紧程度的差异,从而,相对地松懈地拧紧的部分相比紧密地拧紧的部分,板材拧紧面翘起来,通过该翘起的地方,导致填充材料泄露,或施工后向填充空间泄露水或药品。因此,为了防止上述的翘起部分,需要在施工时谨慎注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只通过焊接施工内衬构造物,从而施工性及经济性优秀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钛板材和钛焊接棒焊接内衬板材,从而,耐蚀性较强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因使用钛板材相比不锈钢轻1/2左右,因此,容易搬运及操作,施工性优秀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因通过焊接结合板材,即使在垂直或水平支撑架中的某一个支撑架,而去除另一个,从而,能够节省原材料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只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制于如上涉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在应当理解未涉及的其他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内衬构造物,包括:与表面平衡地配置,并具有由第1方向延伸的焊接面,由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排列而固定在表面的多个金属棒;分别包括相对的第1边缘、第2边缘、第3边缘、第4边缘,在第4边缘形成有突出的后支撑板,第1边缘及第2边缘分别与多个金属水平棒中由上下邻接的一对金属棒的各个焊接面进行焊接,第3边缘与邻接于第3边缘的另一个的后支撑板进行焊接,所述后支撑板与邻接于第4边缘的又另一个的第3边缘进行焊接的方式覆盖所述表面的多个金属板;向表面与多个金属板之间的空间部填充的填充材料。从而,各个金属板的第1至第4边缘都通过焊接结合,而能够简单地施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多个金属板分别由钛板材、铝板材、涂覆金属板材或不锈钢板材等形成。尤其,最优选地,由0.22μm至30μm厚度的钛板材形成。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多个金属棒分别形成有用于使得填充材料通过的多个通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多个金属棒分别与在表面隔着既定间隔分别固定的多个金属托架中由第1方向排列的托架进行焊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多个金属托架分别与在壁体使得自由端突出地固定的金属凸起进行焊接,并形成有支撑金属棒的支撑板。在此,金属凸起均由锚固螺栓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多个金属托架的截面分别形成为字型,向字型的凹槽部插入金属棒进行焊接,在字型的垂直部形成有插入孔,在该插入孔插入金属凸起的自由端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多个金属框架的截面分别形成为L字型,在L字型的水平部支撑金属棒进行焊接,在L字型的垂直部形成有插入孔,在该插入孔插入金属凸起的自由端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多个金属棒的截面形成为字型,字型,字型,直角三角形中的某一个。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施工方法,在表面突出自由端地以既定间隔设置多个金属凸起。然后,将多个金属凸起分别与多个金属托架进行焊接。在此,向形成于金属托架的垂直部的插入孔插入对应的金属凸起的自由端,并使得托架的支撑板水平地维持而将垂直部与所述自由端进行焊接。在此,优选地,插入孔形成为长孔,而能够调整托架的高低。然后,通过在多个金属托架焊接金属棒而将多个金属棒以既定间隔进行排列。在此,各个金属棒在由第1方向排列的金属托架的支撑板上使得焊接面与表面平行地配置后,与金属托架的各个支撑板进行焊接。金属托架与金属棒的焊接过程中,可调整金属棒的前后方向的焊接位置。然后,将多个金属棒与多个金属板分别进行焊接而覆盖表面。在此,各个金属板与第1边缘和第2边缘邻接的一对金属棒的各个焊接面进行焊接,第3边缘与邻接的另一个金属板的第4边缘上形成的后支撑板进行焊接。最后,将填充材料向表面与多个金属板之间的空间部填充。在此,填充材料可为水泥浆(cementmilk)、水泥灰浆(cementmortar)或发泡性尿烷(urethane)。(三)有益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是只通过焊接进行施工,因此,施工性非常卓越。并且,使用钛板材,因此,耐蚀性及耐久性优秀,重量较轻,易于操作。只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限制于如上涉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领域的前提下应当理解在上面未涉及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附图;图2为用于说明图1的钛金属板(120)的附图;图3为图1的A-A线截面图;图4为图1的B-B线截面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金属棒(110)的优选另一实施例的附图;图6为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金属棒(110)的优选另一实施例的附图;图7为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金属棒(110)的优选另一实施例的附图;图8为用于说明将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棒(210A,210B,210C,210D)由纵向构成的表面内衬构造物的另一实施例的附图;图9为用于说明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表面内衬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金属棒(110),具有与表面(10)平衡地配置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焊接面,在所述表面上由第2方向排列固定;多个金属板(120),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第1边缘(120BBa)、第2边缘(120BBb)、第3边缘(120BBc)、第4边缘(120BBd),在所述第4边缘(120BBd)形成有突出的后支撑板(122BB);及填充材料(130),向所述表面(10)与所述多个金属板(120)之间的空间部填充,在所述多个金属棒(110)分别形成有用于使得所述填充材料(130)通过的多个通孔(116Bc),所述多个金属板(120)的各个第1边缘(120BBa)和第2边缘(120BBb)分别与在所述多个金属棒(110)中由上下邻接的一对金属棒的各个焊接面进行焊接,第3边缘(120BBc)与邻接于所述第3边缘(120BBc)的后支撑板(122BA)进行焊接,所述后支撑板(122BB)与邻接于第4边缘(120BBd)的另一金属板(120BC)的第3边缘进行焊接,通过上述方式覆盖所述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8 KR 10-2016-00866431.一种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金属棒(110),具有与表面(10)平衡地配置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焊接面,在所述表面上由第2方向排列固定;多个金属板(120),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第1边缘(120BBa)、第2边缘(120BBb)、第3边缘(120BBc)、第4边缘(120BBd),在所述第4边缘(120BBd)形成有突出的后支撑板(122BB);及填充材料(130),向所述表面(10)与所述多个金属板(120)之间的空间部填充,在所述多个金属棒(110)分别形成有用于使得所述填充材料(130)通过的多个通孔(116Bc),所述多个金属板(120)的各个第1边缘(120BBa)和第2边缘(120BBb)分别与在所述多个金属棒(110)中由上下邻接的一对金属棒的各个焊接面进行焊接,第3边缘(120BBc)与邻接于所述第3边缘(120BBc)的后支撑板(122BA)进行焊接,所述后支撑板(122BB)与邻接于第4边缘(120BBd)的另一金属板(120BC)的第3边缘进行焊接,通过上述方式覆盖所述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板(120)分别由钛板材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板材的厚度为0.2mm至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棒(110)分别与隔着既定间隔分别固定在所述表面的多个金属托架(114)中配置于相同线的金属托架(144BB)进行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托架(114BB)分别形成有垂直部(114BBa)和水平部(114BBb),在所述垂直部(114BBa)形成有插入孔(114BBc),将金属凸起(112BB)的自由端插入至所述插入孔(114BBc)后,使得所述水平部(114BBb)水平地维持的状态下,将所述垂直部和自由端进行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部的插入孔(114BBc)由第2方向形成长孔,所述长孔的长轴长度形成以金属凸起(112BB)的中心轴为中心能够由第2方向调整高度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内衬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托架(114BB)的各个截面由L字型或字型形成,所述水平部的长度形成能够由前后方向(对于表面的垂直方向)调整金属棒(110)的固定位置的长度。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舜植郑光模金承植
申请(专利权)人:爱思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