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497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站台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升降活动单元和凹槽结构,凹槽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与轨道之间的站台地板下方,凹槽结构内部垂直设置有升降活动单元,升降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内部的板式结构,升降活动单元在初始状态时隐藏在站台地板下方的凹槽结构内部,升降活动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板式结构从凹槽结构内部垂直升起形成遮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装置能在列车停车时,构建上下列车安全通道,防止乘客在缝隙内横向穿行、滞留,解决现有站台门存在的问题,还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够大大减少安装成本等特点。

For a lifting platform door system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tform door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lifting platform door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activity unit and groove groove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ed structure and the orbit of the platform beneath the floor, inside the groov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lifting unit, lifting unit includes a plate structure activity in the inside of the groove structure, elevating unit in the initial state is concealed inside the groove structure below the platform floor, elevating unit is in the open state, plate structure from the groove structure inside the vertical rise to form a shielding structure.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in when the train stops, construct safe passage on the train, to prevent passengers in the slot through transverse and retention,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latform door problem,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stallation cos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站台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能够快速开启和关闭,将乘客与列车与站台之间的横向间隙隔离,保证行车安全性和准时性。
技术介绍
在高速铁路车站、城际列车车站、地铁车站的站台上,乘客在等候列车时,会有坠入轨道的危险。为了杜绝这一危险,现在很多站台上都设置了站台门,在列车到来之前,将旅客隔绝在站台门外,保证旅客的安全。但由于列车高速通过站台时,为满足列车风压、噪音、限界等影响,站台门需远离站台边缘设置。目前站台站台门距车站边缘距离(临正线)多为1.2m-2.0m,若采用此种站台门设置方案,站台门与列车间存在较大缝隙,易出现乘客在缝隙中纵向穿行、滞留的情况,危害乘客安全,严重影响行车运营安全性以及准时性。基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本领域亟需对现有的站台门做出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构建安全的上下车安全通道,避免乘客在缝隙内横向穿行、滞留,解决现有站台门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在站台门轨道侧加装升降式防护系统为乘客上下列车提供安全通道,同时,在列车未停靠站时,升降活动单元隐藏在凹槽结构内。当列车停车时,升降活动单元上升开启,构建上下列车安全通道,防止乘客在缝隙内横向穿行、滞留,解决现有站台门存在的问题,十分适用于高速铁路车站、城际列车车站、地铁车站等所有需设置站台门的工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活动单元和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站台门的固定结构与轨道之间的站台地板下方,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滑动门与固定门的连接处,所述凹槽结构一端设置在固定结构处,另一端接近轨道侧沿,且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滑动门呈基本垂直状态,所述凹槽结构内部垂直设置有升降活动单元,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内部的的板式结构,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在初始状态时隐藏在站台地板下方的凹槽结构内部,升降活动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板式结构从凹槽结构内部垂直升起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固定门两侧的板式结构构成上下车通道供乘客通行,所述升降活动单元的板式结构与滑动门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区间,以防止乘客在轨道侧站台上沿所述轨道穿行。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针对站台客流量大、时间短的特点,将该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为升降式的结构,通过升降活动单元的升起和降落,构建出安全的乘车通道,该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能够节省门体占用的空间,且快速有效地构建乘车通道,能够避免旅客在站台间隙滞留,提高乘车的安全性和列车运行的准时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板式结构为一整块板块,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开启状态时,上述板块垂直上升至地面上方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回到初始状态时,所述板块下降至站台地板下方的凹槽结构内以免侵入限界。优选地,所述板式结构为若干块板块构成,每块板块的大小相同或逐渐过渡变化,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开启状态时,上述若干板块垂直上升至地面上方,并依次逐个排开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回到初始状态时,上述若干板块下降依次排列收起至站台地板内的凹槽结构内避免出限界。将板式结构设计为上述结构,能够在保证乘车通道的高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省门体的占用的空间,且能够快速地实现开启和闭合,适应站台的需要。优选地,所述凹槽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固定结构至所述站台朝向轨道的侧沿的距离相当,所述板式结构的宽度与所述凹槽结构的长度相当。该板式结构的宽度设置为与凹槽结构相当,能够避免升降门出限界给列车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优选地,所述升降活动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底部的升降控制单元和升降驱动单元,该升降控制单元和升降驱动单元与所述升降活动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闭合升降活动单元。优选地,所述升降控制单元和升降驱动单元与站台门系统电性连接,该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站台门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接受的控制指令控制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升降活动单元的板式结构升起至开启状态或下降至闭合状态,并将升降活动单元的状态信息反馈至中央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升降控制单元连接至站台门系统中央控制盘,当列车进站停稳之后,先接收到控制信息,所述升降活动单元的板式结构先行升起开启,然后滑动门开启;在乘客上下车完毕后,所述升降控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待滑动门关闭后,再驱动升降活动单元收缩于地面下方的凹槽结构内。优选地,在中央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所述升降控制单元接收就地控制盘指令,通过就地控制盘,驱动控制单元,实现对升降活动单元的控制。通过升降控制单元和升降驱动单元与站台门系统的连接,实现指令的接收和发出,以实现对升降活动单元的远程控制,能够在客流量大的列车站台上实现高效控制,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时性。优选地,所述升降活动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内的辅助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报警模块和/或语音提示模块。上述辅助模块用于在车门即将开启或关闭时予以提示,提高乘客上下车安全性。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站台和列车之间设置升降活动单元,在列车停靠时为乘客提供安全的上下车通道,防止乘客在列车与站台门间的缝隙内横向穿行、逗留,在列车离开后,升降活动单元隐藏在凹槽结构内,避免侵入限界。该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能够乘客的安全,提高行车运营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针对站台客流量大、时间短的特点,将该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为升降式的结构,通过升降活动单元的升起和降落,构建出安全的乘车通道,该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能够节省门体占用的空间,且快速有效地构建乘车通道,能够避免旅客在站台间隙滞留,提高乘车的安全性和列车运行的准时性。板式结构设计为大小相同或依次减小的结构,能够在保证乘车通道的高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省门体的占用的空间,且能够快速地实现开启和闭合,适应站台的需要。(3)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将升降控制单元、升降驱动单元安装在凹槽结构底部,将辅助模块安装在固定结构内,可保证内部部件的安全,同时,通过升降控制单元和辅助来实现升降活动单元的控制,实现升降活动单元的开启和闭合,能够保证其可靠运行。且通过升降控制单元和升降驱动单元与站台门系统的连接,能实现指令的接收和发出,以实现对升降活动单元的远程控制,使其与站台门系统协调配合,能够在客流量大的列车站台上实现高效控制,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时性。而辅助模块用于在车门即将开启或关闭时予以提示,提高乘客上下车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能够使乘客上下车方便快捷,提高效率,提高列车准时性,还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能够大大减少安装成本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初始状态时的左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初始状态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开启状态时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开启状态时构建乘车通道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升降活动单元,11-板式结构,12-固定结构,2-凹槽结构,3-站台,4-固定门,5-滑动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活动单元(1)和凹槽结构(2),所述凹槽结构(2)设置在站台门的固定结构(12)与轨道之间的站台(3)地板下方,所述固定结构(12)位于滑动门(5)与固定门(4)的连接处,所述凹槽结构(2)一端设置在固定结构(12)处,另一端接近轨道侧沿,且所述凹槽结构(2)与所述滑动门(5)呈基本垂直状态,所述凹槽结构(2)内部垂直设置有升降活动单元(1),所述升降活动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2)内部的的板式结构(11),所述升降活动单元(1)在初始状态时隐藏在站台地板下方的凹槽结构(2)内部,升降活动单元(1)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板式结构(11)从凹槽结构(2)内部垂直升起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固定门(4)两侧的板式结构(11)构成上下车通道供乘客通行,所述升降活动单元(1)的板式结构(11)与滑动门(5)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区间,以防止乘客在轨道侧站台上沿所述轨道穿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站台门系统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活动单元(1)和凹槽结构(2),所述凹槽结构(2)设置在站台门的固定结构(12)与轨道之间的站台(3)地板下方,所述固定结构(12)位于滑动门(5)与固定门(4)的连接处,所述凹槽结构(2)一端设置在固定结构(12)处,另一端接近轨道侧沿,且所述凹槽结构(2)与所述滑动门(5)呈基本垂直状态,所述凹槽结构(2)内部垂直设置有升降活动单元(1),所述升降活动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2)内部的的板式结构(11),所述升降活动单元(1)在初始状态时隐藏在站台地板下方的凹槽结构(2)内部,升降活动单元(1)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板式结构(11)从凹槽结构(2)内部垂直升起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固定门(4)两侧的板式结构(11)构成上下车通道供乘客通行,所述升降活动单元(1)的板式结构(11)与滑动门(5)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区间,以防止乘客在轨道侧站台上沿所述轨道穿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结构(11)为一整块板块,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开启状态时,上述板块垂直上升至地面上方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回到初始状态时,所述板块下降至站台地板下方的凹槽结构(2)内以免侵入限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结构(11)为若干块板块构成,每块板块的大小相同或逐渐过渡变化,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开启状态时,上述若干板块垂直上升至地面上方,并依次逐个排开形成遮挡结构;所述升降活动单元回到初始状态时,上述若干板块下降依次排列收起至站台地板内的凹槽结构(2)内避免出限界。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万里许克亮张浩周明翔刘辉张琨厉万力谭学清孙骥何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