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41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握纱器、握持梁、握纱器横梁支撑架、滑块、直线导轨、定位块、底座、后支架、伺服电机、膜片联轴器、锁紧螺母、后法兰盘、中间套、配对角接触球轴承、隔套、缓冲垫、滚珠丝杠副、丝杠副支座、螺母、密封圈、套、前法兰盘、前支架。该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通过膜片联轴器直接驱动滚珠丝杠副旋转,把动力传递给滚珠丝杠副,再经由滚珠丝杠副上的丝杠副支座传递给握纱器横梁支撑架,使握纱器横梁支撑架中的握持梁进行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握纱器对空管和落纱管的准确抓取,结构简单、精度较高,同时减少了落纱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Transverse movement device for holding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lding beam transverse moving device, including yarn holding device, holding beam, hold the yarn beam supporting frame, a slider, a linear guide rail, a positioning block, a base, a rear bracket, servo motor, diaphragm coupling, locking nut, flange, a middle sleeve, paired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spacer sleeve, cushion, ball screw, screw nut, bearing, seal ring, sleeve, front flange, front bracket. The holding beam transverse moving device adopts the servo motor through the diaphragm coupling direct drive ball screw rotation, delivers power to the ball screw, the ball screw on the screw to hold the yarn support beam supporting frame, the supporting frame holding yarn beam in holding beam lateral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accurate grasp of the ATC holding yarn and doffing tub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precision, and reduces the doffing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细纱机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环锭细纱机是纺纱厂面广量大且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的重要工艺设备。环锭细纱机配备集体落纱装置是棉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目前纺织生产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人工满管落纱相比,明显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显著改善工作环境,节约大量劳动力。细纱机中的集体落纱握持梁用于安装握纱器,通过握纱器抓取纱管,在成纱满管后自动落纱操作,能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握持梁是集体落纱的核心组成部件,通过升降轴的驱动完成开合及升降,实现细纱机集体落纱拔插筒管的准确动作。目前应用于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装置,落纱气架在人字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并在进出气缸的作用下随人字形连杆机构沿进出方向作摆动,握纱器是通过落纱气架的升降和摆动来接近或离开纱管,从而实现对纱管的抓取。而通过集体落纱装置下方的托盘循环运动来实现握纱器对空管和落纱管的抓取,由于托盘循环运动是由气缸推动的,空管和落纱管的移动精度较差、抓取位置不准确,这不仅增加了落纱装置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且动作过程复杂,延长了落纱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它能够实现握纱器对空管和落纱管的准确抓取,精度较高,而且与细纱机新机相配套,同样适用于细纱机的老机改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握纱器、握持梁、握纱器横梁支撑架、滑块、直线导轨、定位块、底座、后支架、伺服电机、膜片联轴器、锁紧螺母、后法兰盘、中间套、配对角接触球轴承、隔套、缓冲垫、滚珠丝杠副、丝杠副支座、螺母、密封圈、套、前法兰盘、前支架,握纱器安装在握持梁上,握持梁安装在握纱器横梁支撑架的内侧端面上,握纱器横梁支撑架安装在6个滑块上,6个定位块安装在底座的U型槽中,2个直线导轨通过6个定位块定位安装在底座的上平面中,6个滑块和2个直线导轨配合安装在一起。握纱器横梁支撑架为半包围结构的槽钢。伺服电机直接安装在后支架端面上,通过膜片联轴器直接与滚珠丝杠副相连,滚珠丝杠副套装在丝杠副支座中间,丝杠副支座安装固定在握纱器横梁支撑架的下端面上,滚珠丝杠副的前端通过前法兰盘、锁紧螺母、中间套、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套、密封圈和螺母安装在前支架中,后端通过缓冲垫、隔套、配对角接触球轴承、中间套、后法兰盘和锁紧螺母安装在后支架中,前法兰盘固定在前支架上,后法兰盘固定在后支架上,前支架和后支架都安装在底座的凹槽中。套安装在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和螺母中间,防止螺母直接靠在配对角接触球轴承的端面上,这样不容易损坏配对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时,先将6个定位块安装在底座上,然后将2个直线导轨和6个滑块配合在一起,通过6个定位块也安装在底座上,再将丝杠副支座、滚珠丝杠副、前支架和后支架组装在一起,对滚珠丝杠副进行预紧和校正,之后将整个组件安装在底座中,最后将握纱器横梁支撑架安装在6个滑块上,并且将丝杠副支座与握纱器横梁支撑架相连。工作时,伺服电机通过膜片联轴器直接驱动滚珠丝杠副旋转,把动力传递给滚珠丝杠副,再经由滚珠丝杠副上的丝杠副支座传递给握纱器横梁支撑架,使握纱器横梁支撑架中的握持梁进行横向移动。伺服电机正转带动滚珠丝杠副正转,迫使握持梁向前移动;反之,伺服电机反转带动滚珠丝杠副反转,迫使握持梁向后移动,从而实现握持梁的横向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简化了落纱装置的结构,提高了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落纱时间,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动作准确性,确保了拔插纱管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握纱器,2.握持梁,3.握纱器横梁支撑架,4.滑块,5.直线导轨,6.定位块,7.底座,8.后支架,9.伺服电机,10.膜片联轴器,11.锁紧螺母,12.后法兰盘,13.中间套,14.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5.隔套,16.缓冲垫,17.滚珠丝杠副,18.丝杠副支座,19.螺母,20.密封圈,21.套,22.前法兰盘,23.前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握纱器1、握持梁2、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滑块4、直线导轨5、定位块6、底座7、后支架8、伺服电机9、膜片联轴器10、锁紧螺母11、后法兰盘12、中间套13、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隔套15、缓冲垫16、滚珠丝杠副17、丝杠副支座18、螺母19、密封圈20、套21、前法兰盘22、前支架23,握纱器1安装在握持梁2上,握持梁2安装在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的内侧端面上,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安装在6个滑块4上,6个定位块6安装在底座7的U型槽中,2个直线导轨5通过6个定位块6定位安装在底座7的上平面中,6个滑块4和2个直线导轨5配合安装在一起。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为半包围结构的槽钢。伺服电机9直接安装在后支架8端面上,通过膜片联轴器10直接与滚珠丝杠副17相连,滚珠丝杠副17套装在丝杠副支座18中间,丝杠副支座18安装固定在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的下端面上,滚珠丝杠副17的前端通过前法兰盘22、锁紧螺母11、中间套13、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套21、密封圈20和螺母19安装在前支架23中,后端通过缓冲垫16、隔套15、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中间套13、后法兰盘12和锁紧螺母11安装在后支架8中,前法兰盘22固定在前支架23上,后法兰盘12固定在后支架8上,前支架23和后支架8都安装在底座7的凹槽中。套21安装在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和螺母19中间,防止螺母19直接靠在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的端面上,这样不容易损坏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装配时,先将6个定位块6安装在底座7上,然后将2个直线导轨5和6个滑块4配合在一起,通过6个定位块6也安装在底座7上,再将丝杠副支座18、滚珠丝杠副17、前支架23和后支架8组装在一起,对滚珠丝杠副17进行预紧和校正,之后将整个组件安装在底座7中,最后将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安装在6个滑块4上,并且将丝杠副支座18与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相连。工作时,如图3所示,伺服电机9通过膜片联轴器10直接驱动滚珠丝杠副17旋转,把动力传递给滚珠丝杠副17,再经由滚珠丝杠副17上的丝杠副支座18传递给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使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中的握持梁2进行横向移动。伺服电机9正转带动滚珠丝杠副17正转,迫使握持梁2向前移动;反之,伺服电机9反转带动滚珠丝杠副17反转,迫使握持梁2向后移动,从而实现握持梁2的横向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握纱器对空管和落纱管的准确抓取,结构简单、精度较高,同时减少了落纱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纱器(1)、握持梁(2)、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滑块(4)、直线导轨(5)、定位块(6)、底座(7)、后支架(8)、伺服电机(9)、膜片联轴器(10)、锁紧螺母(11)、后法兰盘(12)、中间套(13)、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隔套(15)、缓冲垫(16)、滚珠丝杠副(17)、丝杠副支座(18)、螺母(19)、密封圈(20)、套(21)、前法兰盘(22)、前支架(23),握纱器(1)安装在握持梁(2)上,握持梁(2)安装在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的内侧端面上,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安装在6个滑块(4)上,6个定位块(6)安装在底座(7)的U型槽中,2个直线导轨(5)通过6个定位块(6)定位安装在底座(7)的上平面中,6个滑块(4)和2个直线导轨(5)配合安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纱器(1)、握持梁(2)、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滑块(4)、直线导轨(5)、定位块(6)、底座(7)、后支架(8)、伺服电机(9)、膜片联轴器(10)、锁紧螺母(11)、后法兰盘(12)、中间套(13)、配对角接触球轴承(14)、隔套(15)、缓冲垫(16)、滚珠丝杠副(17)、丝杠副支座(18)、螺母(19)、密封圈(20)、套(21)、前法兰盘(22)、前支架(23),握纱器(1)安装在握持梁(2)上,握持梁(2)安装在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的内侧端面上,握纱器横梁支撑架3安装在6个滑块(4)上,6个定位块(6)安装在底座(7)的U型槽中,2个直线导轨(5)通过6个定位块(6)定位安装在底座(7)的上平面中,6个滑块(4)和2个直线导轨(5)配合安装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持梁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直接安装在后支架(8)端面上,通过膜片联轴器(10)直接与滚珠丝杠副(17)相连,滚珠丝杠副(17)套装在丝杠副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立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