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372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包括锡槽主体,锡槽主体具有用于接收流槽内的玻璃液的入口槽段,入口槽段包括槽底砖,在槽底砖的两侧均设有槽壁砖、定边砖和第一边墙砖,定边砖与槽壁砖平行设置且位于槽底砖的上方,第一边墙砖设于槽壁砖与槽底砖之间且位于定边砖远离流槽的一侧,第一边墙砖具有与槽壁砖成倾斜角度的内侧壁,且内侧壁连接定边砖与槽壁砖。消除了锡槽主体的锡液盛放空间在定边砖与槽壁砖之间的三角区域,形成斜面过渡,使玻璃液流过定边砖后能够铺开到位于边部的锡液面上,从而改善边部锡液的温度,使锡液温度分布均匀,防止锡液产生对流,避免造成玻璃边晶,保证玻璃带的成形效果。

Entrance structure of tin bath for float glass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manufacturing,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float glass tin groove entrance structure, including tin bath body, tin bath body having a slot to receive entrance glass liquid in the groove, including the entrance slot bottom brick, brick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on both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 groove wall brick, brick Dingbian and the side wall tiles, brick and wall brick edge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located above the bottom brick, side side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ank wall and bottom brick brick and brick from the chute located in Dingbian, the side wall has a medial wall inclination angle and wall brick, an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brick and Dingbian the groove wall brick. The elimination of liquid tin tin bath containing space between body and wall brick brick Dingbian Delta region, the formation of a tapered transition, the glass liquid flowing through the brick can spread to Dingbian tin surface is located on the edge of the edge, so as to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of liquid tin, the tin liqui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prevent molten tin convection, avoid the edge of the glass crystal, ensure the forming effect of glass rib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
技术介绍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锡槽中盛有高温锡液,熔融玻璃从池窑中经流槽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玻璃带,玻璃带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产品。通常,在锡槽的入口段设置有与流槽出口相配合的定边砖,对流入锡槽中的玻璃液起到导流定边的作用。随着玻璃产品吨位及板宽的加大,在设计锡槽时,其宽段的宽度也相应加大,但流槽宽度的加宽幅度相比锡槽加宽小,从而造成玻璃液流过定边砖后形成的玻璃带与锡槽壁砖的距离变得很大,形成较大的三角区域。而形成的三角区域越大,三角区域的锡液温度就越低,造成锡液中部与边部的温差加大,易引起锡液对流,从而影响玻璃带的成形效果,也易造成玻璃边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锡槽入口段的玻璃带与锡槽壁砖之间形成三角区域、改善锡槽入口段边部锡液温度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包括锡槽主体,锡槽主体具有用于接收流槽内的玻璃液的入口槽段,入口槽段包括槽底砖,在槽底砖的两侧均设有槽壁砖、定边砖和第一边墙砖,定边砖与槽壁砖平行设置且位于槽底砖的上方,第一边墙砖设于槽壁砖与槽底砖之间且位于定边砖远离流槽的一侧,第一边墙砖具有与槽壁砖成倾斜角度的内侧壁,且内侧壁连接定边砖与槽壁砖。优选地,第一边墙砖的内侧壁上以及槽壁砖与锡槽主体内的锡液相接触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衬,内衬与锡液相接触且部分高出锡液的液面。优选地,内衬的顶面、第一边墙砖的顶面和槽壁砖的顶面相平齐。优选地,内衬采用石墨制成。优选地,第一边墙砖呈直角三角形,且第一边墙砖的内侧壁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优选地,在槽壁砖与槽底砖之间还设有第二边墙砖,第二边墙砖位于第一边墙砖靠近定边砖的一侧,并位于槽壁砖与定边砖之间。优选地,槽底砖两侧的定边砖沿玻璃液的流动方向呈开口逐渐变大的八字形设置。优选地,槽底砖两侧的定边砖靠近流槽的一端之间设有唇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在槽壁砖与槽底砖之间设置第一边墙砖,且第一边墙砖位于定边砖远离流槽的一侧,通过第一边墙砖相对槽壁砖倾斜的内侧壁连接定边砖与槽壁砖,消除了锡槽主体的锡液盛放空间在定边砖与槽壁砖之间的三角区域,形成斜面过渡,使玻璃液流过定边砖后能够铺开到位于边部的锡液面上,从而改善边部锡液的温度,使中部与边部的锡液温度分布均匀,防止锡液产生对流,因此能够避免造成玻璃边晶、保证玻璃带的成形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槽底砖2、槽壁砖3、定边砖4、第一边墙砖5、锡液6、内衬7、第二边墙砖8、唇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包括锡槽主体,锡槽主体具有用于接收流槽内的玻璃液的入口槽段,入口槽段包括槽底砖1,在槽底砖1的两侧均设有槽壁砖2、定边砖3和第一边墙砖4。其中,定边砖3与槽壁砖2平行设置且位于槽底砖1的上方,位于槽底砖1两侧的两个定边砖3用于限制玻璃液的流动。第一边墙砖4设于槽壁砖2与槽底砖1之间,且第一边墙砖4位于定边砖3远离流槽的一侧,第一边墙砖4具有与槽壁砖2成倾斜角度的内侧壁,该内侧壁连接定边砖3与槽壁砖2。本实施例中,由第一边墙砖4的内侧壁和槽壁砖2的内侧壁共同构成锡槽主体与锡液5相接触的内侧壁。本文中的“内侧”是指朝向锡槽主体的锡液盛放空间的一侧。本实施例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在槽壁砖2与槽底砖1之间设置第一边墙砖4,且第一边墙砖4位于定边砖3远离流槽的一侧,通过第一边墙砖4相对槽壁砖2倾斜的内侧壁连接定边砖3与槽壁砖2,消除了锡槽主体的锡液盛放空间在定边砖3与槽壁砖2之间的三角区域,形成斜面过渡,使玻璃液流过定边砖3后能够铺开到位于边部的锡液面上,从而改善边部锡液的温度,使中部与边部的锡液温度分布均匀,防止锡液产生对流,因此能够避免造成玻璃边晶、保证玻璃带的成形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边墙砖4呈直角三角形,且第一边墙砖4的内侧壁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以使第一边墙砖4与定边砖3及槽壁砖2形状配合良好。进一步,为了防止玻璃液铺开时粘到锡槽主体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边墙砖4的内侧壁上以及槽壁砖2与锡槽主体内的锡液5相接触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衬6,内衬6与锡槽主体内的锡液5相接触,并且,内衬6部分高出锡槽主体内锡液5的液面。由此可以避免玻璃液进入锡槽主体时与第一边墙砖4及槽壁砖2的内侧壁相接触,防止玻璃液粘到第一边墙砖4及槽壁砖2的内侧壁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内衬6可以采用石墨制成。为了进一步保证玻璃液进入锡槽主体时不会与第一边墙砖4及槽壁砖2的内侧壁相接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内衬6的顶面、第一边墙砖4的顶面和槽壁砖2的顶面相平齐。进一步,在本实例中,在槽壁砖2与槽底砖1之间还设有第二边墙砖7,第二边墙砖7位于第一边墙砖4靠近定边砖3的一侧,且第二边墙砖7位于槽壁砖2与定边砖3之间,即定边砖3设置在第二边墙砖7的内侧。第二边墙砖7和第一边墙砖4共同对定边砖3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在本实例中,槽底砖1两侧的定边砖3沿玻璃液的流动方向呈开口逐渐变大的八字形设置,相应地,锡槽主体入口槽段槽底砖1两侧的槽壁砖2也沿玻璃液的流动方向呈开口逐渐变大的八字形设置。进一步,在本实例中,槽底砖1两侧的定边砖3靠近流槽的一端之间设有唇砖8。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通过在定边砖3远离流槽的一侧、槽壁砖2与槽底砖1之间设置第一边墙砖4,由第一边墙砖4相对槽壁砖2倾斜的内侧壁连接定边砖3与槽壁砖2,消除了锡槽主体的锡液盛放空间在定边砖3与槽壁砖2之间的三角区域,形成斜面过渡,使玻璃液流过定边砖3后能够铺开到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锡槽主体,所述锡槽主体具有用于接收流槽内的玻璃液的入口槽段,所述入口槽段包括槽底砖(1),在所述槽底砖(1)的两侧均设有槽壁砖(2)、定边砖(3)和第一边墙砖(4),所述定边砖(3)与所述槽壁砖(2)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槽底砖(1)的上方,所述第一边墙砖(4)设于所述槽壁砖(2)与所述槽底砖(1)之间且位于所述定边砖(3)远离所述流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边墙砖(4)具有与所述槽壁砖(2)成倾斜角度的内侧壁,且所述内侧壁连接所述定边砖(3)与所述槽壁砖(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锡槽主体,所述锡槽主体具有用于接收流槽内的玻璃液的入口槽段,所述入口槽段包括槽底砖(1),在所述槽底砖(1)的两侧均设有槽壁砖(2)、定边砖(3)和第一边墙砖(4),所述定边砖(3)与所述槽壁砖(2)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槽底砖(1)的上方,所述第一边墙砖(4)设于所述槽壁砖(2)与所述槽底砖(1)之间且位于所述定边砖(3)远离所述流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边墙砖(4)具有与所述槽壁砖(2)成倾斜角度的内侧壁,且所述内侧壁连接所述定边砖(3)与所述槽壁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墙砖(4)的内侧壁上以及所述槽壁砖(2)与所述锡槽主体内的锡液(5)相接触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衬(6),所述内衬(6)与所述锡液(5)相接触且部分高出所述锡液(5)的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法玻璃生产锡槽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6)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英叶良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