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15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的充电桩控制器,与充电桩控制器相连接并用于实现相应功能的充电桩功能结构,与充电桩控制器的指令接收接口相连接的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以及与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能够加强充电桩对指令信号的捕捉效果,降低外界干扰对指令信号的影响,进而提升设置在偏远地区的充电桩的使用效果。

Remote wireless charging pile with low 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mote wireless charging pile is provided with low 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including the main charging pile, charging pile set controller in the charging pile body, and charging pi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and used for charging pi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low 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charging controller instruction the receiving interface is connec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ow 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of the signal recei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mote wireless charging pile is provided with low 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charging pile can strengthen the capture effect of command signal,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command signal, and thus enhance the set in a remote area of the charging pil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是指一种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纳。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也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可以与交流电网或直流电源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充电桩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更加急切的需要设立足够的充电桩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而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推广,许多企业都在偏远地区设置了相应的充电桩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偏远地区设置的充电桩很少会有专门的人员留守,大多数都是依靠客户自助使用。但是,在偏远的地区,其信号覆盖率较差,指令信号所受的外界干扰较强,许多充电桩都不能及时的接收到中控中心的反馈指令,在实际使用时许多充电桩都因为指令接收的问题而发生故障,大大影响了充电桩设置的初衷。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急需一款能够降低信号干扰提高指令信号质量的充电桩,进而使得充电桩在偏远地区也能更好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能够加强充电桩对指令信号的捕捉效果,降低外界干扰对指令信号的影响,进而提升设置在偏远地区的充电桩的使用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的充电桩控制器,与充电桩控制器相连接并用于实现相应功能的充电桩功能结构,与充电桩控制器的指令接收接口相连接的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以及与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器。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接收器选用卫星锅,且该卫星锅面向信号源设置,其设置的角度为30-5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功能结构主要包括充电桩供电结构、充电枪以及充电桩温度控制结构。再进一步的,所述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运算放大器P1,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和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后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接地、正极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3,负极与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经电容C2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P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容C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的电阻R7,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电阻R5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9,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1,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其中,电容C3的正极接+12V电源,电容C2的正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同时与二极管D1的N极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电容C1的正极作为该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且与信号接收器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作为该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且与充电桩控制器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卫星锅能够加强充电桩对指令信号的捕捉效果,再通过设置的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来降低捕捉的指令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并对该指令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增强,从而使得充电桩能够更好的执行相应的指令,很好的避免了指令识别错误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充电桩的损坏几率,提升了设置在偏远地区的充电桩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的充电桩控制器、充电桩功能结构和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以及与该充电桩主体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与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相连接,该信号接收器选用卫星锅,且该卫星锅面向信号源设置,其设置的角度为30-50°。该信号接收器设置时需要选择四面无遮挡的位置,最好设置在为充电桩遮雨的顶棚上,也可以设置在充电桩周围的服务站的房顶上。充电桩控制器与用于实现相应功能的充电桩功能结构相连接,充电桩功能结构主要包括充电桩供电结构、充电枪以及充电桩温度控制结构等。上述的各项充电桩功能结构是指用于实现充电桩的各种不同功能的且受到充电桩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结构,在确保充电桩接收的指令正确时才能够使得该充电桩完成对各项功能的准确控制,进而避免了产品的故障。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与充电桩控制器的指令接收接口相连接,该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作用是降低接收到的指令信号的干扰,同时对降低干扰后的指令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指令信号的强度,进一步降低了该指令信号的辨识难度。如图2所示,所述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运算放大器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组成。连接时,二极管D2的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和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后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电容C3的负极接地、正极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电容C1的负极与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经电容C2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P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容C4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电源端相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的充电桩控制器,与充电桩控制器相连接并用于实现相应功能的充电桩功能结构,与充电桩控制器的指令接收接口相连接的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以及与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的充电桩控制器,与充电桩控制器相连接并用于实现相应功能的充电桩功能结构,与充电桩控制器的指令接收接口相连接的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以及与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选用卫星锅,且该卫星锅面向信号源设置,其设置的角度为30-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功能结构主要包括充电桩供电结构、充电枪以及充电桩温度控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有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的远程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干扰信号传输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运算放大器P1,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和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后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接地、正极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3,负极与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经电容C2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P极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熙杰辜子恒罗远志王中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豪特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