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69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1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改变电阻值的凹部且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的贴片型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包括热敏电阻坯体、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热敏电阻坯体呈长方体形状,具有:呈彼此相对的长方形的第1面及第2面;与第1面及第2面正交且彼此相对,并且沿着第1面及第2面的长边侧的边的第3面及第4面;以及与第1面至第4面正交且彼此相对的第5面及第6面。第1外部电极从第3面沿第1面、第2面、第5面以及第6面延伸地设置,第2外部电极从第4面沿第1面、第2面、第5面以及第6面延伸地设置。在第1面及第2面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且沿第1面及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沟状的凹部。

Thermis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atch type thermistor with a concave part for changing the resistance value and a reduction of bending strength. The thermistor includes thermistor body, first external electrode and second external electrode. The thermistor body is cuboid shape, with a first relative to each other: surface and rectangular 2 surface; and the first surface and 2 surface orthogonal an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along the third side and first side and 2 side of the long side of the side of the 4 surface; and first to fourth orthogonal surface an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fifth face and 6 face. The first external electrode is extended from third sides along first sides, second surfaces, fifth surfaces and sixth surfaces, and the second external electrode is extended from fourth sides along first sides, second surfaces, fifth surfaces and sixth surfaces.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first face and the 2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groove with a depth dimension larger than the width length and extends along the long sid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face and the 2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敏电阻
本技术涉及热敏电阻,尤其涉及在热敏电阻坯体中设置有凹部使得电阻值的偏差减小的热敏电阻。
技术介绍
具有正电阻温度特性或负电阻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广泛使用于温度检测元件以及温度补偿电路等中。作为一个示例,对日本专利特开昭60-7610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敏电阻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300的立体图。热敏电阻300包括:热敏电阻坯体301,表面电极302、302以及绝缘层309。表面电极302、303设置在热敏电阻坯体301的一个面上。绝缘层309以覆盖表面电极302、303的方式设置在热敏电阻坯体301的一个面上。为了对热敏电阻300的电阻值进行调整,从绝缘层309的上方对表面电极302实施修整,表面电极302以及绝缘层309被去除的部位成为凹部C。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敏电阻300具有上述结构,因此电阻值的偏差范围较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0-761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使热敏电阻300中的电阻值变化较大,需要增大凹部C的体积。特别地,可以认为热敏电阻坯体301中的凹部C的深度有助于增大凹部C的体积。另一方面,热敏电阻300中,凹部C以与热敏电阻坯体30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因此若热敏电阻301中的凹部C的深度增大,则有可能使热敏电阻300的弯曲强度降低。弯曲强度是指在JISC2570-1:2006的4.29项所记载的条件下进行耐印刷布线板弯曲性试验后的情况下,在热敏电阻中使裂纹产生的印刷布线板弯曲量的最小值。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于改变电阻值的凹部且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的热敏电阻。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中,为了获得具有用于改变电阻值的凹部且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的热敏电阻,力求对热敏电阻坯体的形状以及热敏电阻坯体中设置凹部的位置进行改良。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包括热敏电阻坯体、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热敏电阻坯体呈具有第1面至第6面的长方体形状。第1面以及第2面呈彼此相对的长方形。第3面以及第4面与第1面以及第2面正交且彼此相对,沿着第1面以及第2面的长边侧的边。第5面以及第6面与第1面至第4面正交且彼此相对。第1外部电极至少设置在第3面上,第2外部电极至少设置在第4面上。在第1面以及第2面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且宏观地沿第1面以及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凹部。此处,所谓“宏观地沿第1面以及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凹部”并不一定仅意味着像1根直线那样沿第1面以及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凹部。例如,如后述的图4以及图5所示的形状那样,即使是折线状、曲线状、分割线状以及虚线状的凹部,只要延伸方向整体上是第1面以及第2面的长边方向,则包含于上述范畴。上述热敏电阻具有上述特征从而能有效地使电阻值变化,且能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优选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具有以下特征。即,凹部呈沟状,两端到达第5面以及第6面。上述热敏电阻具有上述特征,因而能进一步有效地使电阻值变化。优选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以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即,在第5面以及第6面的至少一面还设置有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的凹部。上述热敏电阻具有上述特征,因而能进一步使电阻值变化。优选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以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即,第5面以及第6面呈长方形,第5面以及第6面的长边侧的边沿第1面与第2面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上述热敏电阻具有上述特征,因而能进一步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优选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以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即,第1外部电极从第3面沿第1面、第2面、第5面以及第6面延伸地设置。此外,第2外部电极从第4面沿第1面、第2面、第5面以及第6面延伸地设置。上述热敏电具有上述特征,因而能更进一步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优选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以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即,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分别连接有导体线。上述热敏电阻具有上述特征,因而在例如将该热敏电阻用作为温度检测元件的情况下,能拉开安装有热敏电阻的电子电路、与被测定部之间的距离。因此,能抑制包含IC等耐热性较弱的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电路受到的热损伤。技术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中,在热敏电阻坯体的第1面以及第2面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且宏观地沿第1面以及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凹部。因此,能有效地使电阻值变化,且能抑制弯曲强度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即热敏电阻100的立体图。图2(A)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5面一侧观察热敏电阻100的主视图,图2(B)是以包含图1所示的A1-A1线的面切断热敏电阻100时的向视剖面图,图2(C)是以包含图1所示的B1-B1线的面切断热敏电阻100时的向视剖面图。图3(A)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5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A的主视图,图3(B)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5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B的主视图。图4(A)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1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3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C的俯视图,图4(B)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1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4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D的俯视图,图4(C)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1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5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E的俯视图。图5(A)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1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6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F的俯视图,图5(B)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1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7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G的俯视图,图5(C)是从热敏电阻坯体1的第1面一侧观察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8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H的俯视图。图6(A)是以相当于包含图1所示的A1-A1线的面来切断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9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I的向视剖面图,图6(B)是以相当于包含图1所示的A1-A1线的面来切断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的第10变形例即热敏电阻100J时的向视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2即热敏电阻200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即热敏电阻200A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2的第2变形例即热敏电阻200B的立体图。图10是
技术介绍
的热敏电阻300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特征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作为适用本技术的热敏电阻,例如可以举出使用于温度检测元件以及温度补偿电路等中的热敏电阻等,但并不限于此。(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使用图1以及图2(A)、图2(B)、图2(C)对本技术所涉及的热敏电阻的实施方式1即热敏电阻100进行说明。另外,为了简化说明,下文中所使用的附图省略了在实际的产品中实施滚筒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热敏电阻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敏电阻,包括:热敏电阻坯体,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坯体呈长方体形状,具有:第1面以及第2面,该第1面以及第2面呈彼此相对的长方形;第3面以及第4面,该第3面以及第4面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正交且彼此相对,沿着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长边侧的边;以及第5面以及第6面,该第5面以及第6面与所述第1面至所述第4面正交且彼此相对,所述第1外部电极至少设置在所述第3面上,所述第2外部电极至少设置在所述第4面上,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凹部,该凹部的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且宏观地沿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16 JP 2016-0522441.一种热敏电阻,包括:热敏电阻坯体,第1外部电极以及第2外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坯体呈长方体形状,具有:第1面以及第2面,该第1面以及第2面呈彼此相对的长方形;第3面以及第4面,该第3面以及第4面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正交且彼此相对,沿着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长边侧的边;以及第5面以及第6面,该第5面以及第6面与所述第1面至所述第4面正交且彼此相对,所述第1外部电极至少设置在所述第3面上,所述第2外部电极至少设置在所述第4面上,在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凹部,该凹部的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且宏观地沿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长边方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呈沟状,两端到达所述第5面以及所述第6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5面以及所述第6面的至少一面还设置有深度尺寸比宽度尺寸长的凹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5面以及所述第6面的至少一面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田圭时枝康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