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771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10:23
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包括水泥墩、电池板框架和至少两组支撑在电池板框架下方的支柱组件,支柱组件包括前支柱和后支柱,前支柱的高度高于后支柱,它们分别支撑在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使电池板框架倾斜设置,前支柱和后支柱下端固定在水泥墩中,通过水泥墩稳定的立于基面上,前支柱和后支柱上端均与电池板框架活动连接,前支柱的高度可调,电池板框架支撑在后支柱和高度调整后的前支柱上时,由倾斜状态转换为水平状态。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板框架可以由倾斜状态调整到水平状态,在强风天气里,将电池板框架调整到水平状态,可使电池板框架上光伏组件仅以侧面迎向强风,受强风冲击面积减小,有利于强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保护。

A photovoltaic module support for resisting strong wind impact

A system of photovoltaic module bracket can withstand high winds impact, including cement pier, battery plate frame and at least two sets of support components in the bottom panels pillar frame, pillar assembly comprises a front pillar and rear pillar, front strut is higher than the rear pillar, they are respectively supported on the battery plate frame of the front and the back ends of the the battery plate frame inclined, front struts and rear pillar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cement pier, the pier stability in the cement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the upper pillar and the pillar activities panels connected to the frame, the height of the front pillar adjustable support panel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irst pillar pillar and height adjusted when and by tilt state into the state level. Becaus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battery board frame can be adjusted to the inclined state level, in the strong wind weather, the battery plate frame adjustment to the state level, can make the battery board frame only to face to the PV wind area is reduced by the strong winds, the impact of strong wind weather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PV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
,具体是一种可抵抗强风特别是台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
技术介绍
为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能源消费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同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正在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已作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其中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新能源产业主要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光伏元器件新产品的发电效率得到提升、造价进一步降低,类似的技术进步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市场推广功不可没。用户除了关心设备是否价廉物美外,还关心设备是否结实耐用,即在各类极端气候环境下,这些户外布置的光伏元器件是否能够经受得住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国多处地区都会遭遇强风和洪水袭击,恶劣的天气状况使光伏组件面临一个又一个挑战,如何在强风中保障光伏发电设备受损的最小化成为热议话题。而现有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大多都是形态固定的安装结构,光伏组件安装其上后,光伏组件的角度、方向很难改变,不利于强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保护。现有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由水泥墩,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电池板框架,以及两组以上横向排列用于支撑电池板框架、使电池板框架在离基面一定距离处倾斜设置的支柱组件构成,每组支柱组件包括前支柱和后支柱,前、后支柱下端位于所述水泥墩中,以便通过水泥墩稳定的立于基面如地面上,上端分别与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相连,且它们一高一矮。光伏组件则通过压块固定在电池板框架上,与电池板框架倾斜度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强风特别是台风来临时能改变光伏组件倾角从而对光伏组件起到保护作用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包括水泥墩、电池板框架和至少两组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下方的支柱组件,所述支柱组件包括前支柱和后支柱,所述前支柱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支柱,它们分别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使所述电池板框架倾斜设置,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下端固定在所述水泥墩中,通过所述水泥墩稳定的立于基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上端均与所述电池板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前支柱的高度可调,所述电池板框架支撑在所述后支柱和高度调整后的前支柱上时,由倾斜状态转换为水平状态。在强风天气,将电池板框架由倾斜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使电池板框架上光伏组件仅以侧面迎向强风,受强风冲击面积减小,有利于强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保护。而且,设计成前支柱高度可调,可将电池板框架支撑在离基面较近的一个水平位置,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光伏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支柱沿高度方向分成两段,分别为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下支柱高度与所述后支柱的高度接近,所述上支柱下端与所述下支柱上端通过螺栓铰轴铰接,所述螺栓铰轴端部套装有螺母,该螺母放松时,所述上支柱能绕其螺栓铰轴翻转,所述上支柱下端连接有托架一,所述上支柱向一侧翻转到水平位置时,上支柱上的托架一随其翻转到水平位置,且位于上支柱上方,所述托架一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板框架配合的固定结构,所述前、后支柱上端分别通过托架二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且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分别通过铰轴与其上端的托架二连接,所述铰轴为螺栓轴,所述螺栓轴端部套装有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放松时,所述托架二能绕其螺栓轴转动,所述前支柱上端的托架二与所述电池板框架拆卸式连接。解除前支柱上端托架二与电池板框架之间的连接关系,并稍微放松后支柱与其托架二之间螺栓轴上的调节螺母,以及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螺栓铰轴上的螺母,将上支柱翻转到水平位置,并将后支柱上的托架二调整到水平状态,使电池板框架平托在下支柱上方即上支柱下端的托架一和后支柱上端的托架二上,最后,固连下支柱上方的托架一与电池板框架。该支柱组件无论在形态变换前后,都能对电池板框架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且其形态变换操作较为简便。所述上支柱下端的托架一设于上支柱的外侧,使上支柱转向前、后支柱之间,在调整前支柱上端托架二水平后,前支柱上端的托架二能在下支柱与后支柱之间对电池板框架进行辅助支撑。所述托架一呈槽状,两槽壁中部相对的开有用于与所述螺栓铰轴连接的开孔,所述托架一竖向设置,套装在所述前支柱上,通过其槽壁上的开孔与所述螺栓铰轴相连。所述支柱组件还包括平衡杆,所述下支柱与所述前支柱之间通过平衡杆连在一起。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的电池板框架可以由倾斜状态调整到水平状态,在强风天气里,将电池板框架调整到水平状态,可使电池板框架上光伏组件仅以侧面迎向强风,受强风冲击面积减小,有利于强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保护,降低强风对光伏组件的损害,有利于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效益;2)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可旋转的铰接结构作为光伏组件系统支架的高度调节机构,当强风来临,需改变光伏组件倾角时,稍微放松螺栓铰轴上的螺母和螺栓轴上的调节螺母,以及松开前支柱上端托架二上的固定结构,将前支柱的上支柱翻转,即可将电池板框架由倾斜状态调整为水平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总体结构示意图一(光伏组件处于倾斜状态);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立体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总体结构示意图二(光伏组件处于水平状态);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中:1—水泥墩,2—下支柱,3—托架二,4—螺栓铰轴,5—上支柱,6—横梁,7—压块,8—纵梁,9—后支柱,10—平衡杆,11—光伏组件,12—单耳环,13—耳孔,14—双耳环,15—托架一,16—前支柱,31—螺栓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包括水泥墩1、电池板框架和两组以上的支柱组件。电池板框架由若干横向排列的纵梁8和焊接在纵梁8上方、将所有纵梁8连在一起的两根横梁6构成,横梁6靠近纵梁8的端部设置。光伏组件11通过压块7固定在电池板框架的横梁6上,与电池板框架保持一致的倾斜度。支柱组件横向排列在电池板框架下方,用于支撑电池板框架,使电池板框架在离基面一定距离处倾斜设置。每组支柱组件包括前支柱16和后支柱9,前支柱16和后支柱9它们一高一矮,分别支撑在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它们之间可通过平衡杆10连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最外侧的两组支柱组件前、后支柱之间通过平衡杆10连接。前、后支柱的下端则固定在水泥墩1中,以便通过水泥墩1稳定的立于基面上。前支柱16和后支柱9上端均与电池板框架活动连接,这里的活动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也可以为铰接等其他不固定连接的两者位置关系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前支柱16和后支柱9上端分别连接有托架二3,托架二3为一三角形的槽状结构,托架二3顶面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与电池板框架的纵梁8连接。而托架二3本身则通过贯穿其两槽壁中部的螺栓轴31铰接在前支柱16和后支柱9上,该螺栓轴31端部套装有调节螺母,以便通过调节螺母限制前支柱16和后支柱9与各自托架二3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较高者的前支柱16高度可调,以便调整到与作为较矮者的后支柱9等高,从而将由其支撑的电池板框架由倾斜状态调整到水平状态,使电池板框架上光伏组件仅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包括水泥墩、电池板框架和至少两组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下方的支柱组件,所述支柱组件包括前支柱和后支柱,所述前支柱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支柱,它们分别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使所述电池板框架倾斜设置,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下端固定在所述水泥墩中,通过所述水泥墩稳定的立于基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上端均与所述电池板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前支柱的高度可调,所述电池板框架支撑在所述后支柱和高度调整后的前支柱上时,由倾斜状态转换为水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抵抗强风冲击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包括水泥墩、电池板框架和至少两组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下方的支柱组件,所述支柱组件包括前支柱和后支柱,所述前支柱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支柱,它们分别支撑在所述电池板框架的前、后端,使所述电池板框架倾斜设置,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下端固定在所述水泥墩中,通过所述水泥墩稳定的立于基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上端均与所述电池板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前支柱的高度可调,所述电池板框架支撑在所述后支柱和高度调整后的前支柱上时,由倾斜状态转换为水平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柱沿高度方向分成两段,分别为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下支柱高度与所述后支柱的高度接近,所述上支柱下端与所述下支柱上端通过螺栓铰轴铰接,所述螺栓铰轴端部套装有螺母,该螺母放松时,所述上支柱能绕其螺栓铰轴翻转,所述上支柱下端连接有托架一,所述上支柱向一侧翻转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欢黄伟宏吕明基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