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3312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和移动载体,还包括,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和监测单元之间,设置有通讯传输装置,能够对所述操作单元和监测单元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和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能够解决人工测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以及多数场合测试不便的困难;二是无需专业无人机操作经验能够实现即时数据处理并给出测试报告;三是能够实现地面站操作与自动巡航,大幅提高检测效率,大幅提高定位精度,可准确地在电站逻辑图上标识出发生热斑效应的光伏组件,方便及时找出故障点,以便及时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小型无人机和地面站对太阳能电站光伏组件的热斑效应进行自动检测和定位的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一串联支路中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电池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此时会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这种效应能严重的破坏太阳电池,有光照的太阳电池所产生的部分能量,都可能被遮蔽的电池所消耗;热斑效应会导致电能量损耗,降低发电系统的效率,且组件焊点融化破坏封装材料,甚至会使整个方阵失败,同时组件功率衰减失效,甚至直接导致烧毁报废;热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太阳电池组件安装时都要考虑阴影的影响,并加配保护装置以减少热斑的影响,为表明太阳电池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长期使用,需通过合理的时间和过程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检测,确定其承受热斑加热效应的能力;因此,需要对热斑效应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护;从地理角度来看,光伏电站项目的选址一般都在平原、山坡、工业大型厂房屋顶等无明显阳光遮挡的区域,各类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使用面积,导致在后期的运维巡检过程中,存在很多不便,常规的人工巡检常常受到地形的影响,无法到达一些区域,从而产生的巡检的盲点,与此同时,人工巡检遇到大型光伏电站的时候,巡检频次很难达到要求,导致很多的电站故障无法及时发现;现有的利用手持热红外成像仪对热斑效应进行人工检测的方法效率低下、覆盖范围小、实时数据记录不方便、难以适应恶劣地形和天气;利用普通无人机+热红外成像仪的方式对热斑效应进行检测的方法需要人工控制无人机航行、人工判断是否有热斑、人工对发热区域进行定位,因此精确度低、效率不高、覆盖范围较小,不适合大型光伏电站,而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或和现有热斑效应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通过无线传输远程监测来对电站进行整体测量和分析,定位故障点,即时分析现场测量数据,并给出测试报告,及时更换故障电池板,克服了人工检测的短处,既可以通知地面站操作,也可以手持遥控装置测量,便于携带和操作,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和移动载体,所述操作单元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的运动,所述操作单元内设置有遥控装置和地面站,所述地面站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通过所述遥控装置能够控制移动载体的运动,还包括,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和监测单元之间,设置有通讯传输装置,能够对所述操作单元和监测单元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和传输,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讯传输装置独立设置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述通讯传输装置内部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以及,信号分析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将输入的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后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将分析处理好的信号通过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输送至所述操作单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地面站设置有系统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模块、飞行控制模块、报告日志模块及用户界面模块,能过对系统进行控制和分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遥控装置为遥控器,优选手机或电脑,能够实现对移动载体的控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载体为遥控移动设备,优选无人机或遥控汽车,且所述移动载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监测单元的固定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测单元为监控测试设备,优选红外摄像仪或超声波测试仪。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遥控装置能够通过有线传输线缆或无线连接控制单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传输线缆为输送电磁能的设备,优选双线传输线或微带传输线。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斑自动检测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通过移动载体和监测单元的结合,能够解决人工测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以及多数场合测试不便的困难;二是通过监测单元、操作单元和通讯传输装置之间的信号的接收、处理和报告,全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飞行+拍摄+分析+报告“一键操作”,无需专业无人机操作经验能够实现即时数据处理并给出测试报告;三是通过操作单元和移动测量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实现地面站操作与自动巡航,大幅提高检测效率,检测1兆瓦的太阳能电站只需10分钟,GPS+图像双重定位,大幅提高定位精度,可准确地在电站逻辑图上标识出发生热斑效应的光伏组件,方便及时找出故障点,以便及时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示实施例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示实施例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具体运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100)和移动载体(200),所述操作单元(1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200)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100)内设置有遥控装置(101)和地面站设备(102),所述地面站设备(102)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通过所述遥控装置(101)能够控制移动载体(200)的运动,还包括,监测单元(300),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200)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100);所述操作单元(100)和监测单元(300)之间,设置有通讯传输装置(400),能够对所述操作单元(100)和监测单元(300)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和传输,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100)和移动载体(200),所述操作单元(1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200)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100)内设置有遥控装置(101)和地面站设备(102),所述地面站设备(102)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通过所述遥控装置(101)能够控制移动载体(200)的运动,还包括,监测单元(300),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200)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100);所述操作单元(100)和监测单元(300)之间,设置有通讯传输装置(400),能够对所述操作单元(100)和监测单元(300)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和传输,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斑效应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传输装置(400)独立设置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所述通讯传输装置(400)内部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401)、信号输出模块(402)以及信号分析模块(403),所述信号输入模块(401)将输入的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分析模块(403)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所述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国朱家朋吴长春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绿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