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车及其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634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遥控车领域,提供了一种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遥控车。该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于车辆底盘后端的伺服架、两个后轮、支撑两个后轮的驱动桥和用于分别调节底盘后端两角高度的两套高度调节机构,两套高度调节机构支撑于伺服架上,两套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底盘后端的两侧上,且两套高度调节机构分别与驱动桥的两端铰接。通过设置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当该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遥控车的底盘上时,可以通过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底盘后端两角的高度,从而可以实现该遥控车的向其一侧倾斜或调节车尾部分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道路,并实现遥控车行驶玩法的多样性。

Remote control car and its tail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field of remote control vehicles, provides a vehicle tail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and a remote control vehicle using the tail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The vehicl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including vehicle chassis for mounting on the rear servo frame, two rear wheels, two wheels supporting the drive axle and for adjusting height of two corners of the back end of the chassis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two sets of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is supported on the servo frame, two sets of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ack end of the chassis on both sides, and the two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hing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drive axle. Th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by setting the rear of the car, when the car tail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car chassis, to a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corners of the back end of the chassis, which can achieve the remote control car tilt or adjust the rear part to the side of the height, which can adapt to the more complex road, and realize remote control car driving diversity 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控车及其车尾高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遥控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遥控车。
技术介绍
当前的遥控车主要作为玩具或赛车,并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控制。而车辆一般通过电机驱动,同时可以对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控制。当前遥控车一般仅能前进、转向和后退,其对行驶道路要求平整、行驶玩法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尾高度调节装置,旨在解决当前遥控车对行驶道路要求平整、行驶玩法简单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于车辆底盘后端的伺服架、两个后轮、支撑两个所述后轮的驱动桥和用于分别调节所述底盘后端两角高度的两套高度调节机构,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支撑于所述伺服架上,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盘后端的两侧上,且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桥的两端铰接。进一步地,各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桥铰接的支撑杆、下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的悬挂架、与所述悬挂架的上端铰接的连杆和驱动所述连杆上下摆动的调节电机,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铰接于所述底盘上,所述调节电机安装于所述伺服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架上还设有减震器。进一步地,各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球头关节轴承,所述第一球头关节轴承与所述驱动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架的底部枢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伺服架的一端设有第二球头关节轴承,所述第二球关节轴承与所述驱动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伺服架的一端呈U型,所述U型端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所述伺服架的两侧枢接。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架底部的两侧分别对应于各所述自由端两侧的位置凸出设有两个连接板,各所述自由端分别与相应的两个所述连接板枢接。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架上设有支撑台,各所述调节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上。本技术通过设置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当该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遥控车的底盘上时,可以通过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底盘后端两角的高度,从而可以实现该遥控车的向其一侧倾斜或调节车尾部分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道路,并实现遥控车行驶玩法的多样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车,包括底盘、枢接于所述底盘前端的两个前轮,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后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伺服架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后端,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桥相连。本技术的遥控车使用了上述车尾高度调节装置,不仅可以正常行驶,而且可以通过车尾高度调节装置来改变车尾各角的高度,实现该遥控车的向其一侧倾斜或调节车尾部分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道路,并实现遥控车行驶玩法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遥控车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遥控车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遥控车又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车头弹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车头弹跳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转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底盘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伺服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高度调节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球头关节轴承一般包括球头座和球头杆,球头杆的球头安装在球头座中,以从而球头杆相对球头座转动、摆动。进一步地,球头座中还可以设置滚珠,以增加球头在球头座中移动的灵活性。请参阅图1-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遥控车100,包括底盘10、两个前轮21、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和驱动机构80;两个前轮21分别枢接在底盘10的两侧,以便支撑住底盘10的前端。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安装在底盘10的后端,驱动机构80安装在底盘10上。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用于调节底盘10后端各角高度,以实现该遥控车100的倾斜控制,同时可以调节车尾部分的高度,适应复杂道路行驶,实现遥控车100行驶玩法的多样性。请参阅图7至图12,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包括两个后轮61、驱动桥62、伺服架63和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支撑于伺服架63上,通过伺服架63支撑住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设置于底盘10后端的两侧上,且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分别与驱动桥62的两端铰接,两个后轮61分别安装在驱动桥62的两端,驱动机构80与驱动桥62相连,通过驱动机构80来驱动该驱动桥62,进而带动两个后轮61转动,以实现该遥控车100的正常行驶,如前进、后退等;同时通过驱动桥62来支撑住两个后轮61。而驱动机构80安装在底盘10上,通过底盘10来支撑住驱动机构80。将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支撑在底盘10后端的两侧,以便安装固定住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再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分别与驱动桥62的两端铰接相连,可以实现通过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来支撑住驱动桥62,并且当改变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时,可以改变底盘10后端相应侧离地高度,以实现调节底盘10后端两角的高度。通过设置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当该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安装在遥控车100的底盘10上时,可以通过车尾高度调节装置60的高度调节机构70可以调节底盘10后端两角的高度,从而可以实现该遥控车100的向其一侧倾斜或调节车尾部分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道路,并实现遥控车100行驶玩法的多样性。该结构在控制时具有以下控制方式:1、底盘10后端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持平(即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处于正常长度)时,车头角度水平。2、当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降低(即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收缩变短)时,车头角度向上倾斜。3、当两套高度调节机构70升高(即各套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伸出变长)时,车头角度向下倾斜。4、当底盘10左侧高度调节机构70降低(即该左侧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收缩变短),同时底盘10右侧高度调节机构70持平(即该右侧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处于正常长度)时,车头右前角向上翘起。5、当底盘10右侧高度调节机构70降低(即该右侧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收缩变短),同时底盘10左侧高度调节机构70持平(即该左侧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处于正常长度)时,车头左前角向上翘起。6、当底盘10左侧高度调节机构70降低(即该左侧高度调节机构70的长度收缩变短),同时底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遥控车及其车尾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于车辆底盘后端的伺服架、两个后轮、支撑两个所述后轮的驱动桥和用于分别调节所述底盘后端两角高度的两套高度调节机构,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支撑于所述伺服架上,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盘后端的两侧上,且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桥的两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于车辆底盘后端的伺服架、两个后轮、支撑两个所述后轮的驱动桥和用于分别调节所述底盘后端两角高度的两套高度调节机构,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支撑于所述伺服架上,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盘后端的两侧上,且两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桥的两端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桥铰接的支撑杆、下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的悬挂架、与所述悬挂架的上端铰接的连杆和驱动所述连杆上下摆动的调节电机,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铰接于所述底盘上,所述调节电机安装于所述伺服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上还设有减震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相连。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尾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球头关节轴承,所述第一球头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华王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