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595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6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耦模块、驱动模块、运放A、隔离运放模块、运放B、DC‑DC模块A和电机,单片机分别连接光耦模块、运放A和隔离运放模块,光耦模块还分别连接DC‑DC模块B和驱动模块,DC‑DC模块B还连接DC‑DC模块A,DC‑DC模块A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和电源VCC,驱动模块还分别连接光耦模块另一端、电机、霍尔传感器和DC‑DC模块C,霍尔传感器还连接运放A另一端,DC‑DC模块C还分别连接运放B和电源VCC,运放B还连接隔离运放模块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可驱动不同类型的电机,具有通用、灵活的特点。

Motor control system of soybean milk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tor control system Soybean Milk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optocoupler module, drive module, amplifier A, isolation amplifier module, DC module, DC amplifier B and A motor, SC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optocoupler module, amplifier A and isolation amplifier module, optical module is also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C module and B DC driver module, DC DC module B is connected with the DC DC A DC module, DC module A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module and power VCC drive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motor, optical coupling module, DC module and DC sensor Holzer C, Holzer also put the A sensor even pick up the other end, DC DC the C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amplifier B and VCC amplifier B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isolation amplifier module. The soybean milk machine motor control system can drive different types of motor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 and flex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豆浆机一般包括以下部件,杯体:用于盛水或豆浆,在杯体上标有“上水位”线和“下水位”线,以此规范对杯体的加水量;机头:机头是豆浆机的总成,其外壳分上盖和下盖,其中下盖用于安装各主要部件,包括位于下盖内的电脑板、变压器和打浆电机,伸出下盖的下部有刀片、网罩、防溢电极、温度传感器以及防干烧电极等;加热装置:有加热管或加热盘等。现有的很多豆浆机中的控制系统都是单独定制,尤其是电机驱动模块,只能适配特定的电机,一旦电机损坏,需要特定的电机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耦模块、驱动模块、运放A、隔离运放模块、运放B、DC-DC模块A和电机,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光耦模块、运放A和隔离运放模块,光耦模块还分别连接DC-DC模块B和驱动模块,DC-DC模块B还连接DC-DC模块A,DC-DC模块A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和电源VCC,驱动模块还分别连接光耦模块另一端、电机、霍尔传感器和DC-DC模块C,霍尔传感器还连接运放A另一端,DC-DC模块C还分别连接运放B和电源VCC,运放B还连接隔离运放模块另一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非门F1、电阻R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直流电机M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非门F1输入端和控制信号Vi,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2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和电阻R2另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和直流电机M,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容C1并接地,电容C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4集电极,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机M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发射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2另一端和电位器RP2滑片,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VT4基极,电阻R3另一端连接非门F1输出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采用PIC系列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电压为24V。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DC-DC模块A能够将24V直流电转换为15V直流电。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DC-DC模块B能够将15V直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DC-DC模块C能够将24V直流电转换为10~40V直流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可驱动不同类型的电机,具有通用、灵活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中驱动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耦模块、驱动模块、运放A、隔离运放模块、运放B、DC-DC模块A和电机,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光耦模块、运放A和隔离运放模块,光耦模块还分别连接DC-DC模块B和驱动模块,DC-DC模块B还连接DC-DC模块A,DC-DC模块A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和电源VCC,驱动模块还分别连接光耦模块另一端、电机、霍尔传感器和DC-DC模块C,霍尔传感器还连接运放A另一端,DC-DC模块C还分别连接运放B和电源VCC,运放B还连接隔离运放模块另一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非门F1、电阻R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直流电机M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非门F1输入端和控制信号Vi,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2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和电阻R2另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和直流电机M,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容C1并接地,电容C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4集电极,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机M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发射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2另一端和电位器RP2滑片,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VT4基极,电阻R3另一端连接非门F1输出端。单片机采用PIC系列单片机。电源VCC电压为24V。DC-DC模块A能够将24V直流电转换为15V直流电。DC-DC模块B能够将15V直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DC-DC模块C能够将24V直流电转换为10~40V直流电。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由于电机的控制需要两路相差为90°的PWM,DSP不能直接产生,需要驱动模块配合。TMS320F2812产生PWM控制信号,经光耦模块隔离,输入到驱动模块实现功率放大,进而驱动电机。单片机输出模拟信号经隔离运放模块产生调整电压,再经过运放B,控制DC-DC模块C输出大小可调的直流电压作为驱动模块的母线电压。由于驱动信号均是大功率信号,为实现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控制,选用霍尔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流的大小;若电流过大,可及时关断驱动模块的IGBT以防损坏电机。由于采用光耦和隔离运放将单片机的地线与外部模块的地线隔离开,避免了电路板之间的互相串扰,提高了稳定性。改变控制信号的形式,即可驱动不同类型的电机,所以本系统具有通用、灵活的特点。请参阅图2,当控制信号Vi为高电平时,B点也为高电平,C点经非门F1反相后为低电平,于是三极管VT1和VT4导通,VT2和VT3截止,电源VCC电压经RP1、VT1和VT4加至直流电机M两端,直流电机M中的电流方向为自右向左,设此时方向为正向,此时调节电位器RP1阻值,即可调节直流电机M两端的电压,达到调速的目的;当需要直流电机M反向旋转时,只需要让输入信号Vi输入低电平,此时B点位低电平,C点位高电平,三极管VT1和VT4截止,三极管VT2和VT3导通,电源VCC电压经VT3和VT2以及RP2加到直流电机M两端,直流电机M上的电流方向为从左到右,此时直流电机M反转,此时改变电位器RP2阻值,即可改变直流电机M的转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耦模块、驱动模块、运放A、隔离运放模块、运放B、DC‑DC模块A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光耦模块、运放A和隔离运放模块,光耦模块还分别连接DC‑DC模块B和驱动模块,DC‑DC模块B还连接DC‑DC模块A,DC‑DC模块A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和电源VCC,驱动模块还分别连接光耦模块另一端、电机、霍尔传感器和DC‑DC模块C,霍尔传感器还连接运放A另一端,DC‑DC模块C还分别连接运放B和电源VCC,运放B还连接隔离运放模块另一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非门F1、电阻R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直流电机M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非门F1输入端和控制信号Vi,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2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和电阻R2另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和直流电机M,三极管VT2集电极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容C1并接地,电容C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4集电极,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机M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发射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2另一端和电位器RP2滑片,三极管VT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VT4基极,电阻R3另一端连接非门F1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机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光耦模块、驱动模块、运放A、隔离运放模块、运放B、DC-DC模块A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光耦模块、运放A和隔离运放模块,光耦模块还分别连接DC-DC模块B和驱动模块,DC-DC模块B还连接DC-DC模块A,DC-DC模块A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和电源VCC,驱动模块还分别连接光耦模块另一端、电机、霍尔传感器和DC-DC模块C,霍尔传感器还连接运放A另一端,DC-DC模块C还分别连接运放B和电源VCC,运放B还连接隔离运放模块另一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非门F1、电阻R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直流电机M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非门F1输入端和控制信号Vi,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2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滑片和三极管VT1集电极,三极管VT1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和电阻R2另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祥吴道民黄莹张庆全冯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