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满守东专利>正文

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及清色除垢液技术

技术编号:1645794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及清色除垢液,首先将55~65重量份的异丙醇和25~30重量份的乙醚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6~8小时,后升温至60~80℃,再加入经水解的0.5~3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经1~2小时分散,最后降至室温即成。专用设备是在设有进料口的上装置与设有产品输出管的下装置通过连接阀门的连接管连通,上装置由上外壳和位于其内的上内筒构成,下装置由下外壳和位于其内的下内筒构成,上装置、下装置内分别有上搅拌器及下搅拌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及清色除垢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同时除去如油脂、胶体色溶物为主要成分的污垢和清洗被污垢污染物体的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及清色除垢液制品。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城镇街道的墙壁、门窗、天桥、护栏、照明和电缆(线)杆等其他公共设施表面,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和商业橱窗表面,时常有一些乱写乱画或错笔留下的污迹,由于这种污渍的油脂、胶体色溶物的多重性,给清除和清洗带来较大困难,用涂料覆盖往往不彻底,直接影响市容及环境卫生。采用目前市场上的苯、酮类化工溶剂进行清洗,既存在不彻底问题,又会造成新的污染,另外,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目的之二是提供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不会造成新的污染、非易燃、自挥发、清除彻底的水溶性清色除垢液;目的之三是提供该制备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根据油墨、油漆特性以及胶体与着色界面的网状结构原理,选用异丙醇和乙醚作原料,首先将55~65重量份的异丙醇和25~30重量份的乙醚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6~8小时,后升温至60~80℃,再加入经水解的0.5~3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经1~2小时分散,最后降至室温即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目前市销的C6~16烷基硫酸盐、烷基牛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肌氨酸盐。其中更优选目前制备洗洁精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清色除垢液。-->该清色除垢液制品为无色透明状水溶性液体,微有清凉气味,在胶体类聚合物及交联体中表现活跃,在色沉着的网状物缝隙间膨化至疏断胶体间连接线,使胶质与色粉经活化分离后松动脱落。该制品经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析测定:相对密度为0.9275g/cm3,分子量为118,溶解度为无限溶解于水,挥发速率为40.79g/m2·h,PH值为7.36。用于清除金属、玻璃、陶瓷、石材、混凝土等表面粘附的油墨、油漆、涂料、颜料等污色油垢,同时加水稀释后可用于印刷版及其它着色工具的清洗,具有不会造成新的污染、不易燃烧、自挥发和清除彻底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设有进料口的上装置与设有产品输出管的下装置通过连接阀门的连接管连通,上装置由上外壳和位于其内的上内筒构成,上外壳设有蒸汽进口及蒸汽出口,下装置由下外壳和位于其内的下内筒构成,下外壳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上装置、下装置内分别有上搅拌器及下搅拌器。该专用设备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用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制备清色除垢液的专用设备包括上装置6和下装置12,上装置6与下装置12通过连接阀门8的连接管7连通,上装置6上设有进料口3,下装置12下设有产品输出管15,上装置6由上外壳4和位于其内的上内筒5构成,上外壳4上、下部分别设有蒸汽进口1及蒸汽出口9,下装置12由下外壳10和位于其内的下内筒11构成,下外壳10上、下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7及出水口13,上装置6、下装置12内分别有上搅拌器2及下搅拌器16,产品输出管15连接下阀门14。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首先关闭阀门8,启动上搅拌器2,将60公斤的异丙醇和30公斤的乙醚通过上装置6上的进料口3加入到上内筒5中,在搅拌状态下反应7小时,后通过蒸汽进口1向上外壳4与上内筒5构成的空腔内通入蒸汽,经换热后的蒸汽由蒸汽出口9流出,当上内筒5内的物料升温至70℃时,再加入经水解的2公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烷基的硫酸的碱土金属盐,经1小时分散,关闭下阀门14,启动下搅拌器16,打开阀门8,上内筒5中的物料在位差作用下通过连接管7自动流入下内筒11内,在搅拌状态-->下通过进水口17向下外壳10与下内筒11构成的空腔内通入冷水,经换热后的冷水由出水口13流出,当降至30℃时即成制品,最后通过打开连接在产品输出管15的下阀门14装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55~65重量份的异丙醇和25~30重量份的乙醚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6~8小时,后升温至60~80℃,再加入经水解的0.5~3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经1~2小时分散,最后降至室温即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55~65重量份的异丙醇和25~30重量份的乙醚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反应6~8小时,后升温至60~80℃,再加入经水解的0.5~3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经1~2小时分散,最后降至室温即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色除垢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C6~16烷基硫酸盐、烷基牛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肌氨酸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守东
申请(专利权)人:满守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