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和包括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39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枢转地连接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转轴组件、连接框架以及阻尼组件。每个转轴组件包括:轴杆,两个转轴组件的轴杆彼此平行;设置在所述轴杆的部分长度上的外螺纹部;和位于所述外螺纹部一侧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一连接。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主体部,构造成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组件;和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与每个外螺纹部分别啮合以将两个所述外螺纹部中一个的转动传递至另一个。所述阻尼组件在外螺纹部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轴杆上以限制所述轴杆相对于所述阻尼组件转动。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超薄形态提供稳定扭力,部件减少且组装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和包括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装置和包括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双轴联动的枢转式连接装置和包括所述枢转式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众多具备可翻转开合结构的电子设备,例如,包括可相对翻转并且扣合的显示面板部分和主机/操作面板部分的翻盖式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具备上屏和下屏的掌中游戏机,等等。上述可翻转开合结构实质上是通过枢转机构实现可转动连接的。在此基础上,本领域中已开发了线装书状转轴,便于采用多轴的扭力组合设计来实现超薄(例如10mm以内)的总体厚度设计要求。但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所述线装书状转轴的多轴的扭力组合无法容易地实现大扭力,且同时其常规的扭力实现方式为借助于平面接触摩擦力的弹片式,在超薄的形状需求下无法同时兼顾地实现较大的扭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以及减少或至少部分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包括所述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装置和包括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枢转地连接在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之间的连接装置(1),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转轴组件(10),每个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轴杆,两个转轴组件的轴杆彼此平行;设置在所述轴杆的部分长度上的外螺纹部(11);以及位于所述外螺纹部(11)一侧的结合部(19),所述结合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一个连接,连接框架,包括:主体部(20),构造成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组件;以及中间齿轮(13),所述中间齿轮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与每个外螺纹部分别啮合,以将两个所述外螺纹部中一个的转动传递至另一个;以及阻尼组件(12),所述阻尼组件在外螺纹部(11)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轴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枢转地连接在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之间的连接装置(1),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转轴组件(10),每个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轴杆,两个转轴组件的轴杆彼此平行;设置在所述轴杆的部分长度上的外螺纹部(11);以及位于所述外螺纹部(11)一侧的结合部(19),所述结合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一个连接,连接框架,包括:主体部(20),构造成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组件;以及中间齿轮(13),所述中间齿轮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与每个外螺纹部分别啮合,以将两个所述外螺纹部中一个的转动传递至另一个;以及阻尼组件(12),所述阻尼组件在外螺纹部(11)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轴杆上,以限制所述轴杆相对于所述阻尼组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阻尼组件(12)包括多个连接于两个所述轴杆之间的扭力齿片(121),每个所述扭力齿片(121)的两端处均具备齿片通孔用于接纳所述轴杆,且每个齿片通孔上形成有径向向外敞开的开槽(1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轴杆的位于外螺纹部(11)另一侧的部分被构造成从呈圆截面的轴杆由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平面(c)所截取的非圆截面轴杆,并且以干涉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齿片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随着每个所述转轴组件(10)的旋转,每个齿片通孔的终止于所述开槽(1211)处的两个端部(a,b)在与所述齿片通孔的内表面成所述干涉配合的非圆截面轴杆的挤压下径向向外变形,并且其中:在所述非圆截面轴杆旋转使得所述轴向延伸的平面(c)不位于所述两个端部(a,b)之间的情况下,所述齿片通孔的内孔截面积最大且所述开槽向外扩张到最大程度,摩擦力最小;以及在所述非圆截面轴杆旋转使得所述轴向延伸的平面(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春峰夏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