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380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液分离器的设置,可以将真空泵排出的气体内部含有的水分进行液化,通过分流阀的设置,可以将储水箱内部流出的水经过分流阀的作用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解决了水环无法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降低真空泵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
,具体为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水环式真空泵简称水环泵,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制造、食品、制糖工业及电子领域,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气体的压缩过程是等温的,所以在压缩和抽吸易爆气体时不易发生危险,此外水环式真空泵还可抽除含尘含水气体,如中国专利公开了“带水循环装置的真空泵”(专利号:201420128617.7),该专利通过将真空泵固定在固定座上,其进气口设有过滤装置,该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储液箱连接,管道上设有液化装置,液化装置的出水口与储液箱连接,储液箱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其设有用于最终排气的排气口,储液箱的出水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设有分流阀,该分流阀分别与支管Ⅰ和支管Ⅱ连接,支管Ⅰ与液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支管Ⅱ与真空泵的进水口连接,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内部形成的水环无法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降低真空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具备水环可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水环无法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降低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2),所述真空泵(2)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一端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5),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8),所述储水箱(8)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0),所述储水箱(8)的顶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上盖(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0)配合使用的卡杆(12),且卡杆(12)位于卡槽(10)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真空泵水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2),所述真空泵(2)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一端的表面连通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5),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8),所述储水箱(8)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0),所述储水箱(8)的顶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上盖(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0)配合使用的卡杆(12),且卡杆(12)位于卡槽(10)的内部,所述储水箱(8)的左侧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3),所述真空泵(2)的右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14),所述第一出气管(14)远离真空泵(2)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13)顶部的左侧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13)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5),所述第一出水管(15)远离气液分离器(13)的一端贯穿上盖(11)并延伸至储水箱(8)的内部,所述储水箱(8)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气管(16),所述储水箱(8)的右侧且位于第二出气管(16)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17),所述第二出水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尼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