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79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其中,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下法兰;气缸,气缸夹持在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滚子,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内,滚子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滚子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移槽;长轴,长轴的底端穿过上法兰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移槽内,长轴与气缸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短轴,短轴的顶端穿过下法兰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短轴与气缸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短轴与长轴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2e固定,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滑移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采用活塞式结构,泵体组件的转轴与气缸在运动过程中,二者的质心的位置是变化的。电机驱动曲轴输出动力,由曲轴驱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或液体做功,以达到压缩气体或液体的目的。传统的活塞式泵体组件存在诸多缺陷:泵体组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一个或多个活塞工作,结构复杂且装配困难。此外,曲轴及活塞受到的侧向力较大,活塞容易磨损,导致活塞密封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下法兰;气缸,气缸夹持在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滚子,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内,滚子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滚子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移槽;长轴,长轴的底端穿过上法兰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移槽内,长轴与气缸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短轴,短轴的顶端穿过下法兰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短轴与气缸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短轴与长轴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2e固定,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滑移夹角。进一步地,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滚子是圆柱形滚子。进一步地,气缸的内孔为椭圆形。进一步地,气缸具有滑片槽,泵体组件还包括滑片,滑片可滑动地设置在滑片槽内并与滚子的外周面保持抵接。进一步地,气缸具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位于滑片的两侧。进一步地,以滑片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进气通道至气缸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一连线l1与参考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A小于等于50度。进一步地,以滑片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排气通道至气缸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连线l2与参考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B小于等于50度。进一步地,以滑片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排气通道至气缸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连线l2与第一连线l1之间的第三夹角C小于等于90度。进一步地,滑片的头部具有弧形面;滑片的尾部设置滑片弹簧。进一步地,长轴沿其长度方向包括顺次连接的长轴圆柱段和第一滑移段,长轴圆柱段与上法兰枢转连接,第一滑移段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滑移配合面,两个第一滑移配合面与第一滑移槽的槽壁滑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一滑移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一润滑槽,第一润滑槽与长轴的长轴中心孔通过第一过油孔连通,第一过油孔连通长轴的外表面与长轴中心孔的内表面。进一步地,短轴沿其长度方向包括顺次连接的短轴圆柱段和第二滑移段,短轴圆柱段与下法兰枢转连接,第二滑移段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滑移配合面,两个第二滑移配合面与第二滑移槽的槽壁滑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二滑移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润滑槽,第二润滑槽与短轴的短轴中心孔通过第二过油孔连通,第二过油孔连通短轴的外表面与短轴中心孔的内表面。进一步地,第一滑移槽与第二滑移槽通过轴向通孔连通。进一步地,气缸的端面上设置有气缸排气口以作为排气通道,上法兰具有与气缸排气口连通的法兰排气口,泵体组件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排气阀组件设置在法兰排气口处。进一步地,上法兰的上端面具有安装槽,排气阀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排气阀组件还包括:排气阀片;挡板,挡板盖设在排气阀片上;排气紧固件,排气紧固件依次穿过挡板的一端、排气阀片的一端与上法兰连接。进一步地,气缸的内孔为非圆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机械,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上述的流体机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长轴通过第一滑移槽驱动滚子运动,则滚子相对于长轴在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作往复运动,同时,滚子下端的第二滑移槽与短轴的顶端滑动配合,第二滑移槽驱动短轴运动,则滚子相对于短轴在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作往复运动。由于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滑移夹角,则滚子进行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的叠加运动,从而调节气缸与滚子之间的容积体积,保证泵体组件能够正常运行。本申请中长轴与短轴的偏心距离为2e,且长轴的底端和短轴的顶端设置在滚子上,滚子相对于长轴及短轴进行往复运动。这样,与现有技术中活塞与活塞套组合的结构相比,上述设置使得泵体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同时使得泵体组件的装配更加容易。此外,本申请中的泵体组件的体积更小,从而降低泵体组件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长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长轴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滚子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滚子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图6中的滚子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图1中的短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中的短轴的主视图;图11示出了图9中的短轴的剖视图;图12示出了图1中的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中的气缸的俯视图;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气缸的D-D向剖视图;图15示出了图1中的上法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上法兰的俯视图;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上法兰的E-E向剖视图;图18示出了图1中的下法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了图18中的下法兰的剖视图;图20示出了图1中的滑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示出了图20中的滑片的主视图;图22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图23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处于吸气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4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处于吸气完成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5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处于压缩、排气开始前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6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处于压缩、排气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7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处于排气结束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8示出了图1中的排气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图30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工作原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上法兰;11、法兰排气口;12、安装槽;20、下法兰;30、气缸;31、滑片槽;32、进气通道;33、排气通道;40、滚子;41、第一滑移槽;42、第二滑移槽;43、轴向通孔;50、长轴;51、长轴圆柱段;52、第一滑移段;521、第一滑移配合面;522、第一润滑槽;53、长轴中心孔;54、第一过油孔;60、短轴;61、短轴圆柱段;62、第二滑移段;621、第二滑移配合面;622、第二润滑槽;63、短轴中心孔;64、第二过油孔;70、滑片;71、参考平面;72、弧形面;73、滑片弹簧;80、排气阀组件;81、排气阀片;82、挡板;83、排气紧固件;91、第一紧固件;92、第二紧固件;100、分液器部件;110、壳体组件;120、电机组件;130、泵体组件;140、上盖组件;150、下盖及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10);下法兰(20);气缸(30),所述气缸(30)夹持在所述上法兰(10)和所述下法兰(20)之间;滚子(40),所述滚子(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30)内,所述滚子(4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移槽(41),所述滚子(4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移槽(42);长轴(50),所述长轴(50)的底端穿过所述上法兰(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41)内,所述长轴(50)与所述气缸(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短轴(60),所述短轴(60)的顶端穿过所述下法兰(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42)内,所述短轴(60)与所述气缸(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所述短轴(60)与所述长轴(5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2e固定,所述第一滑移槽(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移槽(42)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滑移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10);下法兰(20);气缸(30),所述气缸(30)夹持在所述上法兰(10)和所述下法兰(20)之间;滚子(40),所述滚子(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30)内,所述滚子(4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移槽(41),所述滚子(4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移槽(42);长轴(50),所述长轴(50)的底端穿过所述上法兰(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41)内,所述长轴(50)与所述气缸(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短轴(60),所述短轴(60)的顶端穿过所述下法兰(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42)内,所述短轴(60)与所述气缸(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所述短轴(60)与所述长轴(5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2e固定,所述第一滑移槽(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移槽(42)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滑移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槽(4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滑移槽(42)的延伸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40)是圆柱形滚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0)的内孔为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0)具有滑片槽(31),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滑片(70),所述滑片(7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片槽(31)内并与所述滚子(40)的外周面保持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0)具有进气通道(32)和排气通道(33),所述进气通道(32)和所述排气通道(33)分别位于所述滑片(70)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滑片(70)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71),所述进气通道(32)至所述气缸(30)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一连线l1与所述参考平面(71)之间的第一夹角A小于等于50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滑片(70)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71),所述排气通道(33)至所述气缸(30)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连线l2与所述参考平面(71)之间的第二夹角B小于等于50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滑片(70)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71),所述排气通道(33)至所述气缸(30)的中心点之间的第二连线l2与所述第一连线l1之间的第三夹角C小于等于90度。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70)的头部具有弧形面(72);所述滑片(70)的尾部设置滑片弹簧(73)。11.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杜忠诚徐嘉任丽萍孔令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