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辅助制动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辅助制动装置及其制动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辅助制动装置及其制动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车辆在长时间制动时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行车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在大型商用车或客车上增加辅助制动装置已成为国内外的一种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交通法规已将辅助制动装置作为商用车的必备系统。汽车发动机辅助制动技术主要经历了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泄漏制动以及减压制动4个阶段。发动机制动即发动机倒拖,是发动机辅助制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发动机断油后,利用汽车行驶的惯性来倒拖发动机,从而将提供车辆动力的发动机改变为一台消耗能量的空气压缩机。在倒拖的过程中,发动机需要克服自身内部的机械摩擦损失以及驱动发动机附属机构的损失(如喷油泵、风扇、发电机等)、泵气损失,压缩气体不可逆损失、传动损失等,从而达到消耗汽车功率使车辆减速的作用。这种辅助制动技术的噪音低,对发动机危害小,但制动效果有限,因此人们在发动机制动的基础上发展了其他多种辅助制动技术。排气制动是在发动机排气管道上安装一个蝶形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制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位相差360°的气缸,所述的气缸具有配气凸轮、气门摇臂、摇臂柱塞座、气门、气道、电磁阀和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柱塞座上设置有与每缸进气门摇臂对应的第一主动柱塞、第二主动柱塞、第二从动柱塞以及与每缸排气门摇臂对应的第一从动柱塞,摇臂柱塞座内设有主油道、控制油道、主控制阀芯以及连接第一主动柱塞与第一从动柱塞之间的第一油道、第一单向阀,第二主动柱塞经第二油道和第二单向阀与同该气缸相位相差360°的另一气缸的第二从动柱塞相连;主控制阀芯上设有主控制阀环形槽,经第一油道辅道和第二油道辅道分别于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相连;气缸的进气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制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位相差360°的气缸,所述的气缸具有配气凸轮、气门摇臂、摇臂柱塞座、气门、气道、电磁阀和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柱塞座上设置有与每缸进气门摇臂对应的第一主动柱塞、第二主动柱塞、第二从动柱塞以及与每缸排气门摇臂对应的第一从动柱塞,摇臂柱塞座内设有主油道、控制油道、主控制阀芯以及连接第一主动柱塞与第一从动柱塞之间的第一油道、第一单向阀,第二主动柱塞经第二油道和第二单向阀与同该气缸相位相差360°的另一气缸的第二从动柱塞相连;主控制阀芯上设有主控制阀环形槽,经第一油道辅道和第二油道辅道分别于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相连;气缸的进气门摇臂内设有进气门摇臂内第一油道和进气门摇臂内第二油道,气门端设有进气门摇臂气门端挺柱柱塞腔和进气门摇臂气门端挺柱柱塞,进气门摇臂气门端挺柱柱塞与进气门相连,其上设有进气门摇臂气门端挺柱柱塞泄油孔,泄油孔保证了在制动时处于压缩上止点气缸的排气门先于进气门打开;进气门摇臂气门端挺柱柱塞腔与进气门摇臂内第一油道之间设有第四单向阀,挺柱端设有进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腔、进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和油孔,进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与挺柱相连,进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腔和进气门摇臂气门端挺柱柱塞腔之间设有进气门摇臂内控制阀芯,气缸的排气门摇臂内设有排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腔、排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排气门摇臂内第一油道和排气门摇臂内第二油道,排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与推杆相连;排气门摇臂挺杆端挺柱柱塞腔与排气门摇臂内第一油道之间有第三单向阀,排气门摇臂内第一油道与主油道之间设有排气门摇臂内控制阀芯,控制阀芯上设有排气门摇臂内控制阀环形凹槽,所有控制阀芯开口端均与控制油道相连,弹簧侧均开有泄油孔,所有单向阀的进油孔端均与主油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油道经电磁阀与机油泵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的进气门具有进气提前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两冲程压缩释放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的进气道上设置有节气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小莉,陈俊玄,黄瑞,董桥桥,洪文华,冯权,窦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