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638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储料仓;预压螺旋,其入口与储料仓的出料口连通,出口与油泥进料总管连通;第一换向阀,其上接油泥进料总管并且两侧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进料管连通;通过连杆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单向柱塞泵,第一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第一进料管和第一出料管连通,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并且两者进出料工作状态相反;第二换向阀,其两侧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出料管连通并且下接油泥出料总管。该方法通过上述装置实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高粘度油泥的单向、连续输送,同时保证绝氧、高压长距离输送,为油泥的后续热解处理提供保证。

Continuous fee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il sludge pyrolysis single cylinder two barrel plunger pu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ingle cylinder plunger pump two barrels of oil sludge pyrolysis continuous fee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 device includes a storage bin feeding hole and a discharge hole; preloading spiral, the entrance and the storage bin discharging outlet, outlet and inlet duct communicated with the sludge; the first reversing valve, on the ground sludge feeding duct and the two sid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feed pipe; the first and second unidirectional piston pump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one-way piston pump pump cavity and the first feeding pipe and the discharg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pump, second one-way piston pump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and both feeding and working state of the opposite; the second reversing valve, and the difference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charge pipe and the sludge discharge duct. This method is realized by the above device. Through the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e unidirectional and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of the sludge with high viscosity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oxygen and high pressure can be ensured, and the subsequent pyrolysis treatment of the oily sludge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能源环保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巨大,产生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来自于原油的开采过程、原油的生产及输送过程、以及炼油厂和污水处理厂。其中原油开采过程中,油泥产量为原油产量的0.5%~1%,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4年我国原油开采总量为2.1×108吨,油泥产量约为200万吨左右,且由于我国的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开采末期,油泥产生比例将会更大。含油污泥含油率一般在20%~50%之间,含水率一般在10%~90%之间,如果不经处理随意排放,不仅占用大量耕地,并且对土壤、水和大气产生极大的危害,由于油泥含有大量的原油,不经回收随意排放,对能源也是一种浪费,因此,无论从环保角度考虑,还是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都需要一种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处置。含油污泥绝氧热解产生油、气、炭的工艺具有其先进性,使得油泥中的有机物全部处理,回收油品,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最终处置,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泥粘度大、流动性差,普通的垃圾或市政污泥的进料系统无法对油泥进行输送,因此,一种可以实现连续进料,保证进料过程密闭绝氧的输送系统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和方法,通过该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高粘度的含油污泥在热解工艺中的连续进料,并实现高压输送、计量输送和绝氧密闭输送,使得含油污泥可输送至旋转床顶部,并通过计量来控制旋转床的处理量,同时在热解过程中实现二噁英等剧毒气体的零排放,此装置环保、可靠、高效、可控,适合大规模推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包括:储料仓,储料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预压螺旋,预压螺旋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储料仓的出料口连通,出口与油泥进料总管连通;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上接油泥进料总管,第一换向阀两侧分别与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连通;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第一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第一进料管和第一出料管连通,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柱塞通过连杆连接,且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进出料工作状态相反;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两侧分别与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第二换向阀下接油泥出料总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破拱装置,破拱装置设置在储料仓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坡度,且出料口位于坡度的最低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与预压螺旋的螺旋轴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预压螺旋为由出料口向油泥进料总管方向的单向输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液压缸,液压缸与连杆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热解炉装置,热解炉装置与油泥出料总管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热解炉装置为旋转床热解炉装置,第一单向柱塞泵的泵腔截面积与旋转床的内圈炉盘面积正相关,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泵腔截面积与外圈炉盘面积正相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输送油泥的方法,包括:将油泥倾到至储料仓中;将储料仓的油泥输送至预压螺旋进行压实;将压实的油泥输送至油泥进料总管;将油泥进料总管内的油泥通过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配合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运动方向进行换向来将油泥连续输送至油泥出料总管;将油泥出料总管内的油泥输送至热解炉装置进行热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预压螺旋转速同时满足第一单向柱塞泵与第二单向柱塞泵往复频率,必要时预压螺旋应进行变速转动;预压螺旋输送量Q根据热解工艺实际处理量进行设计,通过确定螺距S、螺旋叶片直径D、螺旋轴转速N、以及物料的填充系数ψ,依据公式Q=47·D2·S·N·ψ进行计算,ψ值取0.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高粘度油泥的单向、连续输送,同时保证绝氧、高压长距离输送,为油泥的后续热解处理提供了保证。3)本专利技术同时实现了油泥计量,消除了油泥因粘度大粘在计量装置上造成的误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在与附图结合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中将更加明显并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采用的旋转床炉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料仓、2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3预压螺旋、4油泥进料总管、5第一换向阀、6第一进料管、7第二进料管、8第一出料管、9第二出料管、10第二换向阀、11第一单向柱塞泵、12液压缸、13连杆、14油泥出料总管、15第二单向柱塞泵、16炉盘。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虽然在本专利技术中仅对少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领会在未实质脱离本专利技术主题的教导情况下,多种修改是可行的。相应地,所有这样的修改都应当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参数等做出其他的替换、修改、变化和删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储料仓1、预压螺旋3、第一换向阀5、第二换向阀10、第一单向柱塞泵11和第二单向柱塞泵15,储料仓1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预压螺旋3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储料仓的出料口连通,出口与油泥进料总管4连通;第一换向阀5上接油泥进料总管4,第一换向阀5两侧分别与第一进料管6和第二进料管7连通,第二换向阀10两侧分别与第一出料管8和第二出料管9连通,第二换向阀10下接油泥出料总管14;第一单向柱塞泵11的泵腔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进料管6和第一出料管8连通,第二单向柱塞泵15的泵腔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二进料管7和第二出料管9连通,第一单向柱塞泵11和第二单向柱塞泵15进出料工作状态相反,第一单向柱塞泵11和第二单向柱塞泵15的柱塞通过连杆13连接,从而实现二者的联动。本实施例公开的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通过预压螺旋实现了对油泥的压实,使得进入油泥进料总管中的油泥具有一定压力,然后通过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的配合,不会产生油泥堵塞,不会带入空气,实现油泥的单向、高压和密闭输送。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装置中,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破拱装置(未示出),破拱装置设置在储料仓1内。该破拱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油泥在进入预压螺旋之前形成空腔,进而避免了空气进入。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装置中,储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坡度,且出料口位于坡度的最低处,以保证油泥能够顺利进入预压螺旋的入口处。在上述实施例的装置中,还包括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2,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2与预压螺旋3连接,通过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2带动预压螺旋3的螺旋轴转动,从而实现进料。在上述装置中,预压螺旋3为单向输送。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装置中,还包括液压缸12,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预压螺旋,所述预压螺旋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出口与油泥进料总管连通;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上接所述油泥进料总管,所述第一换向阀两侧分别与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连通;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一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所述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泵和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柱塞通过连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泵和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泵进出料工作状态相反;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下接油泥出料总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预压螺旋,所述预压螺旋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出口与油泥进料总管连通;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上接所述油泥进料总管,所述第一换向阀两侧分别与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连通;第一单向柱塞泵和第二单向柱塞泵,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一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泵腔与所述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泵和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泵的柱塞通过连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单向柱塞泵和所述第二单向柱塞泵进出料工作状态相反;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下接油泥出料总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破拱装置,所述破拱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料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坡度,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坡度的最低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所述螺旋动力装备电动机与所述预压螺旋的螺旋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泥热解单缸两桶柱塞泵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螺旋为由所述出料口向所述油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凯巴玉鑫吴小飞王惠惠牛明杰王鑫刘春亚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