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31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9:40
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包括双向连接装置、一固定设置的凸块以及一活动设置的连接头;所述的双向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的第一连接段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第一挂钩,所述的第二连接段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配合的第二挂钩;所述的第一挂钩与所述的第二挂钩的扣入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挂钩的扣入方向一侧设置有回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实施简单的优点。

A bidirectio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 bidirectio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head, two-way connection device, a fixed set of convex blocks and a set of activities; two-way the conn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sec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ction;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on sec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ction, the first section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set with a first hook of the projection with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oks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with second hooks; the first hook and the buckl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first connecting section of the first hook buckle in the direction of is provided with a return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reliability, simple who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simple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叉车正在向电动化的方向发展,电动叉车需要单独设置专用的电池托盘通,由于电池需要维护所以电池托盘的移出结构就显得很重要,现有技术采用使用门架将电池托盘带出的方式将电池托盘移出车体,并过电池拉手销轴以及挂钩等来实现门架前移式叉车电池托盘架的锁紧功能。这种结构虽然方便了工作人员的维护,但是如果电池托盘没有锁定的话,在电池托盘架没有被锁紧的情况下,门架前移至承重轮侧,如果叉车可以行走,那么电池托盘架极容易在导轨上移动,整车重心也随之变化,给安全作业带来隐患,而现有技术的锁定方式及其繁琐,而且容易对门架的移动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连接结构,本技术设置的双向连接装置具有单向锁定的功能,保证了电池托盘至少与车体或门架中的一者进行锁定连接,从而消除了电池托盘无连接容易滑动导致重心不稳的缺点,且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包括双向连接装置、一固定设置的凸块以及一活动设置的连接头;所述的双向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的第一连接段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第一挂钩,所述的第二连接段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配合的第二挂钩;所述的第一挂钩与所述的第二挂钩的扣入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挂钩的扣入方向一侧设置有回拉弹簧;所述连接头具有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的连接位以及松开所述第二挂钩的松脱位;所述的凸块与所述第一挂钩的连接状态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挂钩的连接状态相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挂钩包括第一阻挡部以及第一开口部,所述的第二挂钩包括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二开口部,所述的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的第二开口部设置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阻挡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阻挡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凸块、所述的连接头以及所述转动轴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双向连接装置沿长度方向由通过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的直线划分门架扣合部以及车体扣合部,所述的第一开口部设置于所述门架扣合部上,所述的第二开口部设置于所述车体扣合部上,所述的第一阻挡部的宽度小于所述门架扣合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车体扣合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第二挂钩的端头处设置有推顶部,所述推顶部与处于所述连接位的所述连接头配合将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凸块松脱。第二挂钩边缘在门架的推动下与拉杆接触,因为第二挂钩边缘与门架移动方向有角度,双向连接装置沿轴心发生转动,第二挂钩逐渐与拉杆连接位扣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处于所述连接位的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紧贴时所述第一开口部端口最外侧端点至通过所述凸块的中心的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凸块的径向截面上中心至其边沿的最大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连接头为圆柱体,且延轴线方向活动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连接头设置于拉杆上,所述拉杆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连接头保持在所述连接位上的复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连接头设置于所述拉杆的端头,所述的复位弹簧将所述拉杆向所述连接头的设置方向推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实施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的实施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的实施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的实施例双向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技术的实施例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电池托盘;3-门架;4-双向连接装置;5-非接触开关;6-拉杆;7-固定板;8-复位弹簧;4a-第一连接段;4b-第二连接段;4c-车体扣合部;4d-门架扣合部;4-1-转动轴;4-2-第一挂钩;4-3-第二挂钩;4-4-回拉弹簧;4-2-1-第一阻挡部;4-2-2-第一开口部;4-3-1-第二阻挡部;4-3-2-第二开口部;3-1-凸块;6-1-连接头;7-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车体1、电池托盘2、门架3,电池托盘2设置与门架3与车体1之间,门架3与车体1通过滑轨连接,电池托盘2上设置有拥有两个连接部的双向连接装置4,两个连接部分别与门架3以及车体1连接,且门架3与连接部的连接状态车体1反向,车体1上设置有拉杆6以及用于检测双向连接装置4位置的非接触开关5,拉杆6具有与连接部连接的连接位以及松开连接部的松脱位。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双向连接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段4a以及第二连接段4b;第一连接段4a与第二连接段4b之间设置有转动轴4-1,第一连接段4a端部设置有与设置于门架3上的凸块3-1配合的第一挂钩4-2,第二连接段4b的端部设置有与拉杆6端部的连接头6-1配合的第二挂钩4-3;第一挂钩4-2与第二挂钩4-3的扣入方向相反;第一连接段4a上第一挂钩4-2的扣入方向一侧设置有回拉弹簧4-4。第一挂钩4-2包括第一阻挡部4-2-1以及第一开口部4-2-2,第二挂钩4-3包括第二阻挡部4-3-1以及第二开口部4-3-2,第一开口部4-2-2与第二开口部4-3-2设置方向相反,第一阻挡部4-2-1的宽度小于第二阻挡部4-3-1。凸块3-1、连接头6-1以及转动轴4-1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双向连接装置4沿长度方向由通过转动轴4-1的轴心的直线划分门架扣合部4d以及车体扣合部4c,第一开口部4-2-2设置于门架3扣合部上,第二开口部4-3-2设置于车体扣合部4c上,扣在拉杆6上,第一阻挡部4-2-1的宽度小于门架扣合部4d,第二阻挡部4-3-1的宽度大于等于车体扣合部4c。处于连接位的拉杆6与第二阻挡部4-3-1紧贴时第一开口部4-2-2端口最外侧端点至通过凸块3-1的中心的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凸块3-1的径向截面上中心至其边沿的最大距离。第二挂钩4-3的端头处设置有推顶部4-3-3,推顶部4-3-3与处于连接位的连接头6-1配合将第一挂钩4-2与凸块3-1松脱。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车体1上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设置有通孔7-1,拉杆6沿轴向活动连接于通孔7-1内,非接触开关5设置在通孔7-1的一侧。非接触开关5的传感端设置于与处于松脱位的拉杆6配合中的第二挂钩4-3在固定板7的投影区的边沿处。连接头6-1设置于拉杆6上,拉杆6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头6-1保持在连接位上的复位弹簧8。连接头6-1设置于拉杆6的端头,复位弹簧8将拉杆6向连接头6-1的设置方向推顶。车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托盘2的容纳空间,滑轨延伸至容纳空间内。非接触开关5的输出端设置有控制器,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门架3的货叉提升装置以及车体1的点去驱动系统连接。当所述的非接触开关5检测到所述第二挂钩4-3处于与连接头6-1脱开状态时,门架3的货叉提升高度不超过0.5m~1.5m,且门架上设置有磁钢配合货叉的霍尔传感器进行限位,同时控制器还连接至车体1的电机驱动系统,当第二挂钩4-3处于与连接头6-1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向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连接装置(4)、一固定设置的凸块(3‑1)以及一活动设置的连接头(6‑1);所述的双向连接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段(4a)以及第二连接段(4b);所述第一连接段(4a)与第二连接段(4b)之间设置有转动轴(4‑1),所述的第一连接段(4a)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3‑1)配合的第一挂钩(4‑2),所述的第二连接段(4b)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6‑1)配合的第二挂钩(4‑3);所述的第一挂钩(4‑2)与所述的第二挂钩(4‑3)的扣入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连接段(4a)上所述第一挂钩(4‑2)的扣入方向一侧设置有回拉弹簧(4‑4);所述连接头(6‑1)具有与所述第二挂钩(4‑3)连接的连接位以及松开所述第二挂钩(4‑3)的松脱位;所述的凸块(3‑1)与所述第一挂钩(4‑2)的连接状态与所述连接头(6‑1)与所述第二挂钩(4‑3)的连接状态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连接装置(4)、一固定设置的凸块(3-1)以及一活动设置的连接头(6-1);所述的双向连接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段(4a)以及第二连接段(4b);所述第一连接段(4a)与第二连接段(4b)之间设置有转动轴(4-1),所述的第一连接段(4a)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3-1)配合的第一挂钩(4-2),所述的第二连接段(4b)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6-1)配合的第二挂钩(4-3);所述的第一挂钩(4-2)与所述的第二挂钩(4-3)的扣入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连接段(4a)上所述第一挂钩(4-2)的扣入方向一侧设置有回拉弹簧(4-4);所述连接头(6-1)具有与所述第二挂钩(4-3)连接的连接位以及松开所述第二挂钩(4-3)的松脱位;所述的凸块(3-1)与所述第一挂钩(4-2)的连接状态与所述连接头(6-1)与所述第二挂钩(4-3)的连接状态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挂钩(4-2)包括第一阻挡部(4-2-1)以及第一开口部(4-2-2),所述的第二挂钩(4-3)包括第二阻挡部(4-3-1)以及第二开口部(4-3-2),所述的第一开口部(4-2-2)与所述的第二开口部(4-3-2)设置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阻挡部(4-2-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阻挡部(4-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3-1)、所述的连接头(6-1)以及所述转动轴(4-1)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骁李斌斌彭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