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磨的出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7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体磨的出料斗,包括承接部及连接承接部的导流部;承接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两侧的连接件及沿出料方向向外依次活动地设于壳体的挡板及过滤网,壳体的中心部分设有中通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挡板槽及网槽,挡板及过滤网分别穿过挡板槽及网槽自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将壳体内的中通孔隔成两个腔体;导流部为中通结构,中通孔与导流部连通,导流部的两侧设有与连接件相匹配的卡件,壳体通过连接件及卡件连接导流部。使物料可循环加工,并过滤加工后的物料,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过程中无需反复接料,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挡板及过滤网可分别通过挡板槽及网槽取出,方便更换与清洁,适用于不同物料的加工。

Discharge hopper of colloid m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pper a colloid mill, including the diversion department to take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ing piece undertake; undertake Department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side and the discharging direction outside of a movable baffle shell and filter, the center part of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n the shell, the top opening a baffle groove and slot baffle and filter net,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baffle slot and slot from outside the housing network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the shell in the through hole is divided into two cavities; guiding part for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guid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card on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part matching the connecting part, the shell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clamping connection guide part. The material can be recycled and filter processing, the processed materia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in the process without the need for repeated feeding, saves processing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ffle and filter can be separately taken out through the baffle trough and trough network, convenient replacement and cleaning,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different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体磨的出料斗
本技术涉及粉碎设备
,特别是涉及胶体磨的出料斗。
技术介绍
胶体磨是一种超微湿粉碎加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建筑涂料加工、塑料、日用化妆、化学、制药、印刷、造纸、油漆等行业。其工作原理是:由电机带动动磨片与相匹配的定磨片作相对的高速旋转,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压力加压产生向下的螺旋冲击力,透过定磨片与动磨片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等物理作用,使物料被乳化、分散和粉碎。但在工作的过程中,物料尚未加工完全,即从出料斗流出,出料的颗粒度未达到要求,需要反复接料,然后将接到的料二次甚至三次加工,影响了加工效率,且加工的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胶体磨的出料斗,其具有可循环加工、过滤加工后的物料,使获得所需求的颗粒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特点。一种胶体磨的出料斗,应用在一胶体磨上,以起到控制出料及过滤的作用,所述胶体磨的出料斗包括承接部及连接承接部的导流部;承接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两侧的连接件及沿出料方向向外依次活动地设于壳体的挡板及过滤网,壳体的中心部分设有中通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挡板槽及网槽,挡板及过滤网分别穿过挡板槽及网槽自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将壳体内的中通孔隔成两个腔体;导流部为中通结构,中通孔与导流部连通,导流部的两侧设有与连接件相匹配的卡件,壳体通过连接件及卡件连接导流部。上述胶体磨的出料斗,应用于胶体磨,承接部连接胶体磨的出料口,胶体磨工作时,物料在动磨片与定磨片之间被分散、粉碎,挡板将出料口挡住,则物料无法流出,可继续留于动磨片及定磨片的间隙内循环加工,直至物料被分散、粉碎至所需要的颗粒度,然后通过挡板槽取出挡板,则加工后的物料通过过滤网流出至导流部,导流部将过滤后的物料导至收集箱,过滤网可将颗粒度较大的物料分离,保留于胶体磨内,避免物料粉碎不完全而影响物料的质量;则本技术通过于承接部设置挡板及过滤网,使物料可循环加工,并过滤加工后的物料,使获得所需求的颗粒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过程中无需反复接料、然后将所接的料进行二次、三次加料,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挡板及过滤网可分别通过挡板槽及网槽取出,方便更换与清洁,并可根据需要的颗粒度更换相应的过滤网,适用于不同物料的加工,适用范围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网的孔径为0.1-8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螺栓,卡件的中间部分设有卡槽,使用状态中,螺栓穿过卡槽将壳体连接导流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流部的底面设有自上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0-85°。一种胶体磨的出料斗,应用在一胶体磨上,以起到控制出料及过滤的作用,所述胶体磨的出料斗包括承接部及连接承接部的导流部;承接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两侧的连接件及沿出料方向向外依次活动地设于壳体的挡板及过滤网,壳体的中心部分设有中通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挡板槽及网槽,挡板及过滤网分别穿过挡板槽及网槽自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将壳体内的中通孔隔成两个腔体;导流部为中通结构,中通孔与导流部连通,导流部的两侧设有与连接件相匹配的卡件,壳体通过连接件及卡件连接导流部,导流部的底面设有自上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为25-75°。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胶体磨的出料斗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胶体磨的出料斗中的承接部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承接部省略挡板及过滤网后的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胶体磨的出料斗中的导流部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导流部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6为图1的胶体磨的出料斗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胶体磨的出料斗10,用于胶体磨40,起到控制出料的流出及过滤出料的作用,此胶体磨40用于分散和粉碎塑料,塑料的粉碎颗粒度要求小于8μm。所述胶体磨的出料斗10包括承接部20及连接承接部20的导流部30。请再参阅图1至图3,承接部20包括壳体21、设于壳体21两侧的连接件22及沿出料方向向外依次设于壳体21的挡板25及过滤网26。壳体21的中心部分设有中通孔29,壳体21的顶部开设有挡板槽27及网槽28,挡板25及过滤网26分别穿过挡板槽27及网槽28自壳体20外部延伸至壳体20内部,将壳体20内的中通孔29隔成两个腔体。挡板25及过滤网26可分别通过挡板槽27及网槽28取出,方便更换与清洁。本实施例的塑料粉碎颗粒度要求小于8μm,则过滤网26的孔径为8μm,或者小于8μm,或者0.1-8μm之间任一值的孔径。则颗粒直径小于8μm的物料均能通过,获得符合颗粒度的塑料颗粒。当物料粉碎的颗粒度不同与本实施例时,并可根据需要的颗粒度更换相应的孔径的过滤网26,可调节性强,适用于不同物料的加工。请再参阅图1、图4及图5,导流部30为中通结构,导流部30与壳体21的中通孔29连通,导流部30的两侧设有与连接件22相匹配的卡件31。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2位于壳体21的出料口一端,卡件31位于导流部30的进料口一端,以便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包括螺栓23,卡件31的中间部分设有卡槽32,使用状态中,螺栓23穿过卡槽32将壳体21连接导流部30。当需要断开承接部20及导流部30的连接时,分别拧松两侧的螺栓23即可;当需要连接承接部20及导流部30时,将两侧的螺栓23分别穿过卡槽32,然后拧紧,即可固定连接,方便快捷。本实施例中,导流部30的底面中间部分设有自上向下倾斜的倾斜面33,倾斜面3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θ,θ为30°,加工后的物料通过过滤网26后,流至导流部30,物料沿倾斜面33流至收集箱,起到引导物料流动方向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倾斜面33的倾斜角θ还可以为25°、26°、70°或75°,或25-75°之间任一角度,均能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当倾斜角θ小于25°时,倾斜面33较平,引流的作用不明显;当倾斜角θ大于75°时,物料流动过快,物料落至收集箱时,冲击力较大,可能使物料弹出或溅出收集箱,致物料的浪费。请再参阅图6,上述胶体磨的出料斗10,应用于胶体磨40,承接部20连接胶体磨40的加工部42的出料口,待物料自加料斗41加入胶体磨40内,动磨片动作,将物料分散和粉碎,动磨片在动作时,会有一个将物料往外推送的趋势,物料会往出料口流动。本技术胶体磨的出料斗10在承接部20设置挡板25,挡板25将出料口挡住,则物料无法流出,可继续留于动磨片及定磨片的间隙内循环加工,直至物料被粉碎至所需要的颗粒度。待粉碎完后,通过挡板槽27将挡板25取出,则加工后的物料通过过滤网26流出,流至导流部30,物料沿倾斜面33流动至收集箱,导流部30将过滤后的物料导至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胶体磨的出料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体磨的出料斗,应用在一胶体磨上,以起到控制出料及过滤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磨的出料斗包括承接部及连接所述承接部的导流部;所述承接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的连接件及沿出料方向向外依次活动地设于壳体的挡板及过滤网,所述壳体的中心部分设有中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挡板槽及网槽,所述挡板及过滤网分别穿过所述挡板槽及网槽自所述壳体外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将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中通孔隔成两个腔体;所述导流部为中通结构,所述中通孔与所述导流部连通,所述导流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匹配的卡件,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连接件及卡件连接所述导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磨的出料斗,应用在一胶体磨上,以起到控制出料及过滤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磨的出料斗包括承接部及连接所述承接部的导流部;所述承接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的连接件及沿出料方向向外依次活动地设于壳体的挡板及过滤网,所述壳体的中心部分设有中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挡板槽及网槽,所述挡板及过滤网分别穿过所述挡板槽及网槽自所述壳体外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将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中通孔隔成两个腔体;所述导流部为中通结构,所述中通孔与所述导流部连通,所述导流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匹配的卡件,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连接件及卡件连接所述导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磨的出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1-8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磨的出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所述卡件的中间部分设有卡槽,使用状态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卡槽将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导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体磨的出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新刘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