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明华专利>正文

一种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58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三丁酸甘油酯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彻底解决三丁酸甘油酯容易氧化酸败和影响动物的采食性能等问题,相对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在饲料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量也大幅度减少。

A preparation of three glyceryl butyrate pelle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three tributyrin pellet prepar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enteric coated pellets unit, each unit contains three pellets with tributyrin as active component, wherein the enteric coated pellets by pill core, contains active components of three glyceryl butyrate and adhesive including the isolation layer, layer isolation enteric component; the enteric coated pellets isolated layer and layer separated from the enteric pellets. Three tributyrin the pellets completely solve three tributyrin and oxidized easily affected animal feeding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the three tributyrin solid particle preparation in feed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amount also greatly red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尤其涉及一种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
技术介绍
寻找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是当前动物饲料与健康养殖研究的重点。在这之中,由于三丁酸甘油酯既可以作为主要的能源,又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具有过胃不被胃酸分解等特点,被认为是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潜在替代品。三丁酸甘油在动物肠道内由胰脂肪酶分解为甘油和丁酸,丁酸作为有机酸,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肠道有害菌,部分替代抗生素,同时,它作为4碳短链脂肪酸,一方面能为肠上皮细胞快速提供能量,修复受损的肠绒毛,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保持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可缓解周边组织的炎症反应,加速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然而,已有的三丁酸甘油酯存在自身的缺陷:一方面其以液态形式存在,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使用很不方便,且容易氧化酸败,不利于运输、贮存;另一方面其存在奶酪酸败样气味,直接饲喂会严重影响动物的采食性能。基于上述诸多缺陷,三丁酸甘油酯在实际生产中还难于大量推广使用。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106734A公开了一种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在颗粒型白炭黑硅胶的表面或孔内吸附或键合有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该专利申请公开的制剂实现了液态三丁酸甘油酯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使其在动物肠道内具有控缓释作用。但是该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没有解决容易氧化酸败和影响动物的采食性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三丁酸甘油酯用于饲料添加剂所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而提供一种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以彻底解决三丁酸甘油酯容易氧化酸败和影响动物的采食性能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三丁酸甘油酯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丸芯中的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活性组分质量的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中的隔离组分选用丙烯酸树脂Ⅱ。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肠溶层由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乙醇制备而成;或者由kollicoatMAE30DP、柠檬酸三乙酯、二氧化钛、滑石粉和纯化水制备而成;或者肠溶层由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水分散体、纯化水、滑石粉、柠檬酸三乙酯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可以采用微丸制备常规工艺制备而成。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彻底解决三丁酸甘油酯容易氧化酸败和影响动物的采食性能等问题,相对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在饲料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量也大幅度减少。如针对不同的动物饲料类型,其具体用量可做相应调整,通常是按以下添加剂量拌入混合饲料中:断奶仔猪1000~1500mg/kg;生长猪500~800mg/kg,肉雏鸡800~1200mg/kg;蛋雏鸡800~1200mg/kg。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下述实施方式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阐述,不会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该制剂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丸芯中的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活性组分质量的0.5%,隔离层中的隔离组分选用丙烯酸树脂Ⅱ。肠溶层由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乙醇制备而成。实施例2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该制剂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丸芯中的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活性组分质量的0.5%,隔离层中的隔离组分选用丙烯酸树脂Ⅱ。肠溶层由kollicoatMAE30DP、柠檬酸三乙酯、二氧化钛、滑石粉和纯化水制备而成。实施例3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该制剂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丸芯中的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活性组分质量的0.5%,隔离层中的隔离组分选用丙烯酸树脂Ⅱ。肠溶层由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水分散体、纯化水、滑石粉、柠檬酸三乙酯制备而成。上述实施例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可以采用微丸制备常规工艺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包括稳定性和动物功效实验。1.稳定性试验在同样的加速稳定性实验测试条件(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下,已有的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腐败时间为30-45天,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腐败时间为12个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3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腐败时间为15个月、16个月和17个月。2、动物功效实验选用1日龄艾维因公鸡4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1饲喂添加2000mg/kg液态三丁酸甘油酯的基础日粮,对照组2饲喂添加2000mg/kg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1000mg/kg实施例1制备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的基础日粮。试验期间采用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为期42天。实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1000mg/kg实施例1制备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促肉鸡生长效果优于其它各组。与空白组相比和添加2000mg/kg液态三丁酸甘油酯组、添加2000mg/kg三丁酸甘油酯固态颗粒型制剂相比,添加1000mg/kg实施例1制备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了12.31%、10.41%和5.21%,料重比(F/G)分别降低了6.06%、6.6%和3.2%,采食量(ADFI)和死亡率(SR)得到吗,明显改善,差异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三丁酸甘油酯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多个肠溶微丸单元存在,每个肠溶微丸单元包含三丁酸甘油酯作为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肠溶微丸制剂由包含活性组分的三丁酸甘油酯和粘合剂的丸芯、包含隔离组分的隔离层、肠溶层组成;各肠溶微丸的隔离层将丸芯与肠溶层隔离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丁酸甘油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芯中的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活性组分质量的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明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