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01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及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成水平布置且其右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所述进气管左端设置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堵头;所述排气管呈竖直布置且其下端与进气管上端焊接连通;所述排气管内下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外设置有圆环状的骨架,所述骨架外壁与排气管内部运动密封;所述骨架内壁通过多个加强筋与转轴固定相连,加强筋及骨架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滤布。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对锅炉尾气除尘及吸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避免烟灰结垢堵塞排气管,降低滤布的更换频率,提高吸附材料的更换效率,方便工作人员后期的维护,将低其劳动强度。

A boiler flue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iler flue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ir intake pipe and exhaust pip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ir in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into horizontal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boiler and exhaust port, the air inlet pipe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ash discharging port, the ash discharging port through the bolt assembly is fitted with a plug; the exhaust pip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by welding; the exhaus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a vertical shaft, a circular frame is arranged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uter wall of the exhaust pipe and the internal movement of the skeleton seal;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ribs and the shaft is fixed, a space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framework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use, capable of boiler flue gas dust removal and absorp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s,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void soot fouling and clogging of the exhaust pipe, reducing the frequency of replacement of filter cloth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placement of adsorption materials, convenient maintenance staff later, will lower th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锅炉不仅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锅炉燃烧的主要排放物有二氧化硫和粉尘,其中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锅炉尾气的排放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其排放过滤不净,必然造成对大自然的破坏。现有的干式尾气处理装置,一般通过将尾气通入到含有吸附材料的箱体内,吸附有害物质后再排出,但是还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吸附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而现有的吸附材料更换不便,降低了维护效率;粉尘容易在管道内结垢,堵塞管道,且难以清理;用于滤尘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变差,导致需要频繁更换,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又会导致维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成水平布置且其右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所述进气管左端设置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堵头;所述排气管呈竖直布置且其下端与进气管上端焊接连通;所述排气管内下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外设置有圆环状的骨架,所述骨架外壁与排气管内部运动密封;所述骨架内壁通过多个加强筋与转轴固定相连,所述加强筋及骨架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滤布;所述转轴延伸至进气管内并穿过进气管底部与进气管底部外的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多个水平布置的连杆,所述连杆自由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设置有与排气管内壁适配的刮板;所述排气管内上部设置多组抽拉式吸附装置;所述排气管顶部设置有截面呈倒U形的防雨盖,所述防雨盖通过多个支撑块与排气管顶部焊接,所述排气管与防雨盖之间的间隙构成排气通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骨架下方的排气管内左壁上固定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清灰刷,所述清灰刷的刷面与滤布相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拉式吸附装置包括防漏网及防漏网内的吸附材料,所述防漏网左侧固定设置有带拉手的拉块,所述排气管内壁设置有多个与防漏网适配的挡块,所述排气管左侧设置有与拉块适配的抽出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块上设置有与抽出口内壁抵触的密封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为耐高温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尾气从进气管右端进入,依次经滤布滤去灰尘和抽拉式吸附装置吸附有害物质后从排气管顶端排出;由于转轴的设置,使得能在滤布滤尘效果差时,启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滤布转动,由于清灰刷的设置,使得能有效清楚滤布上的灰尘,延长其使用时间,降低更换的频率,与此同时,转轴还通过连杆及安装板带动刮板转动,刮除排气管内壁的污垢,避免烟尘结垢堵塞排气管,清理后的烟灰定期从排灰口排出;设置抽拉式吸附装置,能够简单的抽动拉手即可抽出所需更换的吸附材料,使得后期的维护变的快捷方便;设置防雨盖,在不影响排管排气的情况下,使其具有较好的防雨性能。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对锅炉尾气除尘及吸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避免烟灰结垢堵塞排气管,降低滤布的更换频率,提高吸附材料的更换效率,方便工作人员后期的维护,将低其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锅炉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锅炉烟气处理装置中什么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转轴,3-电机,4-堵头,5-螺栓组件,6-排灰口,7-刮板,8-安装板,9-连杆,10-排气管,11-清灰刷,12-骨架,13-抽出口,14-拉手,15-拉块,16-密封圈,17-挡块,18-吸附材料,19-防漏网,20-防雨盖,21-排气通道,22-支撑块,23-加强筋,24-滤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1及排气管10,所述进气管1成水平布置且其右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所述进气管1左端设置有排灰口6,所述排灰口6通过螺栓组件5安装有堵头4;所述排气管10呈竖直布置且其下端与进气管1上端焊接连通;所述排气管10内下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转轴2,所述转轴2上端外设置有圆环状的骨架12,所述骨架12外壁与排气管10内部运动密封;所述骨架12内壁通过多个加强筋23与转轴2固定相连,所述加强筋23及骨架12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滤布24;所述骨架12下方的排气管10内左壁上固定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清灰刷11,所述清灰刷11的刷面与滤布24相抵;所述转轴2延伸至进气管1内并穿过进气管1底部与进气管1底部外的电机3传动连接,所述转轴2中部设置有多个水平布置的连杆9,所述连杆9自由端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外侧设置有与排气管10内壁适配的刮板7;所述排气管10内上部设置多组抽拉式吸附装置;所述抽拉式吸附装置包括防漏网19及防漏网19内的吸附材料18,所述防漏网19左侧固定设置有带拉手14的拉块15,所述排气管10内壁设置有多个与防漏网19适配的挡块17,所述排气管10左侧设置有与拉块15适配的抽出口13;所述排气管10顶部设置有截面呈倒U形的防雨盖20,所述防雨盖20通过多个支撑块22与排气管10顶部焊接,所述排气管10与防雨盖20之间的间隙构成排气通道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尾气从进气管1右端进入,依次经滤布24滤去灰尘和抽拉式吸附装置吸附有害物质后从排气管10顶端排出;由于转轴2的设置,使得能在滤布24滤尘效果差时,启动电机3,通过转轴2带动滤布24转动,由于清灰刷11的设置,使得能有效清楚滤布24上的灰尘,延长其使用时间,降低更换的频率,与此同时,转轴2还通过连杆9及安装板8带动刮板7转动,刮除排气管10内壁的污垢,避免烟尘结垢堵塞排气管10,清理后的烟灰定期从排灰口6排出;设置抽拉式吸附装置,能够简单的抽动拉手14即可抽出所需更换的吸附材料18,使得后期的维护变的快捷方便;设置防雨盖20,在不影响排管排气的情况下,使其具有较好的防雨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及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成水平布置且其右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所述进气管左端设置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堵头;所述排气管呈竖直布置且其下端与进气管上端焊接连通;所述排气管内下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外设置有圆环状的骨架,所述骨架外壁与排气管内部运动密封;所述骨架内壁通过多个加强筋与转轴固定相连,所述加强筋及骨架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滤布;所述转轴延伸至进气管内并穿过进气管底部与进气管底部外的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多个水平布置的连杆,所述连杆自由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设置有与排气管内壁适配的刮板;所述排气管内上部设置多组抽拉式吸附装置;所述排气管顶部设置有截面呈倒U形的防雨盖,所述防雨盖通过多个支撑块与排气管顶部焊接,所述排气管与防雨盖之间的间隙构成排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及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成水平布置且其右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所述进气管左端设置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堵头;所述排气管呈竖直布置且其下端与进气管上端焊接连通;所述排气管内下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外设置有圆环状的骨架,所述骨架外壁与排气管内部运动密封;所述骨架内壁通过多个加强筋与转轴固定相连,所述加强筋及骨架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滤布;所述转轴延伸至进气管内并穿过进气管底部与进气管底部外的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多个水平布置的连杆,所述连杆自由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设置有与排气管内壁适配的刮板;所述排气管内上部设置多组抽拉式吸附装置;所述排气管顶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及秦母丹冯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贸环境节能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