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8601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微生物载体材料15‑25、微生物复合菌种10‑30、营养组份25‑40、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组分1‑3、添加剂0.5‑1和交联剂2‑3;其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种包括COD降解菌、聚磷菌、氨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假单胞菌、副球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通过微生物载体材料将微生物复合菌种固化,保证功能性微生物含量高,且在使用中不衰减,不流逝,耐冲击,长期稳定;对功能性微生物的种类进行筛选,提高了对低碳氮比、高浓度含氮污水的去污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理污水的技术可分为生物法、物理法、以及化学法三类。生物法相比与物理法、化学法,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过程稳定、易于操作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的优势,故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核心是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速度快,而且不会有二次污染。但是现有的生物法还存在功能性微生物生长坏境差,生长的速度慢,有效浓度低,使用周期短,不稳定,对低碳氮比或/和高浓度含氮污水处理效果较差,非功能微生物数量多会影响功能微生物的活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生物法存在的功能性微生物生长坏境差,生长的速度慢,有效浓度低,使用周期短,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n微生物载体材料15-25、微生物复合菌种10-30、营养组份25-40、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组分1-3、添加剂0.5-1和交联剂2-3;/n其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种包括COD降解菌、聚磷菌、氨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假单胞菌、副球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
微生物载体材料15-25、微生物复合菌种10-30、营养组份25-40、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组分1-3、添加剂0.5-1和交联剂2-3;
其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种包括COD降解菌、聚磷菌、氨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假单胞菌、副球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材料包含海藻酸钠、硅藻土、贝壳粉、火山岩泥、聚乙烯醇;或/和
所述营养组份包括海洋浮游生物、麦麸、土豆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和
所述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组分包括维生素、MgSO4、KH2PO4、ZnSO4、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和
所述添加剂为活性炭;或/和
所述交联剂剂为Ca(NO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种中的COD降解菌、聚磷菌、氨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假单胞菌、副球菌的质量份数比为1:1:5:5:5:4: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种中的COD降解菌、聚磷菌、氨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假单胞菌、副球菌的质量份数比为1:8:8:8:8:5: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种中的COD降解菌、聚磷菌、氨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假单胞菌、副球菌的质量份数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强彭及秦母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贸环境节能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