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36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包括机轮1、左连接臂2、右连接臂3、第1横梁4、第2横梁5、支撑杆6、第3横梁7和减震件8;当无人机着陆时,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进而推动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均绕机轮轮轴进行逆时针向下方的转动;同时,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时,带动第3横梁7向下运动,而当第3横梁7向下运动时,向减震件8施加压力,使减震件8收缩而达到缓冲作用。优点为:可以满足无人机的大载重要求,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可以满足无人机搭载大载重的设备,满足多种作业要求。同时,减震尾轮的设计可以提供无人机更稳定的转向能力以及对机身的支撑。

A damping tail wheel for fixed 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to fixed wing UAV damping tail wheel comprises a wheel, 1,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connection arm 2 arms 3, first, 5, second beam 4 beam support rod 6, 7 and third beam absorber 8; when the UAV landing, the support rod 6 vertical downward movement then, push the left connecting arm 2 and the right arm of the 3 are connected around the wheel axle counter clockwise downward ro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port rod 6 vertical downward movement, driven by the third beam 7 downward movement, and when the third beam 7 downward movement when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shock absorber parts 8, 8 and the shock contraction to cushion. 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are that the UAV can meet the heavy load requirements of UAV, improve the flight performance of UAV,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equipped with heavy load equipment, and meet a variety of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the damping tail wheel can provide more stable steering ability and support to the fuselage of the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
技术介绍
由于近几年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无人机为了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及大载重等技术特点,其结构及组成也在不断的更新。其中,固定翼无人机的尾轮部分作为整个无人机转向、滑跑、承重的零件之一,对无人机的运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尾轮结构,主要是由结构单一的连杆连接飞机机身轮轴。上述尾轮结构主要具有以下不足:(1)在滑行过程中,轮轴容易偏转,不能给予机身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转向能力也会发生偏转,达不到预期目的,极大程度地影响无人机的安全性,易造成事故。(2)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由于单一的连杆连接机构,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承重能力,如果飞机载重过大,当尾轮无法承受或接触地面过猛时,会直接导致无人机机身的损坏。然而,由于对搭载设备的不同,对无人机的载重要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改进尾轮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包括机轮(1)、左连接臂(2)、右连接臂(3)、第1横梁(4)、第2横梁(5)、支撑杆(6)、第3横梁(7)和减震件(8);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平行设置,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机轮(1)的机轮轮轴宽度相等;所述左连接臂(2)的底端和所述右连接臂(3)的底端分别与机轮轮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臂(2)的顶端和所述右连接臂(3)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所述第1横梁(4);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之间还固定安装所述第2横梁(5);并且,所述第1横梁(4)和所述第2横梁(5)均与机轮轮轴平行;所述第2横梁(5)位于所述第1横梁(4)的下方;所述支撑杆(6)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与所述第1横梁(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延伸出水平设置的所述第3横梁(7);所述减震件(8)的顶端与所述第3横梁(7)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件(8)的底端与所述第2横梁(5)的中部固定连接;当无人机着陆时,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进而推动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均绕所述机轮轮轴进行逆时针向下方的转动;同时,所述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时,带动所述第3横梁(7)向下运动,而当所述第3横梁(7)向下运动时,向所述减震件(8)施加压力,使所述减震件(8)收缩而达到缓冲作用。优选的,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均为碳片。优选的,所述第1横梁(4)、所述第2横梁(5)和所述第3横梁(7)均为铝杆。优选的,所述减震件(8)为弹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可以满足无人机的大载重要求,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可以满足无人机搭载大载重的设备,满足多种作业要求。同时,减震尾轮的设计可以提供无人机更稳定的转向能力以及对机身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包括机轮1、左连接臂2、右连接臂3、第1横梁4、第2横梁5、支撑杆6、第3横梁7和减震件8;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可均采用碳片,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平行设置,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机轮1的机轮轮轴宽度相等;左连接臂2的底端和右连接臂3的底端分别与机轮轮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左连接臂2的顶端和右连接臂3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第1横梁4;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之间还固定安装第2横梁5;并且,第1横梁4和第2横梁5均与机轮轮轴平行;第2横梁5位于第1横梁4的下方;支撑杆6垂直设置,支撑杆6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机身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底端与第1横梁4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顶端延伸出水平设置的第3横梁7;减震件8的顶端与第3横梁7的尾端固定连接,减震件8的底端与第2横梁5的中部固定连接;当无人机着陆时,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进而推动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均绕机轮轮轴进行逆时针向下方的转动;同时,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时,带动第3横梁7向下运动,而当第3横梁7向下运动时,向减震件8施加压力,使减震件8收缩而达到缓冲作用。实际应用中,第1横梁4、第2横梁5和第3横梁7均为铝杆。减震件8采用弹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主要设计特点如下:(1)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一端与机轮轮轴固定,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机身连接,因此,在无人机滑跑过程中,通过左右连接臂的限位作用,可保证无人机不会发生偏转。(2)减震件通过球头连接,底端固定于第2横梁上方,顶端通过第3横梁与支撑杆连接,因此,在飞机着陆时,左右连接臂可以通过减震件的受力改变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从而可以分散一部分重力,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可以满足无人机的大载重要求,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可以满足无人机搭载大载重的设备,满足多种作业要求。同时,减震尾轮的设计可以提供无人机更稳定的转向能力以及对机身的支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轮(1)、左连接臂(2)、右连接臂(3)、第1横梁(4)、第2横梁(5)、支撑杆(6)、第3横梁(7)和减震件(8);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平行设置,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机轮(1)的机轮轮轴宽度相等;所述左连接臂(2)的底端和所述右连接臂(3)的底端分别与机轮轮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臂(2)的顶端和所述右连接臂(3)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所述第1横梁(4);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之间还固定安装所述第2横梁(5);并且,所述第1横梁(4)和所述第2横梁(5)均与机轮轮轴平行;所述第2横梁(5)位于所述第1横梁(4)的下方;所述支撑杆(6)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与所述第1横梁(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延伸出水平设置的所述第3横梁(7);所述减震件(8)的顶端与所述第3横梁(7)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件(8)的底端与所述第2横梁(5)的中部固定连接;当无人机着陆时,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进而推动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均绕所述机轮轮轴进行逆时针向下方的转动;同时,所述支撑杆(6)垂直向下动作时,带动所述第3横梁(7)向下运动,而当所述第3横梁(7)向下运动时,向所述减震件(8)施加压力,使所述减震件(8)收缩而达到缓冲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减震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轮(1)、左连接臂(2)、右连接臂(3)、第1横梁(4)、第2横梁(5)、支撑杆(6)、第3横梁(7)和减震件(8);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平行设置,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机轮(1)的机轮轮轴宽度相等;所述左连接臂(2)的底端和所述右连接臂(3)的底端分别与机轮轮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臂(2)的顶端和所述右连接臂(3)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所述第1横梁(4);所述左连接臂(2)和所述右连接臂(3)之间还固定安装所述第2横梁(5);并且,所述第1横梁(4)和所述第2横梁(5)均与机轮轮轴平行;所述第2横梁(5)位于所述第1横梁(4)的下方;所述支撑杆(6)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用于与无人机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与所述第1横梁(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刘沙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聚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