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064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包括:底板、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车头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车头管的车头管底座以及用于将车头管压紧在车头管底座上的车头管压杆,前斜管定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和用于将前斜管的底部压紧在支撑板上的前斜管压杆,车头管底座和支撑板以及前斜管压杆均固定在底板上。在固定车头管和前斜管时,应使初步固定在前斜管上的车架前左体和车架前右体与车头管上待焊接的位置相互对应,然后即可对车架前左体和车架前右体上的对接处、以及这两个零部件分别与车头管侧壁的对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因此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

Welding fixture for front part of motorcycl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cycle frame front body parts welding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front tube positioning component and a front inclined tube positioning assembly, front tube position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support for the front of the front pipe and tube base for head tube pressing in front of pipe on the base of the front pipe pressure bar, a front oblique tube the position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vertically arranged supporting plate, and for pressing the front inclined tube in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e of the front inclined tube pressure bar, the front pipe base and a support plate and a front inclined tube pressing rod are fixed on the floor. In front of the fixed tube and the front oblique tube, should make the preliminary frame fixed on the front inclined tube on the front left and right before the body frame body and the head tube on the welding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and then on the frame body and front left and right front docking at the body and the two parts respectively. Docking at the side wall of the vehicle head tube welding operation, thus improving the welding efficiency and weld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车架由于其结构特点,需要通过多个零部件焊接而成。其中车架前体部件的传统焊接方式,主要是将零部件逐个进行焊接,为了保证焊接的精度,需要借助焊接工装对零部件进行定位夹紧,因此在每进行一次焊接时,都需要进行一次装夹,因此焊接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的焊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可以有效解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包括:底板、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所述车头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车头管的车头管底座以及用于将所述车头管压紧在所述车头管底座上的车头管压杆,所述前斜管定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和用于将前斜管的底部压紧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前斜管压杆,所述车头管底座和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前斜管压杆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车头管压杆的顶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车头管压杆的底部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车头管压杆的底端位于所述车头管顶端的内部,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和所述车头管的顶面相互接触。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和所述车头管压杆共轴线的定位销。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上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和所述车头管的底面相互接触。优选地,所述前斜管压杆包括固定块、顶杆和推动所述顶杆移动的手柄,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导向筒,所述顶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导向筒通过铰链和所述手柄铰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设有和所述前斜管底部的凸起通孔相互对应的顶头,所述顶头通过所述凸起通孔将所述前斜管顶紧在所述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车头管压杆为上部是方形,下部是圆形的车头管压杆,所述支架上的通孔为和所述车头管压杆上部的方形结构相互配合的方孔。优选地,所述底板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在自动焊接平台上的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包括:底板、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车头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车头管的车头管底座以及用于将车头管压紧在车头管底座上的车头管压杆,前斜管定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和用于将前斜管的底部压紧在支撑板上的前斜管压杆,车头管底座和支撑板以及前斜管压杆均固定在底板上。先通过车头管定位组件将车头管进行定位压紧,然后再通过前斜管定位组件将前斜管进行固定,使初步固定在前斜管上的车架前左体和车架前右体以及车头管上待焊接的位置相互对应,然后即可对车架前左体和车架前右体上的对接处、以及这两个零部件分别与车头管侧壁的对接处进行焊接作业。重要的是,通过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可以保证待焊接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安装有车架前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为自动焊接平台,2为底板,3为工装固定销,4为车头管底座,5为定位销,6为支架,7为车头管压杆,8为车头管,9为车架前左体,10为车架前右体,11为前斜管,12为支撑板,13为顶杆,14为手柄,15为铰链,16为固定块,17为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目前对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的焊接方式,不仅焊接效率低,而且焊接效果较差。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通过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可以保证待焊接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安装有车架前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包括:底板2、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车头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车头管8的车头管底座4以及用于将车头管8压紧在车头管底座4上的车头管压杆7,前斜管定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2、和用于将前斜管11的底部压紧在支撑板12上的前斜管压杆,车头管底座4和支撑板12以及前斜管压杆均固定在底板2上。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架前提部件焊接工装时,先通过车头管定位组件将车头管8进行定位压紧,然后再通过前斜管定位组件将前斜管11进行固定,使初步固定在前斜管11上的车架前左体9和车架前右体10以及车头管8上待焊接的位置相互对应,然后即可对车架前左体9和车架前右体10上的对接处、以及这两个零部件分别与车头管8侧壁的对接处进行焊接作业。重要的是,通过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可以保证待焊接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支架6,支架6上设有通孔,车头管压杆7的顶端贯穿通孔,车头管压杆7的底部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台阶面,车头管压杆7的底端位于车头管8顶端的内部,第一环形台阶面和车头管8的顶面相互接触。因此通过车头管压杆7可以充分保证车头管8的位置,防止其发生偏斜的情况。更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和车头管压杆7共轴线的定位销5。通过定位销5和车头管压杆7的相互作用可以保证车头管8竖直的状态。其中,定位销5上可以设置向上的第二环形台阶面,第二环形台阶面和车头管8的底面相互接触。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前斜管压杆包括固定块16、顶杆13和推动顶杆13移动的手柄14,手柄14和固定块16铰接,固定块16上设有导向筒,顶杆13的一端贯穿导向筒通过铰链15和手柄14铰接,顶杆13的另一端设有和前斜管11底部的凸起通孔相互对应的顶头,顶头通过凸起通孔将前斜管11顶紧在支撑板12上。通过推动手柄14即可实现前斜管11的固定,因此比较方便快捷。此外通过导向筒可以避免顶杆1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提高了前斜管11的定位精度。进一步地,车头管压杆7为上部是方形,下部是圆形的车头管压杆7,支架6上的通孔为和车头管压杆7上部的方形结构相互适应的方孔。通过方形结构可以防止车头管压杆7发生转动的情况,提高固定车头管8的稳定性。为了便于焊接工装的固定,底板2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在自动焊接平台1上的连接孔17。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所述车头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车头管的车头管底座以及用于将所述车头管压紧在所述车头管底座上的车头管压杆,所述前斜管定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和用于将前斜管的底部压紧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前斜管压杆,所述车头管底座和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前斜管压杆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车头管定位组件和前斜管定位组件,所述车头管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车头管的车头管底座以及用于将所述车头管压紧在所述车头管底座上的车头管压杆,所述前斜管定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和用于将前斜管的底部压紧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前斜管压杆,所述车头管底座和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前斜管压杆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车头管压杆的顶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车头管压杆的底部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车头管压杆的底端位于所述车头管顶端的内部,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和所述车头管的顶面相互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前体部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和所述车头管压杆共轴线的定位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川罗书平李胜陈勇孙仁彬江红陈海铭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