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9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的釜体铰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转动连接有驱动套,所述的驱动套螺纹连接有延伸杆,所述的延伸杆远离驱动套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远离釜体的一端抵触设置,达到了使出料管不易因严重弯折而易发生损坏的目的。

A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 kettle body, wherein the bottom is communicated with a discharge pipe, wherein the kettle body is hing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 leve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drive, the drive sleeve is screwed in the extension rod, the extension rod drive away from one end of a movable sleeve and the discharging pipe end away from the kettle body in conflict settings, to a discharging tube is not easy due to severe bending and prone to damage 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目前,现有的反应釜通过出料管将釜体内部的物料导出,为了便于将物料进行收集,这就需要将收集桶的把手挂设在出料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但是随着收集桶内物料的增多,质量增加,容易造成出料管发生严重弯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通过延伸杆与出料管抵触,对出料管支撑,达到使出料管不易发生严重弯折而损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的釜体铰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转动连接有驱动套,所述的驱动套螺纹连接有延伸杆,所述的延伸杆远离驱动套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远离釜体的一端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套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推动延伸杆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通过将延伸杆与出料管的外壁抵触,对出料管支撑,使出料管不易发生弯折,同时,通过延伸杆、出料管以及釜体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延伸杆能够稳定对出料管支撑,使出料管不易发生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延伸杆远离驱动套的一端铰接有夹头,所述的延伸杆通过所述夹头与所述出料管的外壁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头的设置,能够增加延伸杆与出料管的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摩擦力,能够使延伸杆与出料管之间不易发生相对移动,提升了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延伸杆的外壁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引导槽,所述的支撑杆的外壁上固定有引导条,所述的引导条置于所述引导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导条置于引导槽中,在将驱动套转动的过程中,使引导条能够与引导槽的内壁抵触,能够使延伸杆顺利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不易使延伸杆因摩擦力的作用而随着驱动套发生旋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夹头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的锁紧件与出料管的外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头与出料管的外壁抵触,继而旋转锁紧件,使锁紧件与出料管的外壁抵触,使夹头与出料管的外壁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使出料管与延伸杆之间不易产生相对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料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凹孔,所述的锁紧件抵触于所述定位凹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锁紧件置于定位凹孔中,使锁紧件与定位凹孔的内壁抵触,从而进一步使出料管不易与延伸杆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料管远离釜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收集桶的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的内壁上固定有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收集桶挂设在限位槽中,是收集桶不易因出料管发生弯折,从而使收集桶不易从出料管上掉落,加强板的设置,能够使限位槽不易产生应力集中而损坏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套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槽的设置,能够增加需要转动驱动套的摩擦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动驱动套,通过螺纹的作用,推动延伸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继而将夹头包覆在连接管上,继而旋转锁紧件,使锁紧件与定位凹孔的内壁抵触,将出料管定位,使出料管与延伸杆之间不易产生相对移动,此时,延伸杆、出料管和釜体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即可使出料管不易发生弯折而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釜体;11、盖体;12、进料管;13、支脚;2、出料管;21、限位槽;3、收集桶;31、桶体;32、把手;41、连接杆;42、支撑杆;5、驱动套;51、防滑槽;6、延伸杆;61、引导槽;62、引导条;7、夹头;71、第一夹体;72、第二夹体;73、锁紧件;74、定位凹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呈圆筒状,在釜体1上安装有盖体11,在盖体11上开设有安装孔,进料管12穿设于安装孔中。在釜体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桨(图中未示出)。搅拌桨通过电机驱动。在釜体1的下端固定有四个支脚13,通过支脚13对釜体1支撑,使釜体1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在釜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将出料管2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出料口中,另一端往远离釜体1的方向延伸。在出料管2远离釜体1的一端开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21,在限位槽21的内壁上固定有加强板(图中未示出),加强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收集桶3包括桶体31以及铰接在桶体31上的把手32,将把手32挂设在限位槽21中。桶体31自然下垂。在出料管2的出口端包覆有过滤网。在出料管2上安装有阀门。釜体1的外壁上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杆41,将连接杆41和支撑杆42铰接,将连接杆41竖直放置。在支撑杆42远离釜体1的一端开设有嵌槽,嵌槽呈环形并且与支撑杆42同轴。在嵌槽内嵌设有轴承,将圆筒状的驱动套5套设在轴承上,并且将驱动套5固定在轴承的外圆上。在驱动套5远离轴承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驱动套5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在驱动套5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51,这若干个防滑槽51沿着驱动套5的轴心均匀分布。将圆柱形的延伸杆6的一端与驱动套5螺纹连接。将螺栓穿过上述螺纹孔后与延伸杆6的外壁抵触。在延伸杆6的外壁上开设有引导槽61,引导槽61的长度方向与延伸杆6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支撑杆42的外壁上固定有一个呈U形的引导条62,将引导条62置于引导槽61中。延伸杆6、支撑杆42均置于出料管2的水平下方,且倾斜设置。在延伸杆6远离驱动套5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夹头7。夹头7包括均呈弧形的第一夹体71和第二夹体72,第一夹体71铰接在第二夹体72上,第二夹体72上铰接于上述延伸杆6上。在第一夹体71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夹体7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使用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且与螺母螺纹连接,将第一夹体71和第二夹体72实现固定。将出料管2穿过第一夹体71和第二夹体72之间,使夹头7将出料管2夹紧。在第一夹体7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73,锁紧件73为螺栓;在出料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五个定位凹孔74。这五个定位凹孔74沿着出料管2的长度方向前后排布。将锁紧件73旋于定位凹孔74中,并且与定位凹孔74的内壁抵触。综上所述,使用时,正向旋转驱动套5,通过螺纹的作用,推动延伸杆6往靠近出料管2的方向移动,继而使夹头7将出料管2夹紧,旋转锁紧件73,使锁紧件73与定位凹孔74的内壁抵触,继而进一步正向旋转驱动套5,通过螺纹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延伸杆6往靠近出料管2的方向移动,使夹头7能够对出料管2施加上压力,使该上压力能够接近或者等于收集桶3加上物料的重量,继而旋转螺栓,将驱动套5定位,从而使出料管2受到的下压力较小,不易发生严重弯折而损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2),其特征是:所述的釜体(1)铰接有支撑杆(42),所述的支撑杆(42)转动连接有驱动套(5),所述的驱动套(5)螺纹连接有延伸杆(6),所述的延伸杆(6)远离驱动套(5)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2)远离釜体(1)的一端抵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2),其特征是:所述的釜体(1)铰接有支撑杆(42),所述的支撑杆(42)转动连接有驱动套(5),所述的驱动套(5)螺纹连接有延伸杆(6),所述的延伸杆(6)远离驱动套(5)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2)远离釜体(1)的一端抵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延伸杆(6)远离驱动套(5)的一端铰接有夹头(7),所述的延伸杆(6)通过所述夹头(7)与所述出料管(2)的外壁抵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延伸杆(6)的外壁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引导槽(61),所述的支撑杆(42)的外壁上固定有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民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通盛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